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阿勒颇的晨光穿透硝烟散尽的街巷,金色的光线洒在斑驳的残垣断壁上,墙缝与瓦砾间已冒出点点新绿——那是战火熄灭后,生命重新复苏的痕迹。高小凤与高小琴乘坐的专机缓缓降落在阿勒颇国际机场时,驻叙利亚使馆参赞陈明早已身着深色冲锋衣等候在停机坪,脸上刻着战争留下的风霜,眼神中却满是急切的期盼:“高女士、高小姐,一路辛苦了!阿勒颇、霍姆斯等北部地区的战乱基本平息,但创伤远比想象中深重:近300万民众流离失所后刚刚返乡,九成以上的农田因战火轰炸、地雷密布而彻底废弃,工业设施全毁,电力和水利系统瘫痪,大家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更棘手的是,bc国残余势力并未撤离,他们勾结当地溃散的武装分子,盘踞在幼发拉底河沿岸的废弃工厂里,频繁深夜突袭返乡民众的安置点,抢夺救援物资、勒索钱财,甚至威胁要炸毁即将启动的跨境重建项目,阻止我们恢复生产。”
高小凤望着车窗外飞速掠过的废墟,曾经繁华的街道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偶尔能看到孩童在瓦砾堆中捡拾废品,老人们坐在破败的墙角沉默不语,心中沉甸甸的。她指尖轻轻摩挲着胸前的“和平守护者勋章”,金属的冰凉触感让她愈发坚定:“战乱留下的创伤,从来都不是靠单纯的救援能治愈的;而安全稳定的环境,是扶贫与重建的前提。没有安全,谈何生产?没有生计,和平也难以长久。”她转头看向身边的哈立德——此次特意带他同行,正是想让他以过来人的身份,用自己的经历打动叙利亚民众,协助组建本土护企队,“哈立德,这里的民众和你曾经一样,饱受贫困与战乱之苦,内心深处都渴望家园安宁、三餐温饱。你要把自己的故事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靠掠夺换不来安稳,靠双手才能致富,靠团结才能守护家园。”
哈立德穿着护企队统一的迷彩作训服,胸口的“和平守护者勋章”与替高小凤挡枪留下的伤疤印记相映,眼神坚定如铁:“高女士放心,我永远记得您给我的新生。我会把帕尔旺省的经验原原本本地带过来,让叙利亚的同胞也能明白,真正的力量不是武器,而是守护家园的信念;真正的希望,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我会帮他们组建一支能真正保护自己的护企队,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生计。”
车队沿着坑洼不平的公路行驶,半个多小时后,抵达阿勒颇郊区的返乡民众临时安置点。一眼望去,蓝色的帐篷连绵成片,像沙漠中临时搭建的村落,孩子们穿着洗得发白、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在尘土飞扬的空地上追逐嬉戏,脸上虽带着天真,眼神中却藏着与年龄不符的警惕;老人们坐在帐篷前的石头上,望着远处的废墟发呆,眼神中满是迷茫与疲惫。安置点负责人穆罕默德是一位中年男人,手臂上留着战争留下的疤痕,他快步迎上来,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高女士,感谢你们能赶来!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回了和平,可回来了却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农田里埋满了未爆弹药,没人敢靠近耕种;唯一的水井被战火污染,喝了水就会拉肚子;那些武装分子还时不时来抢劫,我们攒下的一点救济粮、几件旧衣物,转眼就被他们抢走,大家活得提心吊胆,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
高小凤跟着穆罕默德走进一顶简陋的帐篷,空气中弥漫着尘土与劣质食物混合的气味。帐篷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用缺口的陶碗,给瘦骨嶙峋的孙子喂稀粥,粥里只有几颗干瘪的豆子,孩子的脸颊凹陷,眼神黯淡,连吞咽的力气都很微弱。高小凤的心猛地一揪,她掏出随身携带的“丝路扶贫”计划手册,蹲下身,用流利的阿拉伯语轻声说:“穆罕默德,还有各位乡亲,我们不是来送一次救济就走的。联盟会全力帮助大家重建家园:首先,我们会派专业的排雷团队清理农田里的未爆弹药,修复被炸毁的灌溉系统,让土地重新能耕种;其次,我们会派农业专家教大家种植耐旱的小麦、橄榄和长绒棉,这些作物适应叙利亚的气候,产量高、销路广;再者,我们会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和手工艺品工坊,让大家收获的作物能加工增值,让妇女们的编织、雕刻手艺能变成收入;最后,我们会组建一支属于你们自己的护企队,由‘绿盾分队’提供专业培训,配备防暴装备,保护你们的劳动成果,把那些武装分子彻底赶出去,让大家能安心生产、安稳生活。”
当天下午,在驻叙利亚使馆的见证下,高小凤与叙利亚政府正式签订“丝路扶贫与安全共建协议”:亚洲联盟计划投资25亿美元,分三期推进阿勒颇及周边地区的重建与扶贫工作——第一期用于排雷团队清理战场残留物、修复核心灌溉系统和电力设施;第二期建设10个规模化农业种植基地、5个农产品加工厂(包括橄榄油厂、棉花加工厂)和3个跨境物流中转站;第三期建设学校、医院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同时,协议明确启动“本土护企队培育计划”,由哈立德牵头担任总教官,“绿盾分队”抽调20名经验丰富的骨干担任教练,吸纳返乡青年、退伍军人和有意愿守护家园的民众组建护企队,主要负责种植基地、工坊、物流线路及安置点的安全巡逻与应急处置。
然而,护企队的招募工作一开始就遭遇了阻碍。叙利亚民众饱受战乱之苦,对任何形式的武装力量都充满深深的警惕与恐惧,再加上bc国残余势力暗中派人煽动,散布“护企队是外国势力的傀儡,是用来控制民众的工具”“加入护企队会被武装分子报复”等谣言,不少民众心存顾虑,甚至有人公开表示反对。
眼看招募工作陷入僵局,哈立德主动站了出来,要求在安置点的空地上召开全体民众大会。那天下午,上千名民众聚集在空地上,眼神中满是怀疑与戒备。哈立德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掀开自己的迷彩服上衣,露出后背那道狰狞的疤痕——那是替高小凤挡枪时留下的永久印记,疤痕蜿蜒交错,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朋友们,我知道你们害怕武装力量,害怕再次陷入战乱。”他用带着叙利亚方言的阿拉伯语大声说道,声音穿透人群,“我曾经和你们一样,生活在贫困与绝望中,走投无路之下,靠绑架为生,以为这样就能活下去。直到高女士出现,她没有惩罚我,反而给了我工作,给了我尊严,让我明白,掠夺换不来安稳,只会让人越来越绝望;而靠自己的双手种地、做工,才能养活家人;靠团结起来守护家园,才能不让战火再次摧毁一切。”
他举起手机,播放帕尔旺省的实拍视频:画面里,绿油油的藏红花田随风起伏,村民们驾驶着农机在田间劳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工坊里,工人们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加工石材工艺品,孩子们背着书包走进明亮的教室,老人们在医院里接受免费治疗,护企队队员们穿着统一的服装在街道上巡逻,眼神坚定却温和。“你们看,帕尔旺省曾经也饱受战乱之苦,和现在的阿勒颇一样破败。但现在,那里的人们有田种、有活干、有学上、有医看,这不是外国势力赐予的,是我们自己用双手创造的,是护企队用生命守护的。”哈立德的声音愈发激昂,“护企队不是谁的工具,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队伍,是保护我们的农田不被破坏、保护我们的劳动成果不被抢夺、保护我们的孩子不被伤害的队伍!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担保,加入护企队,守护的是我们自己的家园和亲人!”
视频里绿油油的农田、村民们脸上真挚的笑容,以及哈立德后背那道触目惊心的疤痕,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民众。曾经的叙利亚军人阿米尔第一个站了出来,他身材高大,眼神坚毅,手臂上还留着战场负伤的印记:“我想加入!我曾经是叙利亚军队的士兵,没能保护好我的家园和亲人,这是我一生的遗憾。现在,我想成为护企队的一员,用我的力量保护我的家人、我的乡亲,再也不让他们受欺负、受饥饿!”
有了阿米尔的带头,越来越多的青年响应号召,纷纷举手报名。短短三天时间,就有200名返乡青年、退伍军人和村民报名加入护企队。哈立德与“绿盾分队”的教官们一起,在安置点附近的废弃工厂里搭建起临时训练场,展开高强度的系统化培训。从基础格斗、非致命武器(防暴盾牌、电击枪、声波驱散器)的使用,到战术配合、风险排查、应急救援,哈立德手把手地教,把自己在帕尔旺省积累的实战经验倾囊相授。“护企队的使命,是保护同胞,而不是主动攻击;我们手中的武器,是用来守护,而不是用来伤害。”他在训练场上反复强调,“我们要保护的是种地的农民、做工的工人、上学的孩子,任何伤害无辜民众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但我们也要记住,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使用致命手段,我们的目标是守护和平,而不是制造新的冲突。”
阿米尔学得格外刻苦,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达训练场,最后一个离开。他说:“我以前穿着军装,没能守住家园,现在我穿着护企队的制服,一定要弥补过去的遗憾,让我的乡亲们能在和平的环境里安稳生活。”
与此同时,扶贫产业的推进工作也在同步展开。联盟派来的专业排雷团队带着先进的探雷设备,小心翼翼地清理农田里的未爆弹药和地雷,每清理出一片安全的土地,就插上醒目的绿色标识;水利专家团队则带领民众修复被炸毁的灌溉渠,用防渗漏材料加固渠壁,引入幼发拉底河的水源,让干涸的农田重新得到滋养;农业专家们带来了高产耐旱的小麦、橄榄和长绒棉种子,手把手地教村民们耕地、播种、施肥、防病虫害,还建立了种子培育基地,确保后续种植能自给自足。
在阿勒颇郊区,橄榄油加工厂和手工艺品工坊的建设工程也破土动工。高小凤特意要求,工厂建设优先雇佣护企队队员的家属,让大家实现“家门口就业”:“让队员们的家人能有稳定的收入,他们才能更安心地投入训练和守护工作;也让其他民众看到,加入护企队、参与重建,真的能改变生活。”
然而,bc国残余势力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得知护企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培训,扶贫产业项目即将投产,担心自己的掠夺之路被彻底切断,便暗中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突袭。一天深夜,月黑风高,100多名武装分子趁着夜色的掩护,携带自动步枪、手榴弹甚至火箭筒,悄悄包围了护企队的临时训练场,试图抢夺防暴装备、破坏培训设施,同时恐吓民众,阻止重建工作。
“警报!有袭击!”正在夜间巡逻的哈立德第一时间发现了武装分子的踪迹,他立刻按下腰间的紧急通讯器,发出警报信号,同时大声下令:“全体队员,立即进入战斗状态,组成防御阵型!保护好训练设施,掩护周边民众撤离!”
护企队队员们虽只接受了一个月的培训,但在哈立德和“绿盾分队”教官的带领下,迅速行动起来:队员们手持防暴盾牌,快速组成紧密的防御墙,将没有武器的后勤人员和周边帐篷里的民众护在中间;手持声波驱散器的队员站在阵型前方,启动设备发出高频声波,让冲在最前面的武装分子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攻势瞬间放缓;手持电击枪的队员则瞄准试图突破防线的武装分子,精准射击,将其制服。
阿米尔手持电击枪,眼神锐利如鹰,看到一名武装分子试图绕到侧面偷袭,他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与对方展开近身搏斗。武装分子手持匕首划伤了他的胳膊,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袖,但阿米尔丝毫没有退缩,反手用电击枪击中对方的胸口,将其制服在地。“这是我们的家园,绝不能让你们破坏!”他怒吼着,不顾手臂的伤口,继续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