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结束后,广灵子再次凌空而起,雨雾似乎都因他的笑意变得柔和:“此次大会,真是‘后浪推前浪’!林邑川道友以十七岁,力压三十位顶尖符箓师夺得第一,其二品上阶雷火球符的‘雷火交织’构思,不仅打破了常规,更给在场所有修士提供了新的思路——符箓之道,传承是根基,创新才是出路!”
贵宾席上的青符宗长老也站起身,对着林邑川拱手:“林道友,你这‘雷火交织’的想法,老夫都受益匪浅。日后若有机会,可来青符宗交流,老夫定当扫榻相迎。”
其他参赛选手也纷纷围拢过来,虽有遗憾,却无一人质疑,反而满是佩服:“林道友,你这符纹构思太精妙了,回去后我定要试试,说不定能突破多年的瓶颈。”
林邑川拱手回礼,心中满是感慨。
从环山坊市的青瓦小院,到翠华城的灵符塔,从练气五重到六重,从默默无闻到终赛夺魁,这一路的成长,不仅是灵力的提升,更是对符箓之道“顺势而为、大胆创新”的领悟。
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赛场上,灵灯的青光与阳光交织,照亮了他手中的灵犀毫符笔,也照亮了他未来的符箓之路。
贵宾席上的修士们纷纷附和,前十名选手走上主席台时,看向林邑川的目光满是佩服——他们中最年轻的也已四十岁,皆是练气后期修为,却对这个二十岁的练气六重修士心服口服。“林道友,你那雷火球符的构思,我回去后定要试试。”
第二名的青符宗修士笑着拱手,“说不定能解决我多年的雷火属性冲突难题。”
第五名的墨符家族修士也点头:“你的疾行符‘曲线加速’,也给了我启发,日后画风属性符箓,可多借鉴。”
颁奖环节,广灵子亲自走到林邑川面前,手中托着一个玉盒和一卷玉简。
“林道友,这是你的奖励。”他将玉盒递给林邑川,“里面是一万块下品灵石,够你日后修炼、购买材料;
这卷《四品符箓心得》,是老夫早年整理的,收录了二十种四品符箓的绘制技巧,还有‘符纹创新’的心得,希望能助你在符箓之道上走得更远。”
林邑川双手接过,躬身道谢:“多谢广老厚爱,晚辈定不负所望,潜心钻研符箓之道。”
广灵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不必过谦,你的天赋与心性,配得上这份奖励。明日巳时,公会会安排三品符箓师讲解符道,从‘二品上阶到三品低阶的过渡’讲起,你可要好好听,对你突破筑基后的符箓修炼大有裨益。”
离开灵符塔时,细雨已停,夕阳透过云层洒下金光。
张掌柜兴奋地拍着林邑川的胳膊:“咱们符宝轩这次可彻底出名了!有了《四品符箓心得》,你日后画符的眼界能再上一个台阶,还能借着公会的庇护,在翠华城多待些日子,淘些高阶符材。”
回到客栈,陈道友、方道友早已备好庆功酒,灵酿果酒泛着淡紫色灵光,桌上摆着灵烤全禽、灵菌汤,都是翠华城的特色灵食。
“林道友,你可太给咱们环山坊市长脸了!”陈道友举起酒杯,“回去后我定要把你的事迹说给坊市的道友听,让他们也学学‘创新符纹’的思路。”
方道友也笑着点头:“等你修炼到筑基,咱们符宝轩说不定能成为环山坊市第一符箓铺!”
林邑川握着酒杯,看着眼前的伙伴,心中满是感慨——从环山坊市的青瓦小院,到翠华城的灵符塔,从练气五重到六重,从默默无闻到金榜夺魁,这一路的成长,离不开典籍的指引、伙伴的支持,更离不开“不忘初心、大胆创新”的坚持。
他抬头望向窗外的夕阳,手中的《四品符箓心得》泛着淡淡灵光,仿佛在预示着,他的符箓之道,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探索。
夜幕初垂时,翠华城的街道亮起了盏盏灵灯。
淡青色的灯光透过灯笼纸,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柔和的光晕,与店铺招牌上的符箓灵光交织,让整座城池既热闹又不失静谧。
林邑川吃过晚饭,给张掌柜说了句“出去逛逛,熟悉下环境”,便背着储物袋走出了灵符客栈。
客栈外的街道宽得惊人,足够六辆马车并排行驶。
往来的修士或步行、或乘灵舟,凡人则多靠马车出行,车轮碾过石板的“咕噜”声,与修士间的交谈声、店铺的吆喝声交织,透着主城特有的繁华。
林邑川站在路边,正琢磨着该往哪走,一辆青色马车缓缓停在他面前。
车夫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穿着粗布短打,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腰间挂着个装铜钱的布袋。
他跳下车,拱手道:“道友要坐车吗?翠华城我熟,去哪都能送你。”
林邑川灵识一扫,发现这年轻人竟是炼体五重修为——炼体修士靠打磨肉身变强,虽不如修仙者能引气入体,却也比普通凡人强悍不少,拉马车倒也轻松。
“我想去书局。”林邑川说道。
年轻人眼睛一亮:“道友是想找书?前面一里地就有个‘文墨斋’,就是规模小了点,大多是凡间书,修仙玉简不多。”
“我想找最大的书局。”林邑川补充道——他这次出来,就是想淘些翠华城相关的地图和高阶玉简,小书局恐怕满足不了需求。
年轻人想了想,道:“最大的是‘青木书局’,在东城区,离这有二十里地。道友要是去,单程车费得半块下品灵石。”
林邑川看这年轻人说话实在,没有漫天要价,便笑道:“这样,我来回给你一块下品灵石,你等我半个时辰,我再额外给你二两银子——不过你得保证等我,别让我出来找不到人。”
年轻人一听,脸上立刻露出惊喜的神色。
炼体修士赚钱不易,一块下品灵石够他省吃俭用活半年,二两银子更是能买不少凡俗粮食。
他赶紧点头:“道友放心!一块灵石就够了,不用额外给银子!我肯定等你,就算多等半个时辰也没事!”林邑川见他实在,也不再多言,弯腰上了马车。
马车车厢宽敞,铺着柔软的棉垫,角落里还放着个小炭炉,透着淡淡的暖意。
年轻人动作麻利地跳上车辕,甩了一鞭马鞭,马儿嘶鸣一声,朝着东城区跑去。
林邑川掀开车帘,看着窗外的风景飞速后退:街道两旁的店铺渐渐从符箓铺、法器铺,变成了更多元的业态——有卖灵植的“百草堂”,门口摆着新鲜的凝露草、月华草;
有卖妖兽材料的“万兽阁”,挂着张张兽皮、柄柄兽骨;
还有凡人经营的绸缎庄、酒楼,门口挂着红灯笼,透着烟火气。
“道友是第一次来翠华城吧?”车夫一边赶车,一边笑着搭话。
林邑川点头:“嗯,来参加符箓交流大会。”
“原来是符箓师道友!”车夫更显热情,“上次大会我也来送过人,听说得了名次的修士能拿好多灵石,还有高阶玉简!道友这么年轻,肯定能拿好名次!”
林邑川笑了笑,没多解释,转而问道:“青木书局很有名吗?”
“那可不!”车夫语气里满是自豪,“青木书局是翠华城最老的书局,有上百年历史了,三层小楼,比旁边的商铺都高!
一层卖凡间书,什么诗词歌赋、历史传记都有;
二层全是修仙玉简,功法、符箓、炼器、炼丹的都有,还有不少是宗门流出的孤本;
三层更厉害,卖地图、奇闻杂记,连青木帝国境外的地图都有!
就是价格不便宜,上次有个修士买了本玉简,花了五十块灵石呢!”
林邑川心中一动,看来这青木书局果然没找错。
他又问了些书局的规矩、附近的路况,车夫都一一答得详细,还提醒他:“书局里有专门的服务修士,你要是找不到想要的玉简,跟他们说,他们能帮你查目录,比自己瞎找快多了。”
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一座三层小楼前。
林邑川跳下车,抬头望去——这就是青木书局。
小楼通体由灵木建造,外墙刻着淡淡的聚灵符纹,让空气里都透着书香;
门口挂着块黑木牌匾,上面用金粉写着“青木书局”四个大字,字体苍劲,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
门口站着两个练气三重的修士,穿着青色长衫,应该是书局的护卫,见林邑川过来,只是礼貌地点了点头,没有过多盘问。
“道友,我就在这等你,你放心进去。”车夫说着,将马车赶到旁边的树荫下,拿出块干粮啃了起来。林邑川点点头,转身走进书局。
一进门,一股浓郁的书香扑面而来。
一层是凡间书区,摆着数十个书架,书架上整齐地码着线装书,有泛黄的古籍,也有崭新的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