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如晦传 > 第77章 寒洞秘影血纹昭

第77章 寒洞秘影血纹昭(1 / 2)

山洞内阴风穿隙,裹挟着崖边的湿冷潮气,卷得壁上苔藓簌簌剥落。

沈如晦指尖触到萧珣肩头的衣料,已是一片黏腻的温热,那温热混着铁锈般的腥气,刺得她心口骤然紧缩。

她咬牙扯开染血的玄色劲装,弩箭入肉三分,箭簇泛着青黑光泽,显然淬了剧毒。

萧珣额角青筋突突直跳,冷汗顺着下颌线滑落,砸在洞内凹凸不平的石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却依旧伸手按住她慌乱的手,声音虽低哑,却稳如磐石:

“无妨,这点伤,死不了。”

沈如晦抬眸望他,烛光从洞外斜斜照进来,映得他脸色苍白如纸,唇瓣却依旧抿成一道坚毅的弧线。

沈如晦迅速从怀中摸出一个小巧的锦盒,里面盛着她早年间在冷宫时,从一位老御医遗留的药箱中寻得的解毒散。她倒出白色药粉,小心翼翼地撒在萧珣的伤口周围,指尖触及他滚烫的肌肤,能清晰感受到他胸腔内沉稳有力的心跳。

“王爷的身体,似乎并不孱弱。”

她一边用干净的布条缠绕伤口,一边状似无意地开口,目光却紧紧锁住萧珣的眼眸。

萧珣喉结滚动了一下,眸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一抹幽深的笑意,带着几分自嘲与坦诚:

“若不装得体弱些,这靖王府,怕是早已成了他人眼中的钉,肉中的刺。”

“陛下猜忌?”沈如晦追问。

“帝王心术,向来如此。”

萧珣轻叹一声,目光飘向洞外,雨丝不知何时又淅淅沥沥落下,打在洞口的岩石上,

“当年我率军出征,虽侥幸得胜,却也‘伤了根本’,索性顺水推舟,扮起这病秧子,倒也清静。”

沈如晦心中了然。皇帝向来忌惮手握兵权的宗室,萧珣这般做法,竟是以退为进的自保之策。她忽然想起嫁入靖王府后,数次遇险,总有不明身份的人暗中相助,想来便是他暗中布防的势力。

“那影卫,也是王爷的手笔?”

“王妃聪慧。”

萧珣眸中闪过赞赏,伸手替她拂去鬓边沾染的草屑,指尖不经意间触到她的耳廓,两人皆是一怔。

洞内气氛瞬间变得微妙,唯有洞外的雨声与彼此的呼吸声交织。

沈如晦脸颊微热,慌忙移开目光,继续打理着萧珣的伤口,声音低了几分:

“王爷既已无碍,我们需尽快离开此处。北狄王后与丞相勾结,必然还有后招。”

萧珣颔首,正要起身,却忽然闷哼一声,脸色愈发难看。那淬毒的弩箭毒性甚烈,即便敷了解毒散,毒素依旧在缓慢蔓延,顺着血脉游走,四肢渐渐泛起麻木之感。

“王爷!”

沈如晦急忙扶住他,心中焦急万分。

就在此时,洞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北狄士兵的吆喝声,显然是追兵已至。

沈如晦心中一紧,目光迅速扫过山洞四周,忽然瞥见洞壁角落有一道极隐蔽的裂缝,裂缝狭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不知通向何处。

“这边走!”

她当机立断,扶着萧珣向裂缝处移动。

裂缝内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仅能靠着指尖触摸岩壁前行。岩壁湿滑,布满了尖锐的石笋,稍不留神便会被划伤。沈如晦走在前面,用手中的烛台照明,烛火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小心脚下。”

萧珣低声提醒,尽管身体不适,依旧紧紧护着她的腰肢,以防她摔倒。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终于透出一丝微光。两人加快脚步,走出裂缝,竟是一处隐蔽的山谷。山谷内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夹杂着泥土与花草的芬芳。

山谷中央有一汪清泉,泉水清澈见底,倒映着漫天星子。

沈如晦扶着萧珣在泉边坐下,正要取水给他清洗伤口,却见萧珣忽然指向泉边的一块巨石:

“王妃你看。”

沈如晦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巨石上刻着一行模糊的字迹,像是用利器所刻,历经风雨侵蚀,已然辨认不清。她走近细看,借着烛火的光芒,勉强认出几个字:

“如懿于此,留印待寻”。

“如懿!”沈如晦心头一震。母亲什么时候来过这里?没想到母亲竟会在此处留下字迹。

她绕着巨石仔细查看,忽然发现巨石侧面有一个凹槽,凹槽形状与她怀中的梅花印恰好吻合。沈如晦心中一动,取出那枚温润的梅花印,轻轻嵌入凹槽之中。

“咔哒”一声轻响,巨石缓缓转动,露出一个幽深的洞口。洞口内弥漫着一股陈年的霉味,夹杂着淡淡的檀香。沈如晦与萧珣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期待。

“进去看看。”

萧珣撑着石壁站起身,尽管伤口依旧疼痛,眼神却愈发锐利。

洞口内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两侧的墙壁上每隔几步便有一盏油灯,沈如晦点亮油灯,昏黄的光线照亮了前行的路。通道尽头是一间石室,石室不大,陈设简单,仅有一张石桌、一把石椅,以及一个靠墙的木架。

木架上摆放着几卷古籍与一个锦盒。沈如晦快步走上前,打开锦盒,里面赫然躺着一枚与她怀中一模一样的梅花印,只是这枚印鉴的花蕊处,有一道极细的划痕,正是北狄王后那枚副印!

“这是...副印?”

萧珣也走上前来,眼中满是诧异。

沈如晦拿起副印,指尖摩挲着印面的纹路,忽然发现印底刻着一行极小的字迹:

“双生合璧,秘藏现世,血脉为引,山河为证”。

“血脉为引?”

她喃喃自语,心中疑惑更深。

就在此时,萧珣忽然咳嗽起来,脸色愈发苍白,毒素的蔓延让他浑身无力,几乎站立不稳。

沈如晦急忙扶住他,心中焦急:

“王爷,你撑住,我这就带你出去寻医者!”

“不必。”

萧珣摇头,目光落在石室角落的一个铜盆上,

“你看那铜盆,里面似乎有东西。”

沈如晦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铜盆内盛着半盆清水,水面上漂浮着几片干枯的花瓣。她走近一看,发现铜盆底部刻着一个梅花图案,与双生印的纹样一模一样。

“这铜盆,莫非与双生印有关?”

萧珣沉吟片刻,道:

“古籍记载双生印合璧有奇效,或许我们可以试试将两枚印鉴同时放入铜盆之中。”

沈如晦点头,将怀中的主印与锦盒中的副印一同放入铜盆。两枚印鉴入水的瞬间,铜盆内的清水忽然沸腾起来,泛起阵阵白雾。白雾中,两枚印鉴缓缓靠拢,最终合二为一,发出一道耀眼的金光。

金光散去,铜盆内的清水变得清澈透明,水面上浮现出一幅清晰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着边境一处隐秘的山谷,旁边写着“秘藏之地”四字。

“这便是双生印所指的秘藏?”

沈如晦心中震撼。

萧珣凝视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看来丞相与北狄王后勾结,便是为了这秘藏中的东西。若让他们得手,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此时,萧珣忽然浑身一颤,毒素彻底爆发,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王爷!”

沈如晦惊呼,急忙抱住他,心中慌乱不已。她知道,必须尽快带萧珣离开这里,寻得解药。

她背起萧珣,按照来时的路往回走。刚走出山谷,便见阿檀带着几名影卫匆匆赶来,脸上满是焦急:

“王妃!可算找到你们了!我们找了您好久!”

“阿檀,快,找一处安全的地方,王爷中了毒,急需救治!”

沈如晦急切地说道。

阿檀见萧珣昏迷不醒,脸色苍白,心中一惊,立刻点头:

“王妃放心,属下早已在附近寻了一处隐秘的农户家,我们快过去!”

一行人匆匆赶往农户家。农户家简陋却干净,阿檀将萧珣安置在炕上,沈如晦则取出从石室中带出的古籍,仔细翻阅,希望能找到解毒之法。

古籍中记载了许多异域秘术与解毒良方,沈如晦一页页仔细查看,忽然眼前一亮。书中记载,北狄有一种奇毒,名为“寒魂散”,中毒者会四肢麻木,日渐衰弱,唯有以“暖玉草”为引,配合双生印的灵力,方能解毒。

“暖玉草...”

沈如晦喃喃自语,她记得母亲留下的《异域考》中曾提及,暖玉草只生长在边境的寒潭之中,而那寒潭,恰好就在秘藏之地附近。

“看来,这秘藏之地,我是非去不可了。”

沈如晦心中暗下决心。

她抬头看向炕上昏迷的萧珣,眼中满是坚定与温柔。这段时日相处,萧珣的隐忍、睿智与对她的维护,早已在她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她从冷宫走出,历经磨难,早已不信世间有真情,可萧珣的出现,却让她冰封的心渐渐融化。

“王爷,你放心,我定会找到暖玉草,救你性命,也定会查清所有真相,还母亲一个清白。”

她轻声说道,伸手替萧珣掖了掖被角。

就在此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沈如晦眼神一凛,迅速握紧袖中的匕首,低声对阿檀道:

“戒备!”

阿檀立刻拔出腰间的短剑,警惕地望向门口。

门被轻轻推开,一道身影闪了进来,竟是一位身着青色布衣的老者,老者须发皆白,眼神却炯炯有神,手中提着一个药箱。

“你是谁?”

沈如晦厉声喝问。

老者微微一笑,声音温和:

“老臣是靖王殿下暗中安排的医者,听闻殿下中毒,特来相助。”

“暗中安排的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