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夜谈(2 / 2)

如今,百姓既已‘吃饱穿暖’,自然渴望交易更‘便当’,生活更‘省心’。殿下此时推行新钱,正是解决了他们当下最切身的‘不便’之痛,如同久旱逢甘霖,他们岂会不欣然接受?”

其三,曰‘利益共通’:

“此次新政,受损者谁?不过是那些依靠货币混乱牟利的宵小,以及少数固守旧物、以示不同的遗老。其势微,其声弱。而受益者谁?”

文先生屈指数来,“是万千渴望公平交易的黎民百姓,是追求货畅其流的四方商贾,是意图强化治理、增加收入的朝廷官府!受益者众且广,受损者寡且狭。

民心所向,商旅所盼,朝廷所需,三方合力,其利断金!那些许杂音,自然被淹没其中。”

文先生看着若有所思的秦昭,温和地总结道:

“殿下,这便是为政之道中,最高明,却也最不易察觉的一重境界——‘因其势而利导之’。”

“不强推,不硬来,而是耐心等待时机,创造条件,待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之时,再轻轻一推。

如此,则政令如春风化雨,看似无声,却能滋养万物;似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却不见其用力之痕。”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补充:“当然,此次顺利,亦与殿下此前推行医馆、农桑等切实惠及民生之策,积累了朝廷信誉与民间口碑密不可分。

百姓信你,知你是为他们谋福,故你推行新策,他们便愿意尝试,愿意跟随。”

秦昭听完,豁然开朗。她之前更多是凭借直觉和来自“天书”的知识在推动事情,经过文先生这番抽丝剥茧的分析,她仿佛触摸到了那无形却强大的“势”与“时”的力量。

“先生,我明白了。”秦昭的眼睛重新亮起来,闪烁着更加沉稳的光芒,“原来,最好的政令,不是硬生生劈开顽石的斧凿,而是顺应水流、疏通河道的巧力。要懂得观察,懂得等待,更要懂得在最适合的时候,做最该做的事。”

文先生欣慰地点头:“殿下能悟到此节,老朽欣慰。望殿下永葆此心,明势、知时、察利,则未来推行新政,必能更多几分从容,少几分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