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朝堂气氛僵持,庞敬文面色变幻,似要开口顺应藤原清河之意,将包拯作为平息事端的牺牲品时,殿外传来一阵清亮而坚定的声音。
“陛下!民女雨墨,有证物呈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投向殿门。只见雨墨捧着一个紫檀木书匣,在侍卫略显迟疑的注视下,稳步走入大殿。她无视藤原清河骤然收缩的瞳孔,径直走到御前,盈盈拜倒。
“陛下,此乃藤原使臣平日最为珍视、声称是传承自奈良时代的《论语》古抄本。”雨墨打开书匣,取出那本装帧古朴的典籍,“民女近日受托为其修复保养,发现此书封面与内页的装帧厚度有异,手法极为精巧,非大师不能为。”
她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薄玉刀探入封面与衬纸的夹层,在众人屏息注视下,缓缓抽出一张折叠得极薄的素绢。当她将素绢展开时,整个垂拱殿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那上面以极其精密的笔触,绘制着大宋明州一带的海岸线、水深标记、礁石分布、以及沿岸炮台、烽燧、驻军营地等详细信息!正是绝密的沿海险要布防图!
雨墨抬起头,目光清澈而锐利,直射藤原清河:“陛下,真正的学者,爱的应是文字中的智慧,是圣贤的道理!而非包裹这些智慧的、他国的疆域舆图!藤原大人,请您当着陛下与满朝文武的面解释一下,为何您口中承载着‘文化交流’使命的《论语》古籍封皮之内,会藏着关系我大宋海防命脉的军事舆图?!”
这一刻,藤原清河一直维持的温文尔雅的学者面具彻底碎裂。他看着那张海防图,脸上再无半点血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揭穿终极秘密后的狰狞与疯狂。
“解释?”他猛地挺直身躯,发出一阵刺耳的冷笑,声音里充满了积压已久的野心与怨毒,“有何可解释!你们真以为我大和民族,世代飘洋过海,只是为了学习你们这日渐腐朽的文明吗?!”
他环视宋帝与群臣,眼中闪烁着骇人的光芒:“盛唐已逝,宋廷文弱,空有万里锦绣河山!我日本国运当兴!文化侵蚀,不过是软化尔等意志的序曲!窃取情报,不过是扫清障碍的前奏!这一切,都是为了未来有一天,我日本战船能乘风破浪,直抵这富庶之地!这江南的繁华,这中原的沃土,合该由更有能力的民族来主宰!”
他亲口承认了!其终极目的,绝非简单的文化替代或经济渗透,而是赤裸裸的、蓄谋已久的军事侵略与国土觊觎!所谓的“换国”,其最残酷、最真实的形态,便是刀兵之下的征服!朝堂之上,群情激愤,之前任何一丝对藤原的同情或疑虑,此刻都已化为乌有。
铁证如山,加上藤原清河在极度震惊下的自白,一切阴谋都已昭然若揭。
外交胜利:宋帝震怒,随即以最严厉的外交措辞,宣布藤原清河、金富辙为“不受欢迎之人”,立即驱逐出境。两国使团涉案人员一并清理。大宋以此事昭告周边诸国,揭露日、高丽(主要是其中部分激进势力)的阴谋,赢得了道义上的绝对主动和外交上的重大胜利,同时也敲响了警钟。
内部清算:庞敬文等收取日方“文化赞助”的官员,虽未直接参与阴谋,但其贪图私利、罔顾国家安全的行为,已触及底线。庞相被罢黜宰相之位,其他涉案官员也依据情节轻重,或贬谪或流放,朝堂为之一清。
英雄归来:包拯及其团队,以无比的忠诚、智慧与勇气,挫败了危及国家根基的巨大阴谋。包拯官复原职,并因其卓越功勋,更得皇帝信重。公孙策被擢升入翰林院,展昭重归御前侍卫并获嘉奖。而雨墨,这位以细腻洞察力扭转乾坤的女子,亦因其大功,获得了朝廷的厚赐与天下的赞誉。
风波暂息,汴京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与喧嚣。但鸿胪寺的院落里,似乎总还残留着一丝未散的寒意。包拯站在重修一新的藏书阁窗前,望着远方。他知道,藤原清河虽被驱逐,但其代表的野心不会轻易消散;周边的暗流,也不会因此次胜利而完全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