第132章 龙旗北指 天下景从(1 / 2)

太子朱见深成功脱险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的惊雷,首先在北疆上空炸响。当林枫接到沈岳通过“星罗”渠道传回的密报,确认太子已安全脱离京城范围,正由精锐护卫,绕道山西,秘密向北疆转移时,他长久以来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稍稍松弛。

平北王府内,压抑的气氛为之一扫。孙世安老泪纵横,激动得不能自已;马奎更是兴奋得一拳砸在柱子上,震得梁柱嗡嗡作响。

“天佑大明!天佑太子!王爷,时机已到!是时候亮出旗帜了!”孙世安声音颤抖,带着无比的振奋。

林枫站在那幅巨大的大明舆图前,目光灼灼,仿佛有火焰在眼底燃烧。太子在手,大义名分已然逆转!王振弑君、囚禁储君、祸乱朝纲的罪行,将随着太子的现身而彻底坐实!而他林枫,不再是“叛逆”,而是匡扶社稷、拥立储君的擎天保驾之臣!

“传令!”林枫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回荡在王府议事厅内,“第一,即刻以太子监国名义,发布《告天下臣民讨逆檄》!檄文需历数王振十大罪状,言明其弑君、谋害储君之恶行,昭告天下,北疆平北王林枫,奉太子殿下密旨,起兵清君侧,靖国难!”

“第二,马奎!”

“末将在!”马奎踏步出列,声如洪钟。

“命你为讨逆前军大都督,统辖神策军主力,即日拔营,南下讨贼!首要目标,击溃当面之敌朱永所部,而后兵锋直指居庸关!”

“末将得令!”马奎眼中战意熊熊,他等这一天太久了。

“第三,孙先生。”

“老臣在!”

“檄文发布、大军出动之后,北疆内政外交,皆由你总揽。务必确保后方稳定,粮草军械供应无虞。同时,广泛联络各地州府、边镇,宣示太子檄文,号召天下忠义之士,共讨国贼!”

“老臣必竭尽全力!”孙世安躬身领命。

“第四,”林枫目光扫过众人,“以本王与太子监国名义,犒赏三军!将此番救驾之功,传谕全军,激励士气!”

“是!”

命令既下,整个北疆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战争巨兽,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昂扬的斗志运转起来。

不过一日,《告天下臣民讨逆檄》便以太子朱见深(由商辂代笔,加盖太子宝玺)和平北王林枫联名的形式,明发天下!檄文辞锋犀利,证据确凿(至少听起来确凿),将王振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并明确宣布,太子已在北疆军民的护卫下脱离险境,现于北疆监国,号令天下兵马,共讨逆贼王振!

这篇檄文的效果,堪称石破天惊!

一直与北疆对峙的“讨逆军”主帅张永,在接到檄文后,脸色瞬间惨白,久久无言。他麾下将领更是人心浮动,原本就不高的士气瞬间跌至谷底。为弑君逆贼作战?与监国太子为敌?这顶大帽子扣下来,谁也承受不起!不等马奎发动总攻,“讨逆军”内部已呈瓦解之势,不断有将领带领部下倒戈或溃散。

而檄文传至帝国各地,更是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反响。

宣府、大同两镇,原本受王振胁迫或观望的将领,在确认太子确实已脱险并发布檄文后,几乎毫不犹豫地斩杀或扣押了王振派来的监军太监,宣布遵从太子监国号令,掉转矛头,加入讨逆序列!

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临近北疆或直隶的省份,许多州府官员和卫所将领,或是出于忠君之心,或是审时度势,纷纷上表,表示拥护太子监国,愿听从平北王调遣,共讨国贼!一些原本被王振压制或与林枫有旧的官员,更是主动联络北疆,提供情报,输送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