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人吧,最近可能是被之前的部门危机吓出心理阴影了。虽然创新中心保住了,新项目也顺利上马了,但我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比如今天早上,我照例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发现保洁阿姨正在擦我们新换的部门招牌。那块锃光瓦亮的铜质招牌上,“创新中心”四个大字在晨光下闪闪发光。
“阿姨,轻点儿擦,”我忍不住叮嘱,“这牌子可贵了。”
保洁阿姨笑呵呵地说:“陆总监放心,我晓得。这块牌子比赵总办公室那块还气派呢!”
我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连保洁阿姨都看出来我们部门现在太招摇了。
果不其然,刚在办公室坐下,茶还没泡开,王明阳就一脸凝重地推门进来了。
“陆总,有个情况。”他把一份文件放在我桌上,“行政部刚发来的,说我们部门的办公面积超标了,要求我们腾出一半的工位。”
我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超标?开什么玩笑!我们部门现在二十多号人,这办公面积是当初总部特批的!”
王明阳推了推眼镜:“行政部说,那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现在危机解除了,要按照常规标准来。”
我气得直拍桌子:“这不明摆着找茬吗?我们刚拿下新项目,正是需要扩充团队的时候,他们倒好,让我们缩减办公面积?”
“还有更糟的,”王明阳叹了口气,“财务部也来找麻烦了,说我们上个月的招待费超标,要扣部门绩效。”
我太阳穴突突直跳。招待费超标?那不就是上次为了争取腾达集团的项目,请对方吃了顿饭吗?这才几个钱?
“他们这是看我们不顺眼啊!”我瘫在椅子上,感觉心累。
小林这时探头进来:“陆哥,坏消息。行政部派人来量尺寸了,说今天就要确定哪些工位要撤。”
我腾地站起来:“反了他们!我找他们说理去!”
行政部办公室里,李主管正翘着二郎腿喝茶,看见我进来,皮笑肉不笑地说:“陆总监,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我强压火气:“李主管,关于办公面积的事,我觉得有必要再沟通一下。我们部门正在扩张期,这个时候缩减办公面积不合适吧?”
他慢悠悠地放下茶杯:“陆总监,这是公司的规定,我也很为难啊。要不您去找赵总特批一下?”
我气得牙痒痒。谁不知道赵总最近看我们部门不顺眼,去找他特批?那不是自投罗网吗?
回到办公室,我看着正在认真工作的同事们,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这些人都跟着我出生入死,现在部门保住了,项目也有了,反而要受这种窝囊气。
“陆哥,怎么办?”小林愁眉苦脸地问,“真要撤工位的话,新招的那几个实习生就没地方坐了。”
我揉着太阳穴,突然灵光一现:“他们只说撤工位,没说不让加班吧?”
小林一愣:“啊?”
“去,把储藏室收拾出来。”我露出神秘的微笑,“再买几张折叠床。”
于是,创新中心开始了“游击办公”模式。白天大家还在原来的工位上工作,晚上就把折叠床支起来,美其名曰“加班休息区”。行政部来检查时,我们就理直气壮地说这是在提高工作效率。
这招把李主管气得够呛,但又挑不出毛病。毕竟公司没规定不准在办公室放折叠床。
办公面积的危机暂时应付过去了,但财务部那边又出了新花样。
这天我正和团队开会讨论培训平台的优化方案,财务部的小张探头进来:“陆总监,麻烦来一下财务部。”
我以为是常规报销签字,结果一进财务部,就看见赵总阴沉着脸坐在那里。
“陆总监,解释一下这笔费用。”他把一张发票拍在桌上。
我拿起来一看,是上个月请腾达集团陈总吃饭的发票,金额五千八。
“这有什么问题吗?”我莫名其妙,“这是正常的商务招待,而且事先报备过了。”
赵总冷笑:“正常?五个人吃饭花了五千八?你们吃的金子吗?”
我耐心解释:“赵总,那天除了陈总,还有他们公司的两个副总。选的餐厅也是对方定的,这个价位在商务宴请里很正常。”
“很正常?”赵总提高音量,“我请客户吃饭,一顿最多两千!你们倒好,一顿吃别人三顿的钱!”
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就是存心找茬。但官大一级压死人,我只能忍气吞声:“那您说怎么办?”
“按公司规定,超标部分自理。”赵总冷冷地说,“要么你们部门自己出这笔钱,要么从你工资里扣。”
我气得浑身发抖,但还是强忍着:“行,我个人承担。”
回到部门,我把情况一说,大家都炸了。
“凭什么啊!那顿饭是为了公司项目!”
“就是!要不是那顿饭,腾达的项目能那么顺利吗?”
“陆哥,这钱不能让你一个人出,我们大家一起凑!”
看着义愤填膺的众人,我心里一暖,但还是摆摆手:“没事,一顿饭钱而已,我还出得起。关键是这事太恶心人了。”
王明阳若有所思:“陆总,我觉得这事不简单。行政部和财务部同时找我们麻烦,背后可能有人指使。”
我点点头:“我也这么觉得。但会是谁呢?”
我们正讨论着,前台突然打电话来说有客人到访。出来一看,我愣住了——居然是杨雨薇,她身边还跟着一个西装革履的陌生男人。
“杨顾问?您怎么来了?”我惊讶地问。
杨雨薇还是那副冷冰冰的样子:“来给你送个帮手。这位是李律师,专门处理商业纠纷的。”
我更加困惑了:“商业纠纷?我们最近没什么纠纷啊...”
李律师微笑着递上名片:“陆总监,我受杨女士委托,来帮贵部门处理一些...内部问题。”
我把他们请进办公室,杨雨薇开门见山:“听说你们最近被行政部和财务部针对了?”
我苦笑:“您消息真灵通。”
“不是灵通,是经验。”她淡淡道,“每个快速上升的部门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树大招风,懂吗?”
我叹了口气:“懂是懂,但这也太憋屈了。”
李律师接过话头:“陆总监,根据我的经验,这种内部打压往往不限于一个部门。我建议您做个全面的风险评估。”
在杨雨薇的建议下,我们请李律师做了次部门合规性审查。结果令人震惊——我们部门在行政、财务、人事等各个环节都被人为设置障碍,有些甚至明显违规。
“这是系统性排挤。”李律师指着审查报告,“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很可能导致整个部门无法正常运转。”
我倒吸一口凉气:“至于吗?我们就是个搞创新的部门,碍着谁了?”
王明阳沉吟道:“可能是我们风头太盛,抢了某些人的风头。也可能是...有人不想看到我们成功。”
杨雨薇突然说:“知道为什么大多数创新项目都活不过三年吗?”
我们齐齐摇头。
“因为创新意味着改变,改变就会触动既得利益者。”她站起身,走到窗前,“你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被动应付,而是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