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我答不上来,苏晴也不介意,起身告辞:“这样吧,我回去做个评估,有消息再联系您。”
送走她,我瘫在椅子上,感觉自己失败极了。连个投资人都应付不好,还当什么CEO?
没想到三天后,苏晴又来了。这次她带着一份厚厚的投资意向书。
“陆总,我们决定投三百万。”她微笑着说,“占股百分之十。”
我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多、多少?三百万?”
“是的。”她把意向书推到我面前,“不过我们有个条件——我要派驻一个财务总监过来。”
我激动得手都在抖:“没问题!绝对没问题!”
送走苏晴,我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全员。办公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小林甚至激动地抱住了老王。
资金问题解决了,研发进度突飞猛进。有了钱,我们换上了最好的服务器,请了更专业的技术顾问,连老周都不再天天喊着要重写代码了。
但好景不长。财务总监到任的第一天,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
“陆总,这些报销单不符合规定。”赵总监——就是新来的财务总监,把一叠单据放在我桌上,表情严肃。
我拿起来一看,是团队聚餐的发票:“这有什么问题?”
“人均超过一百五了。”她指着公司规定,“按规定,部门聚餐人均不能超过一百。”
我强压火气:“赵总监,那是总部的规定。我们子公司...”
“子公司的规定更严格。”她打断我,“苏总特意交代,要严格控制成本。”
我气得牙痒痒,但又无可奈何。毕竟人家是金主派来的人。
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日子,赵总监几乎否定了我们所有的开支申请:买新的办公桌椅?不行,旧的还能用。团队建设活动?不行,影响工作效率。甚至连下午茶都被取消了。
办公室怨声载道。小林偷偷跟我抱怨:“陆哥,这日子没法过了!连咖啡都要自己买!”
更糟糕的是,由于开支被卡得太死,研发进度又慢了下来。老周第一个不干了:“没有测试设备,没有专业软件,这活没法干!”
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投资人的要求,一边是团队的需求,哪边都得罪不起。
这天晚上,我又是一个人留在办公室加班。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突然特别怀念在创新中心的日子。那时候虽然也难,但至少自在。
手机响了,是杨雨薇。
“听说你最近日子不好过?”她语气里带着幸灾乐祸。
我苦笑:“何止不好过,简直生不如死。”
“正常。”她淡淡道,“从管理者到经营者,本来就要经历这个阶段。”
我叹了口气:“我现在特别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创业公司活不过三年了。”
“知道问题出在哪吗?”她问。
我想了想:“钱不够?管得太死?”
“都不是。”她说,“是你还没摆正自己的位置。”
我愣住了。
“以前你只需要对部门负责,现在你要对整个公司负责。”她顿了顿,“包括讨好你的投资人。”
这话像盆冷水浇在我头上。是啊,我光想着团队舒不舒服,却忘了投资人满不满意。
第二天,我主动找赵总监谈话。
“赵总监,我理解您控制成本的初衷。”我诚恳地说,“但有些开支确实是必要的。比如测试设备,没有它研发进度就会延迟,最终损失更大。”
赵总监推了推眼镜:“陆总,我也理解您的难处。但投资人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分都要花在刀刃上。”
我们最终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必要的开支照常,但要有详细的预算和报告;非必要的开支,能省则省。
这个方案虽然不能让人人都满意,但至少保证了公司的正常运转。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产品终于到了上线前夕。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我们连续熬了三个通宵。最后一天晚上,所有人都累得东倒西歪,连老周都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凌晨三点,我站在测试车间里,看着技术人员做最后的调试。显示屏幕上的数据不断跳动,我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
“陆总,一切正常。”技术负责人摘下耳机,长舒一口气。
我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成了!终于成了!
新产品上线当天,我们开了个简单的发布会。来的媒体不多,但苏晴特意从北京飞过来捧场。
“陆总,恭喜。”她和我握手时,低声说,“我就知道没看错人。”
我笑笑没说话。心里想的却是:这才刚起步,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发布会结束,我请全体员工吃饭。这次赵总监没再拦着,反而主动帮忙订了餐厅。
酒过三巡,小林端着酒杯过来:“陆哥,我敬你!这段时间,辛苦了!”
我看着他通红的眼睛,突然特别感慨。这半年,我们经历了太多:从差点解散到独立运营,从资金断裂到获得投资,从内部矛盾到团结一致...
“大家都辛苦了。”我举杯,“这杯敬所有人!”
散场时,夜已经深了。我一个人慢慢走回办公室,看着落地窗外城市的夜景,突然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桌上那盆绿萝又长出了新芽,在月光下泛着莹莹的光。我轻轻摸了摸叶片,心想职场就像这盆植物,总要经历些风雨,才能焕发生机。
至于明天还会遇到什么挑战,我不想想太多。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实在不行就...就继续做我的快乐咸鱼。
毕竟,会翻身的咸鱼,那也是咸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