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战争(1 / 2)

咸阳朝堂上的决议,化作一道道冰冷的军令,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其涟漪最终扩散至帝国最细微的脉络

李仲是关中栎阳的一个普通农户子弟。

他家是“鸡鸭革命”和良种的受益者,餐食里多了蛋腥肉味,仓廪里也有了余粮。他

刚满十八,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朝廷征兵南下的文书贴到了村口亭长处,待遇优厚,许诺军饷足额,战功赏赐田宅,

更重要的是,文书上还说了一种名为“橡胶”的神异之物,言其关乎大秦国运,亦与日后民生息息相关。

亭长敲着锣宣讲:“陛下有旨!南征濮越,非止拓土,更为取宝!此宝能让我大秦甲兵更利,车马更稳,百姓生活更便利!好男儿当为国效力,搏个封妻荫子!”

李仲的心被说动了。不仅因那优厚的条件,更因皇帝推行的新政实实在在地让他家过了好日子。

他记得村里清辉学堂的学生娃来教过堆肥,记得官道上飞驰的驿车带来的便利,也记得接种牛痘时爹娘的庆幸。他觉得,陛下要的东西,一定是极好的。

他与父母磕了头,揣着母亲新烙的、掺了白面的饼子,和同乡的几个青年,应募入了军中。

大军开拔,沿着新修的水泥官道一路向南,气势如虹。

李仲穿着新发下的、由新式锻铁打造的轻便札甲,手持锋利的长戟,心中满是豪情。但越往南,道路越发崎岖,水泥路逐渐被黄土路和山道取代。

气候也变得闷热潮湿,蚊虫肆虐,许多北地来的士卒病倒了。

幸运的是,军中医官带来了大量药物。李仲亲眼见过医官用一种奇特的“酒精”给伤口消毒,又分发一种苦味的药丸预防瘴气。

他还分到了一块味道刺鼻的药皂,被严令必须每日清洁。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非战斗减员,李仲对此感到新奇又庆幸。

战事时有发生。濮越人利用熟悉的山林地形,不断袭扰。李仲经历了人生第一场厮杀。

恐惧、血腥、呐喊交织,他凭着训练的本能和求生的欲望,与同袍结阵,用更好的兵甲格挡、刺杀。

一场小规模遭遇战后,他看着倒下的敌人和受伤的同伴,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也体会到了装备优势带来的生存保障,他的甲胄挡住了致命的一击。

主帅王贲将军不断收到来自咸阳的密函和图纸,上面画着一种树叶的形状和割取白色汁液的方法。军

中有黑冰台的专员,他们带着通译,不断审讯俘虏,询问那种“流泪的树”的下落。

李仲所在的百人队被分派了护卫勘探小队深入密林的任务。林中闷热难当,毒蛇虫蚁防不胜防。

队员们拿着图纸,艰难地辨认着植物。李仲紧握长戟,警惕地注视着四周,汗水浸透了衣甲。

“找到了!是它!就是这种树!”一天,一名曾是药农的士卒突然激动地低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