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末伏,早晚总算有了些凉意。小河李记的生意渐渐回到了往常的节奏,点心和新式饮子都卖得不错,日子过得平稳而充实。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周寡妇就和桂枝在灶房忙活了。新试的桂花糕正要出锅,蒸笼一掀,白茫茫的蒸汽裹着桂花香弥漫开来。
“火候正好!”周寡妇满意地点点头,用竹签插了插糕体,“桂枝你看,这样不沾签就是熟了。”
桂枝凑近闻了闻:“真香!周婶,咱要不要多做些?昨儿个王婆还说想吃呢。”
院里,孙铁柱和大牛正在卸粮车。新收的黍米粒粒饱满,在晨光中泛着金黄。
“这黍米成色真好,”孙铁柱抓了一把细细看着,“后沟村石老汉实在,给的都是好货。”
大牛吭哧吭哧地扛起一袋:“俺去入库。”
赵四一边扫地一边哼着小曲,见李二狗从屋里出来,忙凑上去:“二狗兄弟,今儿个俺去送货,顺道把郑老爹要的喜饼捎去?”
李二狗点头:“成。记得把新做的桂花糕也包几块给老爹尝尝。”
小丫坐在柜台后,认认真真地核对账本。自打开铺子以来,她的字越发工整,算盘也打得越发熟练了。
“哥,”她抬起头,“上月咱挣了十二两七钱,比前月多了二两呢!”
李二狗笑着摸摸她的头:“小丫越来越能干了。”
日头升高,铺子里渐渐热闹起来。老街坊们拎着菜篮子来买早点,你一言我一语地唠着家常。
王婆挎着篮子进来:“给俺来两个野菜包,今儿个闺女回来。”
布庄老板娘要了碗绿豆汤:“这天儿还是热,喝点解解乏。”
药铺小学徒来买薄荷糖,悄悄说:“俺师傅都说你家糖提神效果好哩!”
周寡妇一边收钱一边跟大伙儿唠嗑:“王婆,您闺女有些日子没回来了吧?”
“可不是嘛!在婆家忙,难得有空...”
这日的生意不温不火,点心卖得平稳,饮子倒是走得快。快到晌午时,赵四送货回来了,脸上带着笑。
“张掌柜说咱新做的桂花糕好,让明儿个再加十块!”他一边擦汗一边说,“郑老爹可高兴了,非要留俺吃饭,俺没肯。”
孙铁柱默默补了一句:“该吃的,人情往来。”
午后客人少了,周寡妇带着桂枝开始准备明天的材料。红豆要提前泡上,黍米要磨粉,山货要挑拣清洗。这些都是细活,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