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琴走到高小凤身边,轻轻拥抱她,声音带着哽咽却满是欣慰:“妹妹,你做到了。我们不仅终结了霸权,守护了和平,更播下了爱心的种子,让和平与共富的理念真正扎根在每个人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哈立德和祁同伟也走上台,四人并肩站在一起,身后是来自全球各国的代表和志愿者,他们的手中挥舞着联盟旗帜和“爱心无国界”的标语,欢呼声、掌声、口号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会场,传递着跨越山海的爱与希望。
高小凤望着眼前这感人至深的一幕,胸前的三十三件信物在灯光下闪耀着温润的光芒,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重生的故事,一份深厚的情谊,一份跨越国界的爱心。她知道,基金会和慈善会的建立,只是另一个开始,爱心的传递没有终点,共富的道路没有尽头。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用爱心浇灌和平之花,用行动践行共富之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论坛结束后,高小凤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信封上贴着国的邮票,是来自国的一位普通母亲写的。信中说,她的儿子曾经是一名士兵,参与过海外军事行动,退役后因战争创伤陷入了严重的抑郁,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国际和平慈善会”的志愿者招募信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随后前往非洲参与“和平小学”的建设。在那里,他看到了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感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淳朴与热情,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渐渐走出了阴霾,脸上重新有了笑容,也找回了人生的意义。“感谢您建立的公益平台,不仅帮助了无数贫困地区的人们,也拯救了我的儿子,让我们看到了和平的希望,感受到了爱心的力量。”信的末尾,这位母亲附上了一张照片——她的儿子穿着志愿者制服,站在非洲一所“和平小学”的操场上,身边围着一群笑着的黑人孩子,他的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
高小凤将信紧紧握在手中,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信纸上,晕开了字迹。她想起了这些年走过的路,从抵御霸权到守护和平,从经济帮扶到公益援助,所有的艰辛与付出,在这一刻都有了最温暖的回馈。原来,真正的正义,不仅是让霸权低头,更是让爱心传递;真正的共富,不仅是物质的丰裕,更是心灵的充盈。
“高女士,布隆迪的项目已经准备就绪,新建的20所‘和平小学’下周就要开学了,当地政府和民众都在等着您。”祁同伟走进房间,轻声提醒道。
高小凤擦干眼泪,将信小心翼翼地收好,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明亮:“好,我们出发。”
专机再次起飞,朝着非洲中部的布隆迪飞去。舷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金色的光芒温暖而璀璨,连绵的山峦、翠绿的草原、蜿蜒的河流,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高小凤靠在舷窗边,望着窗外的风景,脑海中浮现出布隆迪孩子们渴望上学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期待。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专机降落在布琼布拉国际机场。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亲自率领内阁成员等候在停机坪上,看到高小凤走下舷梯,他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她的手,激动地说:“高女士,欢迎您!您和基金会为我们修建的学校,是布隆迪孩子们的希望之光。我们整个国家都感谢您,感谢联盟,感谢所有伸出援手的好心人!”
高小凤笑着回应:“总统先生,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让每个家庭都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车队朝着布隆迪北部的山区驶去,那里是新建“和平小学”的集中区域。沿途的公路两旁,站满了前来迎接的民众,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手里挥舞着联盟旗帜和“感谢爱心”的标语,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孩子们还为高小凤和志愿者们献上了鲜花和手工编织的手链,用稚嫩的声音喊着“欢迎”“谢谢”。
抵达第一所“和平小学”时,高小凤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打动。崭新的教学楼依山而建,红色的屋顶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教室里配备了崭新的桌椅、黑板和电脑,操场上铺设了塑胶跑道,还有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周边的村民们自发组织了欢迎仪式,他们唱起了当地的民歌,跳起了传统舞蹈,歌声和笑声回荡在山谷中。
一位名叫卡伦的小女孩,牵着失明的弟弟来到高小凤面前,怯生生地说:“高阿姨,我终于可以上学了,以后我要学会很多知识,治好弟弟的眼睛。”高小凤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卡伦的头,眼中满是温柔:“好孩子,你一定可以的。学校里有最好的老师,还有专门的医疗室,我们会帮你弟弟治疗眼睛,让他也能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开学仪式上,20所“和平小学”同时举行了开学典礼。当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校服,背着新书包,在国歌声中升起布隆迪国旗和联盟旗帜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热泪盈眶。高小凤站在主席台上,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心中感慨万千:“孩子们,你们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希望。希望你们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读书,增长本领,将来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家乡,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在布隆迪的日子里,高小凤走遍了每一所新建的“和平小学”,查看教学设施,与老师和学生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她还看望了当地的贫困家庭和生病的民众,嘱咐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尽快完善医院的医疗设备,让更多人能得到救治。
期间,高小凤收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好消息:“全球共富公益基金会”的“饮水工程”在非洲撒哈拉地区取得重大进展,新建的100座水井解决了50万人的饮水问题;“国际和平慈善会”成功救助了遭受飓风袭击的加勒比海岛国,为当地民众送去了帐篷、食品和药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加入公益平台,捐赠资金和物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爱心的力量越来越强。
离开布隆迪的那天,无数民众自发来到机场送行。卡伦牵着已经能模糊看到光影的弟弟,送给高小凤一幅画——画面里,不同肤色的孩子们手拉手,围绕着一座“和平小学”,天空中飘着“爱心无国界”的字样,太阳洒下金色的光芒,温暖着整个世界。
专机起飞时,高小凤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布隆迪大地,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欣慰与自豪。她掏出手机,拍下这感人的一幕,配文发给所有联盟伙伴和志愿者:“爱心无国界,共富无止境。每一个孩子的笑脸,每一个家庭的安宁,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愿我们继续携手并肩,做和平的播种者,爱心的传递者,让‘国际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之路、和平之路,更是充满温暖与希望的爱心之路,让全人类在互助与包容中,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手机屏幕上,祝福与响应瞬间刷屏。钟小艾发来女儿的新画:画面里,高小凤和志愿者们在全球各地忙碌,非洲的学校、南美洲的灾区、亚洲的贫困地区,都有他们的身影,天空中“和平共富,爱心永存”的字样格外醒目;哈立德发来全球护企队队员的联名视频,他们穿着志愿者制服,齐声喊道:“守护和平,传递爱心,我们永远在路上!联盟万岁,爱心万岁!”
高小凤靠在舷窗边,望着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胸前的三十三件信物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她知道,这条充满爱心与责任的道路,和“国际丝绸之路”一样,没有终点。但只要每一个人都献出一份爱,每一个国家都坚守一份责任,和平与共富的光芒,就会照亮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让人间再也没有苦难,让幸福与安宁永远延续。
而这,正是她和所有伙伴们,用一生去追求的终极梦想——让世界充满爱,让人类共享和平与繁荣。这个梦想,正在全球各国民众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成为现实,书写着属于全人类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