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天命人的仙路 > 第109章 酒楼漫谈

第109章 酒楼漫谈(1 / 2)

打坐结束时,窗外的日头已爬到正中。

林邑川舒展了一下筋骨,炼制匕首时凝聚的灵力在经脉中缓缓流淌,带着一种通体舒畅的暖意。

这两日专注炼器,虽精神亢奋,身体却难免疲惫,他摸了摸肚子,决定去佳肴楼好好吃一顿,也算犒劳自己。

佳肴楼的伙计见他进来,熟稔地迎上来:“林道友今天想吃点什么?刚到的灵鹿肉,红烧最是下饭。”

“就来个红烧灵鹿肉,再来份清炒灵木耳和一锅灵米鸡粥。”林邑川拣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这里能看到坊市主街的景象,偶尔还有修士骑着灵禽从空中掠过,平添几分生趣。

酒楼里客人不多,稀稀拉拉坐了三四桌。

他刚喝了两口茶,邻桌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响动。

转头看去,只见隔了两个桌子的中年男子猛地站起身,双手在腰间慌乱地摸索,脸色瞬间涨得通红,额头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

那男子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看起来文质彬彬,周身灵力波动显示是练气八重的修为。

他面前的桌上只摆着两碟小菜,旁边却堆着三四个空碗,显然是灵米饭吃了不少。

此刻他急得团团转,双手在袖袋和怀中反复掏摸,嘴里喃喃道:“不可能啊,明明带在身上的……”

“客官,您这是?”伙计连忙走过去。

中年男子猛地抓住伙计的胳膊,声音带着颤抖:“我的储物袋……我的储物袋不见了!里面装着我剩下的灵石!”

伙计脸色微变:“您别急,再好好找找。这两天坊市确实不太平,已经发生好几起偷窃案了,都是趁人不备摸走储物袋。”

“我找遍了,真的没了!”中年男子急得额头青筋暴起,“我就点了两个小菜,总不能白吃吧?”

伙计也犯了难,正想喊掌柜,楼梯口传来脚步声。

掌柜是个胖胖的中年修士,听闻情况后,仔细打量了中年男子一番,和气地说道:“客官莫急,您点的菜也不值多少灵石,这次就算小店请客了。”

“那怎么行!”中年男子连连摆手,从怀中摸出一块玉佩放在桌上,玉佩泛着淡淡的灵光,显然是件低阶法器,“这玉佩压在这里,我回客栈让同伴送灵石来赎,绝不能坏了规矩。”

林邑川看着那枚玉佩,样式古朴,倒像是凡间工匠的手艺。

他见中年男子神色焦急却不失执拗,心中生出几分好感,便扬声道:“掌柜的,这位道友的账我结了。”

这话一出,中年男子和掌柜都看向他。

中年男子愣了愣,随即快步走过来,拱手道:“多谢道友援手!在下黄东,不知道友高姓大名?”

“林邑川。”他笑着摆摆手,“不过是举手之劳,黄道友不必客气。”

“那怎么行,”黄东坚持道,“萍水相逢便蒙相助,这份情我记下了。”

“若道友不嫌弃,可否让在下做东,添两个菜,咱们喝几杯?”林邑川正想多了解些修仙界的事:“我也正想找人聊聊修炼上的事。”

黄东点头答应。

林邑川立刻让伙计添了一壶“灵犀酿”和两碟招牌菜。

酒过三巡,原本略显拘谨的黄东渐渐放开了话匣子,尤其是谈及修炼见闻,更是滔滔不绝。

“林道友看着年轻,修为却已到练气三重,真是年少有为。”黄东给林邑川斟上酒,语气诚恳,“不像我,卡在练气八重三年了,迟迟没有突破的迹象。”

林邑川笑了笑:“我不过是运气好,有位师傅带了几年。其实我对外面的修炼世界知之甚少,连自己的资质如何都不清楚。像我这样十七岁练气三重,算快还是慢?”

黄东闻言,放下酒杯,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着,目光落在窗外往来的修士身上,沉吟片刻才开口:“道友是散修?”

见林邑川颔首,他重重叹了口气,酒液在杯中晃出细碎的涟漪,“散修之路最是艰难,无门无派,连本像样的功法都难寻。你十七岁便能到练气三重,已是不易。”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喉结滚动间,将杯中残酒饮得干干净净:“不过要说资质,可不是单看修为快慢。真正的修仙资质,得灵根、悟性、心性、运气四者合一,缺了哪样都走不远。”

林邑川执壶给他添酒,听得愈发专注。

“资质分一品到十品,”黄东屈指轻叩桌面,“一品最差,十个人里便有一个,这般资质往往五年才能升一重,能摸到练气四重的边都算祖上积德;二品稍好,四年可进一重,突破中期不难,可若想进后期,难如登天;三品三年一重,后期有望,只是想筑基还需天大机缘;四品以上都是三年内可升一重,差别在根基厚薄——四品有筑基之望,五品根基更稳,机会也大些,六品及以上,才算真正摸到了金丹门槛。”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向往:“至于传说中的十品,一年能进两重,那都是生具仙骨的奇才,仙宗抢着要,入门便是核心弟子,资源如流水般供着。”

林邑川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这些话比任何典籍都来得真切。

黄东见他听得入神,索性说得更细:“灵根最是关键,单灵根和异灵根的修士,起步便是六品资质;双灵根稍逊,多是四五品;像我这样的三灵根,顶天了算三品,能到练气八重已是侥幸。”他自嘲地笑了笑,“不过资质也非板上钉钉,悟性高的能从典籍中悟出新意,心性稳的能在绝境中守得本心,这般修士往往能突破资质桎梏,只是太难了——百中未必有一。”

黄东喝了一口酒后,继续道:“修仙者启灵后灵根显化,只需观察周身萦绕的灵气颜色便能分辨——金灵根泛白光、木灵根透青绿、水灵根呈湛蓝、火灵根映赤红、土灵根显褐黄,一目了然。

可未启灵者,却只能依赖罕见的灵根石检测。这种石头由天地灵气自然孕育,多藏于深山大泽,唯有大宗门才有能力开采储备,寻常修士连见都难得一见。

正因如此,凡俗间的启灵往往如同赌局——没有灵根石检测,修士只能凭运气引气入体尝试启灵,若本身是无灵根或伪灵根,不仅白费功夫,还可能因灵气冲击损伤经脉。”

“必须尽快找到灵根石。”林邑川暗自思忖

“那修仙界的势力呢?”林邑川追问,“我只知道坊市,对宗门、家族这些一无所知。”

“势力可就复杂了,”黄东掰着手指细数,“从大到小,有超越帝国的仙宗,掌控数亿里疆域;往下是帝国级宗门,控制着数十个凡人国家;然后就是大宗门,控制一个凡人国家;再就是小宗门,十几个修士就能算一个;还有修仙家族,依靠血脉传承;人数最多的还是散修,无门无派,全凭自己打拼。”

他喝了口酒,目光投向窗外坊市深处,语气多了几分具体:“单说咱们环山坊市周围万里地界,能叫上号的宗门家族就有不少。”

“先说青宗驻环山坊市办事处,”黄东指尖在桌面轻叩,“那是坊市占地最广的据点,青砖黛瓦的院落被青翠藤蔓爬满院墙,老远就能闻到草木清香,木属性灵气浓郁得能凝出露珠。大门两侧立着两尊青木雕像,高约三丈,眉眼间透着森然,有着练气十重的实力,寻常宵小绝不敢靠近。门楣上的‘青宗’牌匾是千年铁木所制,边缘缠着活的青藤,据说每月初一都会开出白色小花——这便是他们的底气,宗门擅长培育灵植、炼制木系法器,坊市半数以上的疗伤丹药都经他们之手,靠着这门本事,在周边万里的灵田之争中从无败绩。”

林邑川顺着他的目光望去,隐约能看到远处一片绿意盎然的院落,原来那便是青宗的据点。

“再说烈火门坊市分舵,”黄东话锋一转,“与青宗的生机不同,他们的建筑处处透着炽热。红墙朱门像被烈火烤过一般,门前两尊火焰石雕高一丈有余,午后阳光照在上面,能看到跳动的热浪,走近三步便觉灼肤。门楣牌匾是赤铜打造,‘烈火门’三个字嵌着硫磺晶,哪怕阴雨天也泛着橘红光泽,像是随时会燃起火焰。这宗门最擅火攻之术,炼制的火符在坊市售价比别家高两成,据说他们在黑风岭深处有座火山矿脉,能炼出带火灵的法器,硬撼同级法宝也不落下风。”

“家族的话,首推坊市西部的宋家府邸,”黄东放下酒杯,语气多了些敬畏,“那可不是普通宅院,而是用千年阴沉木搭建,院墙雕满符箓纹路,白日看着平平无奇,入夜后便会亮起淡金色光纹,能防筑基期以下修士窥探。门口没有护卫,却竖着块‘符纸过万,可入内谈’的石碑——宋家是符箓世家,从基础的引火符到高阶的隐身符,出手皆是上品,最绝的是他们能画‘子母传讯符’,万里之内传讯只需一息,比坊市的传讯阵还快三分。靠着这手本事,连青宗、烈火门都要给几分薄面,毕竟谁家修士外出历练,不常备几张宋家符箓呢?”

“还有坊市北部的赵家据点,”他补充道,“那是处不起眼的石屋,看着像杂货铺,实则是赵家的灵矿中转站。石屋地面铺着黑石,踩上去能感觉到微弱的土系灵力,墙角堆着的矿石看似普通,实则都刻着敛灵阵——赵家世代以寻矿、采矿为生,最擅辨别灵脉走向,坊市三成的铁矿、五成的铜矿都经他们之手流出。据说赵家子弟能靠触摸矿石,便知内里灵力纯度,这等天赋让多少宗门眼热,却没人敢强抢,毕竟他们在百里外的黑风岭布下了七十二处迷踪阵,得罪了赵家,怕是连灵矿的影子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