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人吧,最近可能是被智云科技那档子事给整出职业病了。现在看到送快递的都得先查查工作证,接到陌生电话第一反应就是录音。连楼下新开的咖啡店我都怀疑是竞争对手派来的商业间谍——直到发现他们家拿铁确实好喝才打消这个念头。
“陆总,您这警惕性都快赶上中情局了。”王明阳某天实在看不下去,给我桌上放了本《如何缓解职场焦虑》。
我一边翻书一边叹气:“能不焦虑吗?你是没看见,昨天我做梦都是智云科技那对父子在咱公司门口拉横幅,说要收购咱们的厕所使用权。”
小林刚好进来送文件,听到这话乐了:“陆哥,你这梦做得还挺有创意。不过说真的,智云科技最近确实挺安静的,安静得让人心里发毛。”
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自从上次那场风波后,智云科技就跟人间蒸发似的,官网停止更新,高管集体神隐,连他们那个标志性的总部大楼都黑着灯。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我更不安了。
这种不安在周一的晨会上得到了印证。
“陆总,有个奇怪的现象。”负责市场监控的小雨皱着眉头说,“最近一周,市面上出现了三款和我们主打产品极其相似的山寨货,但价格只有我们的一半。”
我挑了挑眉:“山寨货?哪家公司出的?”
“查不到具体厂商。”小雨把平板推过来,“都是些没听说过的牌子,但产品质量意外地不错,而且营销手段很专业。”
我仔细看了看产品对比图,心里咯噔一下。这哪是山寨,分明是精心研究过我们产品后的改良版!连我们设计上的几个小缺陷都被修正了。
“这事不简单。”王明阳推了推眼镜,“普通的山寨厂商不可能做得这么专业。”
会议结束后,我让技术部买了几台山寨产品回来拆解研究。结果令人吃惊——这些产品不仅外观相似,连内部结构都和我们如出一辙,用的还是比我们更便宜的替代材料。
“这绝对有内鬼。”技术总监老周肯定地说,“外人不可能对我们的设计了解得这么透彻。”
内鬼?这个词让我后背发凉。上次揪出张副总后,我们已经加强了内部管控,难道还有漏网之鱼?
接下来的内部排查简直像是在演谍战片。我们暗中监控了所有能接触到核心技术的员工,检查了每台办公电脑的使用记录,甚至连打印机的日志都没放过。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时,转机意外地出现了。
周三晚上,我加班到很晚,正准备离开时,发现新来的实习生小杨还在工位上埋头工作。
“怎么还没下班?”我走过去问。
小杨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把电脑屏幕合上:“陆、陆总,我马上就走...”
他这个反常的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假装不在意地说:“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但也别太拼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等他离开后,我立刻让安保调取了监控。果然,小杨每天晚上都会比其他实习生多待两个小时,而且总是选择角落里的工位。
第二天,我让技术部暗中检查了小杨的电脑。结果令人震惊——他的电脑里有一个隐藏文件夹,里面全是我们的产品设计图和客户资料!
人赃俱获。当我们把这些证据摆在小杨面前时,这个才毕业半年的年轻人当场就哭了。
“陆总,对不起...”他哽咽着说,“我妹妹生病需要手术,他们答应给我五十万...”
“他们是谁?”我强压着怒火问。
小杨摇摇头:“我不知道真名,都是在网上联系的。他们只要我定期发送公司的最新动态,其他的什么都不用做。”
线索又断了。但至少我们知道了泄密的渠道。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升级了数据安全系统,给所有核心文件都加了密。同时规定,实习生不能再接触任何敏感信息。
就在我以为问题已经解决时,更大的危机来了。
周五早上,我刚到公司就感觉气氛不对。前台围着一群记者,个个举着长枪短炮。
“陆总,请问贵公司产品是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有消费者反映使用你们的产品后出现个人信息泄露,这是真的吗?”
“据说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您能透露下具体情况吗?”
我一脸懵逼地被记者围住,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最后还是王明阳带着保安把我解救出来。
“到底怎么回事?”一进办公室我就急着问。
王明阳脸色难看地把平板电脑递给我:“今天早上突然爆出来的。有匿名用户在各大论坛发帖,说我们的产品存在后门,会窃取用户隐私。”
我快速浏览着那些帖子,越看心越凉。发帖人不仅详细描述了我们产品的“安全问题”,还附上了看似专业的分析报告。最要命的是,已经有几个大V转发了这些内容,舆论正在快速发酵。
“马上发声明澄清!”我当机立断,“联系法务部,准备起诉造谣者!”
可是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我们的控制。尽管我们第一时间发布了辟谣声明,但负面消息还是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更糟糕的是,当天下午我们就收到了监管部门的问询函。
“陆总,情况不太妙。”法务总监面色凝重,“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我们可能会面临产品下架的风险。”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我们焦头烂额地应对公关危机时,又接到了好几个大客户的解约通知。理由都是“出于安全考虑”。
“这是有预谋的!”小林气得直捶桌子,“肯定是智云科技在背后搞鬼!”
王明阳却摇摇头:“不太像。智云科技现在自身难保,应该没精力搞这些小动作。”
那会是谁?我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些造谣帖,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所有帖子里提到的一个所谓“安全漏洞”,其实是我们上个月已经修复的问题。
知道这个细节的,只有核心研发团队的成员...
一个大胆的猜想浮现在我脑海里。我立刻让技术部追踪那些匿名帖的发布IP,结果令人吃惊——IP地址居然显示在公司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