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保护部队(1 / 2)

金融攻防战的紧张氛围尚未完全褪去,w国首都国际机场的晨雾已被初生朝阳染成暖金。高小凤乘坐的专机穿透云层,起落架轻触跑道的瞬间,停机坪上等候的人群便响起低低的欢呼——w国总统身着笔挺的深灰色正装,胸前w国国旗徽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能源部长与军方将领分列两侧,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期待,仿佛在迎接一场能改写国家命运的重要约定。

舷梯缓缓放下,高小凤刚踏上w国的土地,总统便快步上前,双手紧紧握住她的手。那掌心的温度带着滚烫的真诚,仿佛要将这个国家对安稳发展的渴望悉数传递:“高女士,您终于来了!我们等这一天,等了整整五年。”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之前有外国企业来过三批,每一次都带着勘探队和合同,眼里只有地下的石油,却从不愿为我们建一座炼油厂——他们把‘黑金子’运走,留给我们的只有贫瘠的土地和等待救济的百姓。只有你们,愿意帮我们把地下的资源,变成能让孩子吃饱饭、能让村庄亮起来的‘好日子’。”

说罢,总统侧身让开,能源部长立刻递上一份用深蓝色丝绒封皮装订的地图。指尖划过纸面时,能感受到油墨的厚重——地图中央用明黄色标注的区域,便是规划中的石化产业园核心区,北接可停靠10万吨级油轮的深水港,港口的泊位线清晰可见;南连跨国铁路,一条虚线蜿蜒向南,直通非洲联盟成员国的边境。“这里的石油储量足够支撑三座炼油厂,建成后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出口到非洲。”总统的指尖在黄色区域轻轻摩挲,语气却突然沉了下来,转而指向地图边缘几个醒目的红色三角,“只是这片区域不太平,有几股武装势力盘踞在周边,上个月还炸了我们的输油管道。如果产业园建起来,他们肯定会来破坏,我们实在……”

高小凤接过地图,指尖抚过那些标注“武装据点”的红色三角,目光沉静却坚定:“总统先生,您放心。要建产业园,先筑安全墙。我们可以组建一支‘联合保护部队’——w国军方选派精锐士兵,我们负责提供最先进的装备和经验丰富的教官,不仅要护住产业园的设备和工人,还要让周边的村民能安心生活。”她指着地图上连接园区与村庄的虚线,语气愈发恳切,“甚至可以让部队帮村民清理路边的地雷,修复被炸毁的水井。产业园不该只是冷冰冰的工厂,更该是能暖人心的民心工程。”

总统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光。他用力点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就按您说的办!我明天一早就召开军方会议,选拔最优秀的士兵加入部队,绝不让武装分子毁了我们的希望!”

当天下午,w国总统府的圆形会议室里,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洒进来,落在《联合保护部队协议》的文本上。协议的每一条款,都经过反复推敲,字里行间满是对安全与发展的郑重承诺:w国选派200名服役满3年、参与过反恐行动的士兵,每一位都经过体能、战术与心理素质的三重考核;中国派遣10名曾参与国际维和任务的专业教官,他们中有人曾在非洲执行过多年任务,熟悉当地的地形与武装分子的战术;在产业园周边设立3个固定警戒岗哨,岗哨配备能穿透夜色的红外夜视仪与可360度旋转的防御武器;划定两条24小时巡逻路线,白天由搭载防御武器的装甲车巡逻,车身上喷涂着“联合保护部队”的标识;夜间则增派无人机侦察,确保每一寸土地都在监控范围内;园区中心建设占地500平方米的应急指挥中心,8块高清监控屏并排悬挂,与w国军方总部、各岗哨实时联动,一旦发现异常,15分钟内就能启动三级应急响应——一级预警、二级拦截、三级支援,环环相扣,不留一丝漏洞。

协议签署的次日清晨,中国某装备生产基地的仓库里,机械臂正将一件件装备整齐地装上运输机。200套轻量化防护装备,采用最新的复合材质,重量比传统防护装备轻30%,却能抵御常规弹药的冲击,即使被击中,也能最大限度减少冲击力对身体的伤害;50支经过改装的防御武器,加装了战术导轨,可根据任务需求搭配光学瞄准镜、战术手电与激光指示器,能有效降低使用时的噪音;10架民用版侦察无人机,机翼下挂载着高清摄像头与热成像仪,续航时间长达20小时,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能清晰识别10公里内的人员与车辆,甚至能通过热成像仪发现藏在树林里的武装分子;还有3辆防地雷反伏击装甲车,车身采用V型设计,能将地雷爆炸的冲击力分散到地面,车内的座椅配备了减震系统,即使遭遇爆炸,也能保护人员的安全,车顶上的武器架可360度旋转,能快速应对来自各个方向的袭击。

一周后,w国的军事训练基地里,尘土飞扬。中国教官李锐蹲在地上,耐心地给w国士兵讲解无人机的操作技巧。他的手指在操控面板上轻轻滑动,屏幕上立刻出现了训练基地周边的实时画面:远处的村庄里,屋顶的炊烟袅袅升起;路边的杨树上,几只鸟儿停在枝头;田埂上,农民正弯腰劳作,连他手中的锄头都清晰可见。“大家看,绿色的点是我们的巡逻队,红色的点是可疑目标。如果发现目标朝着园区方向移动,先按黄色按钮标记,再按红色按钮发送预警,指挥中心1分钟内就能收到消息。”李锐手把手教士兵穆罕默德操控摇杆,无人机缓缓升空,画面随之升高,视野也愈发开阔。穆罕默德瞪大了眼睛,反复调整镜头焦距,声音里满是惊叹:“以前我们巡逻,要靠双脚走遍每一条小路,遇到树林就怕有埋伏,晚上更是不敢出门。现在有了这东西,武装分子就算躲在山洞里,我们也能发现!”

与此同时,石化产业园的奠基仪式在一片欢腾中拉开帷幕。10台橙色的挖掘机整齐排列,铲斗高高举起,像是在向天空宣告新的开始;200名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站成方阵,胸前的工作牌上印着“共建美好未来”的字样,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周边村庄的村民们自发赶来,有的提着装满芒果和香蕉的篮子,有的抱着刚烤好的玉米饼,还有的牵着孩子的手,把自家种的蔬菜往工人手里塞。

村民代表哈桑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他握着高小凤的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声音里满是感激:“高女士,我活了六十岁,见多了外来的企业。之前有的企业来的时候,带着武器,把我们的土地圈起来,不许我们靠近,他们把石油运走,却连一口干净的水都不肯给我们的孩子喝。你们不一样,你们来建工厂,还派部队保护我们,帮我们修水井,这才是真的在帮我们啊!”他身后的孩子们举着五颜六色的涂鸦,画上是冒着炊烟的工厂和闪闪发光的光伏板,稚嫩的声音齐声喊着:“谢谢中国朋友!我们要上学!我们要亮灯!”

可平静的日子,终究还是被打破了。奠基仪式后的第三天凌晨三点,联合保护部队的应急指挥中心里,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划破夜空。值班士兵艾哈迈德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手指颤抖着指向屏幕——三个红色的光点正沿着一条小路快速移动,朝着产业园的方向驶来。从光点的大小和移动速度来看,应该是三辆皮卡车,车斗里似乎还装着长条形的东西,很可能是火箭发射装置和炸药包。“各单位注意!发现可疑车辆,坐标北纬12°34′,东经35°67′,正向园区移动!”艾哈迈德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却依旧清晰地通过对讲机传到了每个岗哨。

应急指挥中心的灯瞬间全部亮起,李锐穿着作战服冲进指挥室,眼神锐利如鹰。他盯着屏幕上的实时画面,手指在地图上快速滑动:“岗哨立刻加强警戒,把防御武器架起来,做好准备!巡逻队沿2号路线包抄,注意避开路边的地雷区,一定要绕到他们后面!装甲车马上出发,从侧面的土路过去,堵住他们的退路!”

10分钟后,巡逻队在距离园区5公里的公路上,与那三辆皮卡车相遇。巡逻队队长奥马尔站在装甲车车顶,手里拿着扩音器,声音威严:“前面的车辆立刻停下!放下武器!否则我们将采取强制措施!”可皮卡车不仅没有停下,反而加速冲了过来,车斗里的武装分子突然站起来,黑色的面罩遮住了他们的脸,只露出一双双凶狠的眼睛。其中一人扛起火箭发射装置,黑洞洞的管口对准了巡逻车,阳光反射在管口上,闪过一丝冰冷的寒光。

“卧倒!”奥马尔大喊着跳下车,身体刚落地,就听到“咻”的一声——武装分子扣动了扳机。千钧一发之际,无人机操作员阿卜杜勒果断按下干扰按钮。瞬间,武装分子的通讯设备里传来滋滋的电流声,火箭发射装置的瞄准系统也彻底失灵。炮弹擦着彻底车的车顶飞过,落在远处的空地上,发出一声巨响,尘土和碎石飞溅而起。

与此同时,三辆防地雷反伏击装甲车从侧面的土路冲出,横在皮卡车前,车顶的防御武器对准了武装分子。“放下武器!”奥马尔再次喊话,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巡逻队的士兵们端着防御武器,慢慢围了上去,枪口的准星牢牢锁定着每一个武装分子。武装分子试图启动通讯设备,却只听到电流声,看着四周的枪口,他们的眼神从凶狠变成了绝望,最终缓缓放下武器,双手抱头蹲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