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权力中枢在经过初期的极度震惊、否认和内部激烈争吵后,不得不开始痛苦而现实地消化一个基本事实:东方,具体而言是华夏,确实出现了超越现有科学范式理解的个体超凡力量,并且其层级之高,已具备战略威慑意义。
原先以战略围堵、技术封锁、意识形态渗透为主的对华遏制策略,在“金丹渡劫”这面照妖镜下,显露出了其苍白无力的一面。
当对手的牌桌上出现了能“抹去天劫”的存在,和能以肉身硬抗雷霆的“人形战略武器”时,继续沿用旧有的博弈规则无异于自欺欺人。
在最高级别的安全会议上,一种新的共识逐渐形成:
美国内部评估报告承认,“维持绝对优势”的目标已不现实,必须转向“管理风险”和“防止最坏情况发生”。
对华策略从全面竞争转向“有管理的竞争与有限的合作”,尤其是在可能涉及“超凡现象”的领域。
对话渠道被悄悄重启,语气从以往的咄咄逼人转为试探性的谨慎。
暗中则加大力度搜寻本土可能存在的“超自然”线索,并全力研究如何用科技手段探测、防御乃至模仿这种力量。
欧罗巴联盟强调“多边主义”与“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但实质是希望将华夏的新变量纳入现有框架内进行约束和对话,避免单方面行动导致局势失控。
同时,加快整合内部资源,重启尘封的神秘学研究和古档案挖掘项目,试图从自身悠久的历史中寻找可能的答案。
俄洛斯反应更为务实冷峻,强调地缘现实与力量平衡。
一方面加强与华夏在传统安全和经济领域的合作,试图借力;
另一方面,其强大的国家情报与特种力量被更多地投入到对西伯利亚荒野、高加索秘境等“异常地带”的探索中,风格更为粗犷直接。
尽管表面策略调整,但一场更加隐蔽、更加激烈的暗中竞赛已然拉开序幕。
各国情报机构接收到的指令中:“搜寻并评估本国及全球范围内的异常现象(AnoaloPhenona)”成为最优先任务,预算大幅增加。
对华夏的渗透试图变得更加精巧和隐蔽,目标直指与紫竹苑、流云山庄可能相关的任何蛛丝马迹,以及“晨曦计划”的轮廓。
这是一场围绕“未来力量”的无声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