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何以为民 > 第116章 砥柱

第116章 砥柱(2 / 2)

“同志们,洪水冲毁了我们的家园,但冲不垮我们重建家园的意志!它暴露了我们的短板,也给了我们一次浴火重生、转型升级的机遇!”

他接着详细阐述了红星县灾后重建的“三大工程”和保障措施。当他提到要将分洪区部分土地顺势调整为湿地生态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当他提出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时;当他展示移民新村的规划效果图,强调配套设施先行时……台下不少兄弟县区的领导开始交头接耳,频频点头。红星县的思路,显然跳出了单纯“恢复原状”的窠臼,更具前瞻性和系统性。

宋知远的汇报,既有对伤痛的坦诚,更有面向未来的豪情与务实,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高长河市长在做总结讲话时,情绪明显受到了感染。他高度赞扬了红星县在抗洪救灾中表现出的“科学决策、敢于担当、人民至上”的精神。然后,他话锋一转,重点提到了灾后重建:

“同志们!灾后重建,是一场更艰巨、更漫长的战役!刚才,知远同志代表红星县做了一个很好的汇报!我看,好就好在三个方面!”

高长河伸出手指,逐一强调:

“第一,情况摸得清!损失统计扎实,问题分析透彻,不回避,不遮掩!”

“第二,思路理得明!‘三大工程’的提法很好,既有继承,更有创新,将恢复重建与长远发展紧密结合,体现了辩证思维和发展眼光!”

“第三,措施落得实!提出的保障机制和推进办法,具体可行,体现了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作风!”

他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宋知远以及他身后不远处的李腾身上,语气加重:“红星县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精神不垮,信念不倒,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科学规划,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在废墟上建设起更加美好的家园!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红星县的重建工作,也希望其他区县能够借鉴红星县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打好这场重建家园的攻坚战!”

高市长的定调,如同一颗定心丸,也为红星县后续争取政策和资金打开了最关键的通道。

会议结束后,高长河在市县领导的陪同下,实地查看了柳林镇一段正在加固的江堤和一处灾民临时安置点。在安置点,他与灾民亲切交谈,询问生活情况,再次肯定了当地的安置工作。

临上车前,高长河与宋知远握手告别,用力晃了晃,低声说了一句:“知远,带好你的队伍,市里等着看你们红星县的新面貌!”

车队绝尘而去。宋知远站在原地,望着远方依旧残留着水渍的土地,久久不语。李腾站在他侧后方,心中同样波澜起伏。他知道,这场高规格的现场会,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更是一道催征的号角。市长的高度评价和殷切期望,将宋知远和他所主导的灾后重建工作,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责任。

“砥柱”,不仅要在洪峰中屹立不倒,更要在重建的千头万绪中,支撑起一方天地,引领着方向和希望。李腾感到,自己笔下的规划和数据,正在加速转化为这片土地上即将发生的深刻变革。而他,作为这变革洪流中的一份子,必须更加坚韧,更加敏锐,才能跟上步伐,不负使命。重建的长卷,已徐徐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