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玄灵异界主宰 > 第9章 传功阁趣闻与“笨鸟”先飞

第9章 传功阁趣闻与“笨鸟”先飞(1 / 2)

辰时,杂役峰顶那片被踩得光秃秃的黄土平地——美其名曰“传功坪”上,稀稀拉拉地站满了灰衣新弟子。与主峰那些白玉铺就、符文闪烁的传道场相比,此地寒酸得令人心酸,只有前方一座略高的土台,显示着讲法者的不同。

一位面容古板、眼神略显浑浊的中年执事,姓王,负手立于土台之上。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一种惯性的平淡,开始了外门弟子的第一堂传功课。

“今日,讲授本门基础功法——《清风诀》入门篇。此乃一切根基,尔等需仔细聆听,不得懈怠。”王执事展开一卷略显陈旧的皮纸,“夫灵气者,天地之本也。引气入体,需屏息凝神,意守丹田,循经脉而行,周天运转…”

内容确实是基础中的基础,甚至比顾南那本《引气基础篇》的开头还要粗浅笼统,更多是强调一种感觉和意境,对于具体如何“引”、如何“循”、如何“运转”,描述得模糊不清。

台下弟子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刘大圆听得两眼发直,努力想理解那些玄乎的词句,胖乎乎的脸上满是困惑,小声对旁边的孙小空说:“猴子,啥叫意守丹田?丹田在哪儿咧?”

孙小空则像个多动症患者,站没站相,眼睛滴溜溜乱转,一会看看天,一会看看地,对执事的话左耳进右耳出,显然对这枯燥的理论提不起半点兴趣。

而那两位“富二代”舍友,徐明和李俊,更是毫不掩饰他们的无聊。徐明打着哈欠,低声抱怨:“这些东西,家里请的供奉早讲烂了,还没供奉讲得清楚…”李俊则干脆半眯着眼,神游天外,显然觉得来这杂役峰听课纯属浪费时间。

大多数弟子也都是一脸茫然或昏昏欲睡。对他们而言,这些概念太过虚无缥缈,远不如干活吃饭来得实在。

然而,有一个人却听得全神贯注,眼睛亮得惊人——正是顾南。

他不仅听,还在飞快地理解、对比、印证。空灵体质赋予他的超凡感知力和对灵气运行的直觉理解,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王执事那些模糊的、概念性的描述,在他脑海中却能迅速转化为清晰无比的灵气流动图像。

《清风诀》强调的“感应清风,引气自如”,他能瞬间理解那是指感知空气中特定频率的木属性灵气流;“意守丹田”,他能精准地内视到灵核的旋转与气机的沉凝;“周天运转”,他更能依据《引气基础篇》的详细路径,反向推演《清风诀》那笼统的循环所指为何。

当王执事照本宣科地讲到“气行手太阴肺经,若有若无,如清风拂柳”时,顾南微微皱起了眉。他下意识地举起手。

王执事讲课被打断,有些不悦,瞥了一眼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灰衣少年:“何事?”

“执事,”顾南恭敬地问,语气带着真诚的疑惑,“弟子愚钝。您说气行手太阴肺经需‘若有若无’,但弟子觉得,灵气流经‘中府’、‘云门’二穴时,似乎需刻意凝聚一分力道,穿透穴窍屏障,否则气流到此极易涣散,无法顺利下行至‘尺泽’。这‘若有若无’是否并非指全程,而是特指气流穿透穴窍后的状态?”

此言一出,不仅王执事愣住了,台下那些打瞌睡的弟子也惊得睁开了眼。

啥?中府?云门?尺泽?这小子在说啥?穴位名称他们大概听过,但具体在哪?什么叫穿透穴窍?什么叫气流涣散?这听起来怎么比执事讲的难懂多了?!

王执事也是愕然。他教授《清风诀》入门几十年,从来都是按着祖师传下的模糊歌诀来讲,何曾有人具体到某个穴位、某种运行细节来提问?而且这问题…细想之下,竟似乎有那么点道理?他自己修炼时,好像确实在那些位置有过滞涩感,但从未深究过…

“这个…”王执事一时语塞,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只得板起脸呵斥,“胡言乱语!祖师功法岂是你能妄加揣测的?只需按歌诀感悟,水到渠成便可!不得钻牛角尖!坐下!”

顾南张了张嘴,见执事脸色不愉,只得把更多的疑问咽回肚子里,老老实实坐下。他只是本能地觉得,这《清风诀》的表述方式,效率似乎有点低…

课后,顾南立刻成了弟子中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