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国际组织支持:向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提交《技术霸权对全球产业链的危害报告》,列举G7技术限制导致的全球稀土产业链断裂风险,UNIdo随即发表声明“呼吁各国摒弃技术保护主义,维护产业链稳定”,给G7施加了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
当G7广岛峰会召开时,“出口限制令”的签署已变得毫无意义——意大利、加拿大明确表示“不签署”,德国、日本提出“大幅缩减限制技术清单”,最终Abc国只能联合美国、英国、法国签署一份“缩水版限制令”,仅涉及3类非核心技术,且未要求企业终止与同凤的合作。这份“阉割版”文件发布后,全球媒体纷纷调侃“G7的技术霸权已沦为笑柄”,Abc国想靠技术围堵同凤的计划,彻底破产。
第四步:乘胜追击,收割G7的“技术遗产”
G7限制令破产后,高小凤抓住机会“收割”G7企业的技术资产,进一步扩大同凤的技术优势:
-收购陷入困境的G7技术企业:Abc国的“稀土检测仪器公司”因失去同凤的合作订单,资金链断裂,高小凤以5000万美元低价收购其核心专利和研发团队,将同凤的检测技术精度再提升0.0005%;德国一家稀土设备制造商濒临破产,同凤注资1亿欧元获得其51%股权,获得了对方的精密加工技术,用于升级自主生产线;
-吸引G7技术人才:推出“全球稀土技术人才计划”,向G7国家的稀土领域工程师、科学家提供“三倍于当地的薪资+科研补贴”,半年内吸引200多名顶尖人才加盟,其中包括Abc国稀土材料专家约翰·威尔逊(曾参与Abc国“稀土技术封锁计划”),他带来的“稀土永磁材料改良技术”,让同凤的电机稀土材料寿命延长50%;
-抢占G7的传统市场:趁G7企业因技术限制陷入混乱,同凤加速进军G7的本土市场——在德国慕尼黑建设稀土深加工工厂,向欧洲车企提供“一站式稀土解决方案”;在日本横滨设立研发中心,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稀土新能源电池材料”,一年内就抢占了G7国家25%的稀土深加工市场份额。
这一系列操作让同凤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再上一个台阶,而G7企业则陷入“技术流失+市场萎缩”的双重困境,Abc国的“技术霸权”彻底失去支撑,再也无力与同凤抗衡。
余波:同凤登顶“全球资源规则制定者”
经此一役,同凤不仅巩固了全球稀土霸主地位,更成为全球资源领域的“规则制定者”,彻底改写了全球资源合作的格局:
-技术标准主导:同凤主导的《全球稀土环保标准》《稀土深加工技术规范》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成为全球通用标准,G7企业不得不按同凤的标准生产,否则无法进入全球市场;
-市场份额垄断:同凤控制全球50%的稀土开采量、65%的深加工产能、80%的稀土金融衍生品交易量,特斯拉、宝马、三星等全球顶级企业的稀土采购依赖同凤,Abc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仅剩10%,沦为边缘玩家;
-联盟影响力扩大:“稀土共赢联盟”成员国增至45个,涵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盟内的稀土贸易额占全球85%,G7国家不得不主动申请“观察员资格”,想重新融入全球稀土产业链。
半年后,高小凤受邀出席“全球资源治理峰会”,作为峰会主席,她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摒弃霸权,共筑全球资源共赢体系》的演讲:“全球资源不是少数国家的私有财产,技术也不该成为霸权的工具。同凤愿意与全球各国共享资源开发技术,共建公平、透明的资源交易体系,让资源真正服务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演讲结束后,Abc国总统特使主动走到高小凤面前,语气谦卑:“希望美国能与同凤在稀土领域展开平等合作,共同维护全球资源市场稳定。”高小凤笑着回应:“合作的前提是尊重——只要美国摒弃霸权思维,遵守全球资源规则,同凤随时欢迎对话。”
夕阳下,高小凤站在峰会场馆的露台上,看着远处日内瓦的湖光山色。钟小艾递来一杯香槟,语气感慨:“从被Abc国处处围堵,到现在让他们主动求和,咱们这一路,把‘中国企业的逆袭’写成了最爽的故事。”
高小凤举起香槟,望向远方的星空,眼底闪烁着光芒:“这不是终点,而是中国企业引领全球资源治理的新起点。未来,咱们还要把‘中国方案’带到锂矿、铜矿、钴矿等更多领域,让中国智慧、中国规则,成为全球资源合作的‘黄金标准’,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崛起,是全球的机遇,不是威胁。”
夜色中,两人的身影与日内瓦的灯火交相辉映。同凤的传奇,早已超越企业的范畴——它是中国企业“以智破局、以力立威、以义服人”的典范,是“中国智慧”战胜“西方霸权”的热血史诗,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资源领域的生动实践。而这传奇,还将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继续书写,直到中国企业的名字,成为全球市场上“可靠、强大、负责任”的代名词,直到中国规则,成为全球资源治理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