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青!”黎童喊了一声。
少年猛地回头,看到他时眼睛一亮,随即又低下头,攥紧了拳头——那天在巷子里挨打的狼狈,显然还记在心上。
黎童走过去,捡起地上的长枪,枪杆在他掌心转了个圈:“知道‘岳家枪’的‘三绝’吗?”
岳青摇摇头,嘴唇抿得紧紧的。
“一曰‘稳’,桩功如磐石;二曰‘准’,枪尖如点穴;三曰‘狠’,出枪如惊雷。”黎童持枪示范,枪尖在阳光下划出道银弧,“你刚才的桩功,稳不足;出枪,准不够;遇上强敌,狠更是没有。”
岳青的脸涨得通红,突然抢过枪:“我爹说,枪是用来保家卫国的,不是用来欺负人的!”他学着黎童的样子出枪,却因为用力过猛,枪杆差点脱手。
黎童没恼,反而笑了:“说得好。但保家卫国,得先有保家卫国的本事。”他从怀里掏出本线装书,是手抄的《岳家枪谱》,“拿去看,看不懂的,再来问我。”
岳青接过枪谱,手指摩挲着封面上的“岳”字,突然“噗通”一声跪下,磕了个响头:“师父!”
黎童急忙扶起他,看着少年眼中闪烁的光,突然想起念雪第一次喊他“叔叔”时的模样。“起来吧,”他拍了拍岳青的肩膀,“从今天起,跟着我练枪。”
校场的另一边,几个锦衣卫正在操练,为首的正是赵衡的贴身护卫秦风。他瞥了眼黎童这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对身边的手下道:“太子殿下真是糊涂,什么阿猫阿狗都敢往营里带。”
黎童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没放在心上。他教岳青练“灵蛇出洞”,枪尖如何锁定目标,如何借腰力出枪,一招一式都讲解得清清楚楚。岳青学得极快,不过一个时辰,枪尖已能稳稳戳中十步外的草人。
“好小子!”黎童赞道,“比我当年强。”
就在这时,校场入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赵衡陪着位穿胡服的少女走了进来,少女头戴金步摇,绿裙如碧草,正是邻国的公主阿古拉。她身后跟着的使团成员个个腰佩弯刀,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黎兄,来见过阿古拉公主。”赵衡笑着招手。
阿古拉公主打量着黎童,突然开口,汉语竟说得流利:“你就是太子殿下常说的那位勇士?听说你能以一敌百?”她的目光落在黎童手中的枪上,带着几分挑衅,“我们部落的勇士,能用弯刀劈断长枪,不知黎勇士敢不敢比试一番?”
黎童还未答话,岳青突然挺枪上前:“公主休要欺人太甚!我师傅的枪……”
“岳青,退下。”黎童按住他的肩膀,对阿古拉公主道,“比武切磋本是好事,但军营乃重地,不宜舞刀弄枪。”他话锋一转,“若公主真想见识大宋武学,不如改日在演武台较量,让两国将士都开开眼界。”
阿古拉公主没想到他如此沉得住气,愣了愣,随即笑道:“黎勇士果然气度不凡。那就依你,三日后演武台,我让你见识见识我们部落的‘追风刀’!”
赵衡看着两人针锋相对,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他拍了拍黎童的肩膀:“黎兄,可得好好准备,别丢了大宋的脸面。”
黎童望着阿古拉公主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校场角落里秦风那阴恻恻的眼神,突然觉得这演武场的风,比望岳镇的山风还要冷。他低头看向岳青,少年正攥着枪杆,小脸上满是不服气。
“师傅,三日后我帮你……”
“不用。”黎童打断他,枪尖往地上一点,“这是我和她的较量,也是……大宋和邻国的较量。”他的目光望向远方,仿佛能穿透层层宫墙,看到望岳镇的方向——念雪此刻,应该正在练习他教的“流云手”吧。
演武场的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长枪的影子如同一道利剑,直指天边的晚霞。黎童知道,三日后的演武台,绝不仅仅是一场比武那么简单。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转身的刹那,一个穿着男装的少女混在招募的勇士中,正偷偷望着他的背影,手里紧紧攥着半块双龙符,正是辗转来到京城的念雪。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