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引着六人穿过外务殿的侧门,踏入一条幽深的廊道。
廊道两侧的墙壁由“墨玉岩”砌成,表面没有任何多余装饰,却隐隐有灵力流转——林邑川的灵识扫过,发现岩壁内部刻满了最基础的“静心符”,能潜移默化地抚平人心的躁动。走至廊道尽头,一扇不起眼的木门映入眼帘,门楣上没有任何标识,只在门把手处刻着一枚简单的“阵”字符文。
“三老祖,神木宗与青霄宗的阵法师到了。”秦风轻轻叩门,语气比在殿外时愈发恭敬,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门内传来一声温和的应答,如同寻常长辈闲谈:“进来吧。”
推开门的瞬间,林邑川几人都下意识地收敛了气息。
偏殿不大,约莫两丈见方,陈设简单得有些出人意料:中央摆着一张普通的梨花木桌,四周放着六张竹椅,桌上没有金银玉器,只摆着一套粗陶茶具和几卷泛黄的玉简。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桌案上,照亮了空气中浮动的细微尘埃,整个殿内没有刻意布置的聚灵阵,却透着一股自然的灵气平和。
桌后坐着一名身着灰色布袍的中年人,面容普通,眉眼温和,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看上去就像坊市中寻常的教书先生,若非周身那若有若无的阵法韵律——每一次呼吸都与窗外的灵风、桌上的玉简形成微妙共鸣,任谁也想不到,这便是传说中的七品阵法祖师。
“晚辈见过三老祖。”陈老率先躬身行礼,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敬意,其余几人也连忙跟上,林邑川低着头,将灵识收敛到极致,心中却暗自惊叹:七品修士的敛息术竟已到了这般境界,连灵体的波动都能完美融入环境。
三老祖抬手示意众人落座,声音温和如春风:“不必多礼,都是为了阵法而来,坐下说。”他亲自提起陶壶,给六人各倒了一杯茶,茶水呈淡绿色,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这是宗内自产的‘阵心茶’,喝了能宁心静神,方便咱们讨论阵法细节。”
秦风站在一旁,低声介绍道:“三老祖,这位是神木宗的陈老,擅长聚灵阵与防御阵;这位是青霄宗的王长老,专精传讯符阵;这位是散修李长老,实战阵法经验丰富;这位是丹器宗的赵长老,精通符文与材料兼容;这位是天风宗的孙长老,擅长阵法动力系统;这位是林邑川道友,双阵联动与自适应调节的核心提出者。”
三老祖的目光依次扫过六人,当落在林邑川身上时,微微停顿了半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却并未多问,只是笑着点头:“陈老的《聚灵阵精要》,王某的《跨域传讯符阵详解》,老夫都读过,都是阵法一道的佳作。林道友虽年轻,双阵联动的思路却打破了传统问心阵的局限,很有想法。”
林邑川连忙拱手:“前辈过奖,晚辈只是拾人牙慧,结合实战做了些改良。”
寒暄过后,陈老率先开口,将建造神木宗与青霄宗问心阵的过程详细道来:“我们采用双阵联动模式,以神木宗为母阵、青霄宗为子阵,用子母符阵传递数据,防止隐瞒;阵眼处加设灵力感应符,能根据测试者修为自动调节灵力输出,减少损伤与能耗……”他边说边取出玉简,注入灵力后,双阵的结构图与运转数据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王长老补充道:“针对邪修的阴煞气息,我们在探查符中加入了赤阳纹,辨识度提升了七成;遇到噬心蛊这类控制手段,会触发真言符强制问询,效果颇为显着。”
林邑川则适时提及自适应调节的细节:“副阵眼采用双轴调节法,主阵眼负责探查,副阵眼根据灵力感应符的数据增减灵石输出,最高可兼容金丹大圆满修士,能耗比传统阵法降低三成。”
三老祖静静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目光落在结构图上,偶尔会问一两个关键问题:“子母符阵的延迟如何控制?”“灵力感应符的探测精度能到哪一步?”“遇到筑基大圆满修士的神魂抵抗,阵法会不会紊乱?”
陈老与林邑川一一作答,三老祖听完,点了点头,语气中肯:“你们的建造思路确实新颖,兼顾了实用性与安全性,肃清中低阶邪修卧底绰绰有余。但在凌云仙宗,这个阵法有个致命缺陷。”
他顿了顿,指尖在桌案上划出一道灵纹:“凌云仙宗有元婴修士数十人,金丹修士数千人。以元婴修士的神魂强度,只需运转灵力干扰,你们的真言符与阴煞探查符便会失效;即便筑基期的问心阵能查出问题,元婴修士若想庇护卧底,只需一道灵力屏障,便能隔绝阵法探查。”
六人脸色同时一变。他们之前对付的都是金丹期邪修,从未考虑过高阶修士的干扰问题。
陈老皱着眉问道:“前辈的意思是,问心阵无法应对高阶修士?”
“不是无法应对,是性价比太低。”三老祖摇头,“若要升级到能探查元婴修士的五品问心阵,需要核心材料‘元婴玉’,一块便价值五千块上品灵石,且整个修仙界都难寻;即便建成,每次启动需消耗一百块上品灵石,日常维护更是天文数字,得不偿失。”
王长老立刻说道:“晚辈有个提议,可在问心阵基础上叠加‘神魂锚点符’,强行锁定测试者的神魂波动,即便元婴修士也无法干扰。但此法需要炼制三品‘镇魂钉’,每枚成本三百块中品灵石,且建造周期至少需要一个月。”
三老祖轻轻摇头:“成本太高,凌云仙宗弟子三千余人,光镇魂钉就要消耗近百万块中品灵石,且镇魂钉对修士神魂有轻微损伤,高阶修士绝不会同意。”
李长老接着开口:“那采用‘多阵叠加’,在宗门核心区域布下三座四品问心阵,形成三角封锁,相互印证,能降低高阶修士的干扰。但此法需要三位金丹阵法师同时主持,且布阵需清空核心区域,至少耗时二十天。”
“时间太长。”三老祖否决,“邪修卧底多一日潜伏,宗门便多一分危险,我们等不起。”
赵长老沉吟道:“不如在问心阵中加入‘神魂冲击’模块,针对高阶修士时启动,强行破除灵力屏障。但此法对测试者损伤极大,非必要不可用,且容易被反告‘迫害正道修士’。”
“伤及无辜,不可取。”三老祖的语气带着一丝严肃,“阵法是护道之器,不是伤人之具。”
孙长老最后提议:“分区域布阵,先查外门弟子,再查内门,最后查高层,逐步推进,同时用传讯阵链同步数据,能减少高阶修士的干扰空间。但此法效率太低,全部查完至少需要半个月,且容易打草惊蛇。”
三老祖叹了口气:“高阶卧底若察觉风声,只需伪造身份便能逃遁,分区域查等于给他们留了退路。”
五人的建议被一一否决,偏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林邑川端起茶杯,指尖摩挲着杯沿,脑海中飞速运转。
他想起刚进入凌云仙宗时,灵识探查过宗门的护宗大阵——那是一座七品“凌云天罗阵”,覆盖整个宗门,以主峰的灵脉为核心,灵气储备雄厚,且阵法结构复杂,蕴含防御、聚灵、预警等多个模块。
既然单独建造高阶问心阵成本高、时间长,为何不能“借势”?
林邑川放下茶杯,拱手开口:“前辈,晚辈有个想法,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三老祖抬眸看向他,眼中带着期许:“林道友请讲。”
“我们不必单独建造问心阵,而是依附于宗门的护宗大阵,在其原有基础上附加一个‘鉴心模块’——也就是鉴心阵。”林邑川指尖在桌案上划出护宗大阵的大致结构,“护宗大阵本身就覆盖全宗,灵气充沛,且有完善的灵力传导系统。我们只需在阵眼处增加‘鉴心符文’,在灵力传导节点处加设‘情绪波动感应符’,便能借助护宗大阵的灵气与覆盖范围,实现全宗鉴心。”
他顿了顿,补充道:“此法有三个优势:一是省材料,无需单独准备聚灵材料,直接借用护宗大阵的灵脉;二是省时间,只需改造现有节点,无需重新布阵,五天内便可完工;三是防干扰,护宗大阵是七品阵法,元婴修士虽能干扰局部,却无法撼动整个大阵的灵力传导,鉴心模块的数据能直接传回主峰阵眼,避开高阶修士的庇护。”
偏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邑川身上。
三老祖的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爆发出璀璨的光芒,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桌案旁,盯着林邑川划出的结构图,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好!这个想法太好了!老夫怎么没想到‘依附改造’这条路!”
陈老也恍然大悟:“对啊!护宗大阵本身就有‘灵力标记’功能,每个弟子都有对应的灵力印记,附加鉴心模块后,能直接绑定印记,精准定位测试者,比单独布阵高效百倍!”
王长老连连点头:“传讯问题也解决了!护宗大阵的‘凌云符’能实现全宗实时传讯,鉴心数据直接通过符纹传递,根本不用担心延迟或干扰!”
三老祖抬手压了压众人的议论,目光落在林邑川身上,满是赞赏:“林道友年纪轻轻,却能跳出‘单独布阵’的思维定式,直击要害。老夫果然没看错人。”他转向众人,“就按这个思路来!接下来,我们细化方案。”
“首先要解决的是‘灵纹兼容’问题。”三老祖率先开口,“护宗大阵的核心是‘凌云符’,鉴心模块的核心是‘真言符’与‘情绪感应符’,两种符文属性不同,强行叠加会导致灵力冲突,甚至引发大阵紊乱。”
林邑川立刻说道:“晚辈有个办法,用‘灵纹嵌套’技术——将鉴心符文刻在凌云符的‘间隙’中,如同在树干上缠藤蔓,不破坏原有符纹结构,又能借助其灵力流转。之前改造坊市防护阵时,晚辈用过类似的‘符纹夹层’手法,能确保两种符文互不干扰。”
他取出之前绘制的符纹图纸,注入灵力后,展示出“嵌套结构”:凌云符的主线如同粗壮的树干,鉴心符的支线如同纤细的藤蔓,顺着主线的节点缠绕,在关键位置形成“感应结”。
三老祖仔细查看图纸,眼中满是赞叹:“这个结构太精妙了!‘感应结’能起到缓冲作用,即便两种灵力有轻微冲突,也会被结内的灵气化解。林道友,这个嵌套结构由你负责设计细节。”
“其次是‘鉴心功能’的具体化。”陈老开口,“不能只识别邪煞气息,还要能判断是否撒谎。之前的问心阵需要当面问询,效率太低,依附护宗大阵后,能否实现‘远程问询’?”
孙长老说道:“可以借助护宗大阵的‘传音符’!每个弟子的灵力印记都绑定了传音节点,启动鉴心模块时,可通过传音符发布统一问题,测试者的回答会转化为神魂波动,被情绪感应符捕捉。”
林邑川补充道:“还要加入‘基准线校准’。启动前先让弟子回答几个已知答案的问题(如‘你是凌云仙宗弟子吗’),记录其正常神魂波动作为基准线;再问关键问题(如‘你是否接触过邪修’),若波动超出基准线三成,便判定为撒谎。”
“这个细节关键!”三老祖点头,“不同修士的神魂强度不同,基准线校准能避免误判。赵长老,你擅长材料与符文的匹配,情绪感应符的灵敏度由你负责调试,确保波动差值能精准捕捉。”
“最后是‘范围控制’与‘能耗’。”王长老提出,“护宗大阵覆盖三万里,全部启动鉴心模块能耗太大,能否只针对核心区域与特定人群?”
李长老笑道:“简单!在护宗大阵的‘分区符’上增加‘鉴心开关’,可按‘外门、内门、长老、核心’四个区域启动,也能针对单个灵力印记启动,能耗能控制在原有大阵的一成以内。”
三老祖满意点头:“很好!现在分工:林邑川负责灵纹嵌套结构设计与基准线校准系统;陈老与王长老负责与护宗大阵的传讯符对接;李长老与赵长老负责情绪感应符的调试与材料准备;孙长老负责分区开关的设计;老夫负责核心阵眼的改造与最终的灵力校准。五天时间,能完成吗?”
“能!”六人齐声应道,眼中满是干劲。
方案敲定后,三老祖带着众人来到护宗大阵的核心阵眼——位于主峰“凌云峰”顶端的“阵眼殿”。
殿内中央是一个直径十丈的圆形平台,平台中央嵌着一块丈许见方的“灵脉水晶”,水晶下方便是宗门的核心灵脉,浓郁的灵气从水晶中喷涌而出,化作肉眼可见的光柱直冲殿顶。
水晶周围刻满了凌云符,符文间镶嵌着数十块上品灵石,正是护宗大阵的动力核心。
“这便是改造的关键。”三老祖指着灵脉水晶周围的符纹,“你们设计的鉴心模块,最终要接入这里的‘主符文节点’。老夫会先清空三个节点,你们将嵌套符纹刻在节点上,老夫再用‘灵力熔接’技术,将其与凌云符融为一体。”
首日清晨,建造工作正式启动。
赵长老与李长老早已备齐了改造所需的材料:核心的“紫纹玉”(刻制鉴心符的最佳材料,能增强神魂感应)、“镇魂晶”(稳定情绪波动信号)、“真言符纸”(提前刻好基础符文,可直接嵌入阵眼),还有数百块中品灵石(用于临时测试)。
林邑川的首要任务是绘制“灵纹嵌套图”。
他盘膝坐在阵眼殿的蒲团上,灵识沉入护宗大阵的符纹体系——凌云符的主线粗如手臂,符文线条刚劲有力,蕴含着“防御”与“聚灵”的双重属性;支线细如发丝,负责灵力传导与区域划分。
他取出刻刀,在紫纹玉上缓缓刻画:先刻出与凌云符主线匹配的“凹槽纹”,确保嵌套时能完美贴合;
再在凹槽纹内刻上真言符与情绪感应符,线条细如蚊足,却精准无误;
最后在两者连接处刻上“感应结”,结内注入微量镇魂晶粉末,增强稳定性。
刻制过程极为考验灵力控制。
紫纹玉质地坚硬,刻刀稍有偏差便会破坏纹路;且凌云符的灵力不断流过节点,干扰刻刀的灵力输出。林邑川将《白诀》的混沌灵力压制到极致,只以《玄气诀》的灵力驱动刻刀,同时用灵识精准捕捉凌云符的灵力间隙——每当灵力流转的瞬间,他便暂停刻制;待灵力稍歇,刻刀便飞速落下,线条流畅如水。
“林道友,这凹槽纹的角度再调整半度,贴合度能提升三成。”三老祖站在一旁观察,不时给出指点。他虽不插手具体刻制,却能一眼看出问题所在,“感应结的大小要统一,太大影响凌云符的灵力流转,太小起不到缓冲作用。”
林邑川依言调整,指尖的刻刀如同有了生命,在紫纹玉上游走。
正午时分,第一块嵌套符纹玉完成——嵌入凌云符的节点后,两种符文的灵力平稳流转,没有丝毫冲突,感应结发出淡淡的白光,如同呼吸般起伏。
“成了!”陈老忍不住赞叹,“老夫之前试过多次符纹叠加,都因冲突失败,林道友这嵌套结构,真是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