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城下的硝烟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冲天而起的焚尸黑烟和弥漫不散的血腥气。持续月余的惨烈攻防战,以东线宣武军的溃败和昭义军的惨胜告终。当最后一股成建制的抵抗被扑灭,黄河滩头终于恢复了短暂的死寂,接下来便是更加残酷而繁琐的战场清理与胜负统计。潞州节度使府的首席幕僚冯渊与掌书记韩德让,带着大批文吏与军需官,第一时间赶赴河阳,他们要在这片浸透鲜血的土地上,核算出一笔关乎昭义命运的血泪账。
尽管葛从周在撤退初期试图焚毁部分带不走的辎重,但溃败的突然性与混乱,使得宣武军遗弃的物资数量远超预期。昭义军清点缴获的工作持续了整整十天。
军械甲仗:这是最直观的收获。河阳城下及周边宣武营垒中,缴获的制式步弓、强弩超过三万张,箭矢百万余支;长枪、矛槊万余杆;横刀、佩刀等近两万口;各类盾牌、皮甲、铁甲堆积如山,仅完好或可修复的铁札甲、明光铠就有八千余副。更令人惊喜的是,葛从周为攻打坚城而打造的大量重型攻城器械,如云梯、冲车、井阑、投石机(炮)等,近百架被完整缴获,其中部分巨型炮车需要数十头牛才能拉动。这些装备极大补充了昭义军的武库,尤其是对损耗严重的守城器械是重要补充。
粮秣物资:虽然孟津渡粮草被王琨焚毁大半,但宣武军前沿大营中仍囤积有大量粮食,以防攻城战持久化。清点出粟米、麦子等各类粮秣近十万石,豆料数万石,草料无算。此外,还有大量营帐、锅釜、药材、布匹、火油等军需品。这批物资,对于刚刚经历血战、城内几近断粮的河阳守军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也为昭义军下一步行动提供了保障。
船只马匹:在黄河沿岸缴获、捞起或修复的宣武军大小战船、运输船五十余艘,虽不及孟津损失,但也是一笔可观的水上力量。俘获的战马、驮马、役畜超过三千匹,其中不乏河西良驹,对昭义骑兵的重建与扩充意义重大。
金银财货:从敌军将领营帐、辎重车以及阵亡军官身上,搜检出不少金银钱帛,价值不下十万贯。这尚未包括那些难以估价的珠宝、古玩。这些财货被迅速登记造册,充入节度使府库,用于赏赐和抚恤。
冯渊望着堆积如山的缴获清单,捻须长叹:“葛从周倾力而来,所积甚厚。此役所获,几可再装备一支数万人的大军。然,此皆是用我将士鲜血换来,每一粒米,每一支箭,都沾着我昭义儿郎的英魂。”
与缴获相比,昭义军,尤其是河阳守军付出的代价,更是触目惊心,这是一笔用血肉写就的惨痛账单。
兵力折损:河阳守军,战前约有八千(含原驻军及潞州增援),经历月余血战,阵亡、伤重不治及失踪者高达五千余人,幸存者几乎人人带伤,完整建制不复存在。主将赵横身被十余创,一度昏迷,幸得名医抢救,方捡回一命,但短期内已无法理事。王琨带来的西线精锐,在追击战中亦有近两千人的伤亡。东西两线合计,昭义军在此役中损失了超过七千名经验丰富的战士,伤者更众。这是短时间内难以弥补的巨大创伤。
城防与民力:河阳城,这座曾经的北岸坚城,几乎被打成了废墟。城墙多处崩塌,雉堞尽毁,城门破损,城内建筑过半被焚毁或砸塌。更严重的是人口的损失,城中百姓在战火中死伤、逃亡者过半,昔日繁华的街市,十室九空,残存者饥寒交迫,疫病开始蔓延。重建城池、安抚流民、恢复生产,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将是天文数字。
物资消耗:守城战中,储备的箭矢、滚木、擂石、火油等消耗殆尽,府库为支援战事也几乎掏空。虽然缴获颇丰,但大部分需要用于补充战备和抚恤的赈济,财政依旧捉襟见肘。
战略态势:虽然击退了葛从周,但与宣武节度使朱温结下了不死不休的血海深仇。东线暂时安稳,但西线的李克用虎视眈眈,南面的朱温必会卷土重来。昭义军虽胜,却已元气大伤,陷入了更危险的战略包围之中。
韩德让老泪纵横,捧着一份阵亡将士名录,手颤抖不已:“这些都是我昭义的好儿郎啊……河阳城下,尸骨如山……十年生聚,恐难恢复此战之元气……”
面对这笔血淋淋的账目,砺锋堂内的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将军,”冯渊沉痛地总结,“此战,我军虽缴获巨万,暂解燃眉之急,然兵力折损,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兵损失,乃是我昭义眼下最致命的创伤。河阳城防、民生破坏殆尽,重建需时。更可怕者,朱温新败,必引为奇耻大辱,待其缓过气来,报复必如雷霆万钧。李克用亦不会坐视我独大。”
李铁崖独臂扶着案几,指尖因用力而发白。他望着舆图上那片被鲜血染红的区域,久久不语。胜利的喜悦早已被巨大的沉重感取代。他知道,这场惨胜,只是为昭义争得了一个极其宝贵的喘息之机,一个用无数生命换来的、短暂的时间窗口。
“传令,”他的声音沙哑而坚定,“一,厚葬阵亡将士,优抚家属,重伤者尽力救治。擢升赵横为检校司空,赏千金,赐田宅,令其好生休养。王琨及有功将士,论功行赏,不得有误!”
“二,缴获军械,即刻清点入库,优先补充河阳守军及王琨部。粮秣,大部用于赈济河阳军民,小部运回潞州。”
“三,着韩老亲自坐镇河阳,总理善后。招募流民,以工代赈,修复城防,恢复民生。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让河阳重新站起来!”
“四,命王琨,率得胜之师,不必回潞州,即刻西进,屯兵泽州,严密监控太原李克用动向!同时,多派哨探,深入宣武境内,监视朱温一举一动!”
命令一道道传出。昭义这台战争机器,在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大出血后,不得不带着满身创伤,再次强行开动起来。缴获的物资可以补充损耗,但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这场“血账”清晰地告诉李铁崖和所有昭义高层,他们的霸业之路,每一步都踏在尸山血海之上,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加严峻。他们必须利用这短暂的和平,疯狂地恢复元气,以应对下一场,注定会更加残酷的风暴。河阳的烽火暂熄,但中原大地的战云,却更加浓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