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利用阿杰手下的网络水军,精准投放关键词,甚至安排了几个看似中立的时尚博主发表“理性分析帖”,实则步步引导公众走向对她不利的结论。
可她低估了一个人——宴晚。
此时,手机不断震动,经纪人陈浩的来电已经打了六次,但她始终没有接起。
她的目光穿过安检口玻璃,落在那些蜂拥而至的镜头上,嘴角微微扬起,带着一丝讥讽,也带着一丝释然。
【安保介入·秩序恢复】
就在记者们试图进一步围堵时,机场安保终于赶到。
几道黑衣身影快速分开人群,领头的负责人向媒体亮出身份牌:“这里是公共区域,请各位配合秩序,不得妨碍旅客登机。”
闪光灯依旧狂闪,但已有不少人识趣地后退几步。
安保人员形成一道人墙,将宴晚护送至安检口前方。
“请出示登机牌。”工作人员礼貌开口。
宴晚从风衣口袋中取出登机牌,轻轻递上。
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刚才那场风暴不过是清晨的一阵微雨。
她回头看了眼仍在喧哗的人群,嘴角微扬,低声呢喃:
“再见,旧世界。”
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地传进身旁一名摄影师的耳中。
他举起相机,按下快门,捕捉到了那一瞬间的笑容——那是真正的女王笑容,不属于任何人的定义,只属于她自己。
【社交平台反转·网友自发支持】
就在丑闻发酵到顶峰时,一个意外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一条微博悄然上线,内容是一张宴晚十年前的设计手稿,标注着“2014年宴晚学生时期作品”。
发布者是一位匿名用户,Id叫做“晚风入梦”。他在评论区写下:
>“我曾经是北服的学生,记得那时候宴晚还是助教。这张图是我亲眼见证她画出来的。你们说她是抄袭,那请问……这稿子上的笔迹,谁能模仿?”
紧接着,有人翻出了“晚照”品牌初创时期的秀场录像,那段高定系列《暮色之茧》惊艳全场,至今仍被业内称为“中国新锐设计里程碑之作”。
更多知情网友开始反击。
>“她出道比沈时烬认识她还早两年,怎么就成了‘攀附’?”
>“你们造谣的时候能不能查一下时间线?别瞎编好不好?”
>“抄袭案?那个案子最后不是已经澄清了吗?是谁在炒冷饭?”
>“她不需要谁的背景,她就是‘晚照’。”
评论区逐渐从谩骂转向质疑,再转为力挺。
原本占据榜首的负面热搜,开始出现新的词条:
>#宴晚才是真女王#
>#晚照创始人不容抹黑#
>#谁还记得她的巴黎高定时装周#
社交平台风向逆转得迅猛而果断,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都记起了宴晚真正的模样——那个用一针一线织就梦想的设计师,那个曾站在国际t台上让无数人为之倾倒的灵魂匠人。
阿杰看着后台数据的变化,脸色骤变:“怎么回事?流量反噬了!”
韩晴攥紧手机,咬牙切齿:“不可能……不可能会这样!”
她低估了一个人的底气,更低估了一个真正强者所具备的光环。
【结尾铺垫】
贵宾厅内,宴晚坐在窗边的位置,窗外一架航班正缓缓滑入跑道。
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脸上,柔和却不失锋芒。
她低头打开手机,屏幕上跳出一条信息——来自陈浩:
>“沈时烬醒了。”
她指尖顿住,片刻后,她关掉屏幕,轻叹一声,像是放下了一段沉重的记忆。
外面的世界还在沸腾,而她的心,已然平静如海。
这一站,她要奔赴的是全新的未来。
而不是过去那个名叫沈时烬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