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驱倭计,心凝破敌章。
枕戈思雪耻,热血护家邦。
柳昊静静地坐在山岗上,夜色如墨,将他的身影悄然隐匿。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丝丝凉意,却无法驱散他心中那团炽热的火焰。他的思绪如乱麻般交织在一起,既有对未来的迷茫,也有对当下战斗的坚定决心。
“以后怎么办?自己来到这个年代是否能改写战争进程呢?将来又怎么回去呢?”这些问题如同幽灵一般,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盘旋,久久不肯离去。它们像一片片阴云,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迷茫。这个陌生的年代对他来说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和遥远,他感到自己就像是一个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然而,柳昊心里很清楚,此时此刻,纠结于这些问题并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闭上双眼,仿佛要将那些纷乱的思绪都赶出脑海。
“既来之,则安之。”他在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道,“无论未来会怎样,我都要勇敢地面对。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事情。”他努力让自己的心境恢复平静,就像一潭被风吹皱的湖水,逐渐恢复了原本的宁静。
他的思绪如潮水般涌来,那些牺牲的战友们的身影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他们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就在眼前。周排长那坚定的眼神,临终前对他的嘱托,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撞击着他的心灵,让他无法忘怀。
“我一定要带领大家打击鬼子,让国人免遭外国人的压迫,尽自己的能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民族奉献,尽早建立一个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生活美好,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新炎黄。”柳昊在心中默默地念叨着这句话,这不仅仅是周排长的遗愿,更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
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涌上心头,他的眼神变得越发坚定而炽热。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他毫不畏惧。他要继承战友们的遗志,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为实现那个美好的新炎黄而不懈奋斗。
此时,在不远处的临时营地,战友们正在休息。他们经过一天的激战和奔波,早已疲惫不堪。然而,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复仇的火焰,那火焰支撑着他们,让他们在这艰难的时刻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柳昊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新加入的战友——霄汉炎。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炎子”。炎子年仅十八岁,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才华。
炎子来自一个名叫常春的地方,那里或许有着他独特的成长环境和故事。他的父亲是一名煤矿爆破员,这个职业或许对炎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许正是因为父亲的工作,让炎子对爆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热爱。
从小,炎子就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投掷能力。他常常带着几个小伙伴,手里拿着石头,去砸那些家禽。虽然这种行为让邻居们颇为不满,经常告状,但这也无意间锻炼了炎子精准的投掷技巧。
随着年龄的增长,炎子的投掷技能愈发娴熟。他开始将目标转向山上的小动物,用石头去击打小鸟、野兔等。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命中率极高,几乎没有失手的时候。甚至连野猪这样的大型猎物,也难以逃脱他的“毒手”。
炎子通过打猎获得的猎物,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还能卖钱补贴家用。据说,他靠打猎赚的钱比父亲在矿上辛苦劳作所挣的还要多,这足以证明他的本事之大。
十六岁,本应是一个充满朝气和希望的年纪,但对于霄汉炎来说,这一年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那天,阳光明媚,霄汉炎像往常一样上山打猎。经过一番努力,他成功地捕获了两只猎物,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他兴高采烈地提着猎物,踏上了回家的路。
然而,命运却在这个时候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当他走到山脚下时,突然遇到了旭日护矿队的队长。这个队长以蛮横无理而闻名,他一看到霄汉炎手中的猎物,便毫不客气地将其夺走。
霄汉炎顿时怒火中烧,他无法容忍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如此轻易地剥夺。在一时冲动之下,他顺手捡起一块石头,毫不犹豫地向矿队长扔去。
然而,这一扔却酿成了大祸。石头不偏不倚地砸在了矿队长的后脑上,只听“砰”的一声,矿队长应声倒地。霄汉炎惊恐地看着矿队长趴在地上,后脑的红白之物一起流了出来,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他意识到自己闯下了弥天大祸,可能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害怕被追究责任的他,别无选择,只能背起行囊,离开家乡,向着关内的方向狂奔而去。
经过长时间的风餐露宿,他终于抵达了沈阳。这座城市对他来说既陌生又充满了期待。漫步在街头巷尾,他看到了一张醒目的招兵海报,上面写着“620团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