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全球引领(1 / 2)

中非同凤稀土产业园区投产满一年时,高小凤收到了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邀请——希望同凤牵头制定《全球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将“中国方案”转化为全球通用的产业发展指南。邀请函中特别提到,已有62个国家明确表示支持,其中包括曾经跟随Abc国反对中国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这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稀土治理中的话语权,已从“区域影响”升级为“全球引领”。

“这是咱们多年努力的结果——从被动应对壁垒,到主动制定规则,现在终于让全球看到,中国的‘共赢’理念才是产业发展的正道。”高小凤在UNIdo筹备会议上,向钟小艾、祁同伟展示白皮书的框架草案,“白皮书不仅要包含环保标准、技术共享,还要加入‘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发展中国家能从稀土产业中获得更多收益,彻底改变‘原料国吃亏、加工国获利’的旧格局。”

钟小艾立刻调动发改委资源,联合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梳理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经验,将“分级环保标准”“技术援助联盟”“人才培养计划”等成熟模式,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条款。她还特意加入“南北合作补偿机制”——要求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稀土合作时,需将合作利润的5%投入当地产业升级基金,用于建设学校、医院或职业培训机构。

祁同伟则从执法角度出发,在白皮书中加入“全球稀土安全治理”章节,详细阐述“执法合作网络”的运作模式、情报共享机制,以及打击非法开采、走私、技术盗窃的具体流程。他还联合国际刑警组织,整理出10个典型案例附在书中,用真实数据证明“全球联手才能保障资源安全”。

白皮书草案完成后,UNIdo在维也纳召开全球征求意见会议。令高小凤意外的是,Abc国代表不仅没有反对,反而主动提出要加入白皮书的修订工作。Abc国商务部副部长在会议上说:“过去我们认为‘垄断才能掌控市场’,但事实证明,中国的‘共赢模式’更能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Abc国愿意放弃之前的对抗策略,参与白皮书修订,为全球稀土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这番表态背后,是Abc国稀土产业的现实困境——由于长期依赖垄断和封锁,Abc国的稀土技术已落后中国3-5年,本国车企为降低成本,纷纷转向同凤采购稀土产品;更重要的是,Abc国本土的稀土矿企因环保标准落后,面临停产压力,急需同凤的环保技术支持。正如Abc国某矿企cEo私下所说:“对抗没有任何好处,只有与中国合作,我们才能保住市场份额。”

白皮书落地:全球稀土产业进入“共赢时代”

经过半年的修订与完善,《全球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正式发布。发布会上,联合国秘书长亲自为高小凤、钟小艾、祁同伟颁发“全球资源治理贡献奖”,称赞白皮书“为全球稀土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产业领域的生动实践”。

白皮书的落地,迅速引发全球稀土产业的变革:

1.利益分配机制让发展中国家受益

按照白皮书“南北合作补偿机制”,欧洲车企在与坦桑尼亚稀土矿企合作时,将5%的合作利润投入当地产业升级基金。不到一年,坦桑尼亚就用这笔基金建成了3所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200名本土稀土技术工人;加纳则用基金改善了稀土矿区的供水系统,解决了周边5个村庄的饮水问题。

“以前我们卖一吨稀土原矿,只能赚200美元;现在有了补偿基金,不仅能赚更多钱,还能建学校、修水利——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合作。”加纳矿业部长在UNIdo的评估会议上,激动地展示当地的发展成果。

2.技术共享推动全球技术升级

同凤牵头的“全球稀土自主技术联盟”,根据白皮书要求,将联盟专利数量从3000项扩大到5000项,还新增了“稀土回收技术”“稀土永磁电机创新技术”等1000项高端专利。Abc国某稀土企业主动申请加入联盟,用联盟专利改造生产线后,生产成本降低20%,环保指标也达到了中国进阶标准。

“中国的技术不仅先进,还愿意免费共享,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Abc国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加入联盟后,我们的产品终于能重新进入欧洲市场,这要感谢白皮书带来的合作机会。”

3.安全治理网络覆盖全球

祁同伟推动的“全球稀土执法合作网络”,按照白皮书标准,新增了20个成员国,实现了全球稀土主产区的执法全覆盖。在澳大利亚,中澳执法机构联合破获一起涉案金额10亿欧元的稀土走私案,查获非法稀土3000吨;在巴西,执法网络帮助当地警方建立了“稀土资源溯源系统”,非法开采案件同比下降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