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看你们,是忘了自己的身份,也忘了这良种,究竟是谁带来的福泽!”皇帝的目光如电,射向下方那些心怀鬼胎的世家官员和只顾政绩的封疆大吏,“也忘了,这江山社稷,究竟是谁的江山!”
他停顿了一下,让那无声的威压笼罩整个大殿。
“赵文博。”
“臣…臣在!”赵文博连忙整理衣冠,扑通一声跪下,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
“朕给你三日时间。”皇帝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会同工部农官、钦天监,依据各州府历年气候、土壤、灾情、人口、仓储实况,拟定一份详尽的种子分配与推广章程!要快!要公!要稳!优先确保受灾严重、粮储不足之地,兼顾军屯与京畿稳定。章程呈上,朕亲自朱批!”
“至于尔等……”皇帝的目光再次扫过那些刚才争抢最凶的官员,尤其是世家一派的代表,“都给朕安分守己!种子分配,依章程行事!若再有人敢为一己之私,妄图染指、囤积、扰乱推广,甚至私下串联抢夺——休怪朕的刀,不讲情面!”
“另,”皇帝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宣告,“昭告天下!此高产神种,乃七公主秦昭感天动地,得天所赐之祥瑞!是为解我大秦万民饥馑之忧!各地官府,当妥善分发,悉心指导耕种,若有徇私舞弊、中饱私囊、延误农时者——杀无赦!”
“臣等遵旨!”满殿文武,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此刻都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高呼万岁。冷汗,浸透了更多人的后背。
赵文博跪在冰冷的地板上,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他摸了摸几乎被扯破的袖口,看着散落在地上的几根被扯断的线头,心中苦笑:这三日,怕是比三年还要难熬。
工部尚书也有喜报,王进带着几个主要大匠,在金銮殿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详细演示了缩小模型版的脱粒机和水车工作原理,并汇报了实际应用的惊人效果后,龙椅上的皇帝赢稷,脸上的笑容再也抑制不住。
“好!好!好!”皇帝连说了三个好字,声如洪钟,震得殿内嗡嗡作响。他站起身,大步走到殿中摆放的模型前,亲手抚摸着那精巧的木质齿轮和滚筒,眼中闪烁着无比明亮的光芒。
“王爱卿!工部诸卿!尔等之功,不亚于开疆拓土!”皇帝的声音充满了激动和赞赏,“此等利器一出,我大秦农桑之基,百工之技,必将焕然一新!省却多少民力?增产多少粮食?提升多少器物?此乃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皇帝的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尤其在那些世家代表脸上停留片刻,带着一种扬眉吐气的畅快:“前有昭儿天赐神种,解我大秦饥馑之忧;今有工部巧夺天工,造此利民神器!此乃天佑大秦,国运昌隆之兆!”
他看向王进,眼神无比热切:“王爱卿,你与工部匠人,潜心钻研,化天书为实物,功莫大焉!朕重重有赏!擢升王进为太保,赏金千两,玉带一条!工部参与此事的匠人,按功行赏,赐予官身、钱财、田宅,其名录入‘天工阁’,青史留名!”
“谢陛下隆恩!”王进和身后的工匠们激动得浑身颤抖,跪伏在地,声音哽咽。尤其是那些工匠,从未想过自己凭手艺竟能得到如此高的荣耀和实质性的奖励,甚至能“青史留名”!
皇帝意气风发,大手一挥:“着工部,立即将新式水车、脱粒机之图样制法,刊印成册,发往各州府县!命地方官府,择能工巧匠,依样打造,大力推广!所需钱粮,户部优先拨付!朕要让这些‘天工神器’,尽快惠及我大秦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子民!”
“陛下圣明!”山呼海啸般的颂扬声响彻金銮殿。
皇帝坐回龙椅,看着下方激动的王进和工匠,再想到后宫那个带来这一切奇迹源头的、天真烂漫的小女儿秦昭,心中豪情万丈。种子解决“吃饱”的问题,这些新机械则解决“省力”和“增效”的问题,双管齐下,大秦的根基正在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夯实。他仿佛看到,一个粮仓满溢、百业兴旺、国力蒸蒸日上的盛世图景,正在眼前徐徐展开。而这股力量的源泉,正是他那拥有奇妙际遇的七公主。皇帝心中对秦昭的重视和期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书籍,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国运之机!
朕果然寿命于天,既寿永昌。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