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师爷府上回来,李二狗一夜未眠。沈师爷那番话,像在他心里点亮了一盏灯,虽然光线微弱,却照出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路。天刚蒙蒙亮,他就把大伙儿召集到后院。
“从今儿个起,咱每天多做二十个杂粮饼,不卖,就送给街口那些讨生活的苦命人和小乞丐。”李二狗开门见山。
周寡妇第一个赞成:“这是积德的好事!俺看行!杂粮饼实在,顶饿!”
赵四却有点嘀咕:“二十个?咱现在点心都不够卖呢,这不是……”
“这不是亏本买卖,”李二狗打断他,“沈师爷说了,好名声就是护身符。咱舍出去的是饼,挣回来的是人心。”
孙铁柱闷声道:“要送就天天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小翠也点头:“对!让人知道咱是真心实意,不是做样子。”
说干就干。当天上午,铺子门口就支起个小桌,摆上一簸箕热腾腾的杂粮饼,旁边立了个小木牌,上面是小翠工工整整写的四个字:“每日济贫”。
起初,只有几个胆大的小乞丐和流浪汉来拿,眼神里还带着警惕。刘嫂和张妈笑容和蔼地递上饼子,还配碗热水。几天下来,来领饼的人多了,也知道规矩了,排着队,领了饼子还不忘说声“谢谢掌柜的”。
这事很快就在市井间传开了。
“瞧见没?小河李记的掌柜,仁义!”
“可不是嘛!天天送,雷打不动。”
“人家点心做得好,心肠也好!”
绸缎庄老板娘特意过来,塞给周寡妇一块好料子:“给孩子们做围裙用!你们这是给整条街积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