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1 / 2)

哀乐接连吹了四五首后,电视台的采访车陆续抵达现场。

亚视和tVb的主持人兴致勃勃地望着抗议人群,心中暗自欣喜。

“请问你们是为什么事情来抗议的?”主持人向一位举着横幅的妇女询问道。

那位妇女声泪俱下地控诉马家对她家的所作所为。

她讲述公公婆婆如何被马家人打伤,丈夫上门又如何遭到加害。

说到最后,她哭得浑身抽搐。

记者被这一幕吓得不轻,又是掐人中,又是做胸外按压。

过了好一阵,这位微胖的妇女才渐渐平复。

记者安慰几句,正打算采访下一位受害者时,

却见那位妇女再次顽强地站起身,高高举起横幅,

大声喊道:“严惩凶手,还我公道!”

这句话仿佛带着魔力,众人也跟着齐声高呼。

远处观望的刘照天不禁为这位群演的精彩表演竖起大拇指。

后世的小鲜肉、小花们都该学学,什么叫敬业,什么叫专业水准。

记者看着眼前场面,心里有些不解。

这类刑事案件,就算要抗议示威,不是该选在官方单位门口吗?怎么都聚到东方报社楼前来了?

不过眼前这些都是和绩效奖金挂钩的,她自然不会和钱过不去。

“希望你们的事情能顺利解决。”记者对那位喊得声嘶力竭的妇女说道。

“这个会播出吗?”旁边有人问道。

见记者点头,那人的声音又提高了几分,示威口号也越发响亮。

记者注意到人群最前方,不但有人维持秩序,还有人分发矿泉水和饼干,俨然一副打持久战的架势。

接着又有一群人簇拥着几十人朝媒体记者走来。

先是两位老太太声泪俱下地控诉马家的恶行。

不一会儿,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七嘴八舌地揭露马家这些年对他们的种种欺压。

这一切都被记者录像、录音,一一记录下来。

刘照天透过车窗望着眼前这一幕。

看着受害者们讲述往事时咬牙切齿的模样,

他心里也不免有些感慨。

也许这些受害人最初只是被高额奖金吸引而来。

但在现场情绪的感染下,又听说马家此次在劫难逃,他们内心的情绪终于不再压抑。

关于马家的事,他们都像竹筒倒豆子般细细道来。

刘照天不禁感叹,若不是有刘照天推动,他相信马家还会继续称霸传媒界,过着受人敬仰的生活。

楼前,那些正在诉说冤屈的受害者们,仍然只能默默承受不公,将悲愤深埋心底。

他们围拢着记者,逐一陈述马家对他们的所作所为。随着证词越积越多,记者们的眼神也愈发亮了起来。

作为媒体人,他们怎会不清楚马家过去的龌龊行径。

只是以往民不举官不究,许多事最终不了了之。加上大马兄弟在逃之前扛下了所有罪名,才让小马得以继续在香江做他的传媒大亨。

而这些受害者所揭露的问题,只需稍加整理与核实,就足以让马家的案件成为铁案。

一时间,很多记者都有一种捡到宝的感觉。

因为前些天总编曾私下交代,下一步要重点挖掘东方报业的新闻。

正愁没线索,今天的示威来得正是时候。一旦由他们率先报道,必定成为报社的功臣。

此时,坐在刘照天身旁的邢召忽然开口:“老板,这次真的能把马家钉死吗?”

刘照天望着眼前喧闹的场面,轻轻叹了口气,低声道:“谁知道呢?”

“只要李祖泽在背后稍作打点,今天的事恐怕连见报都难。”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做?”邢召不解地看向刘照天。

刘照天看着那些拄着拐杖、情绪激动的老人,在诉说中几乎昏厥,心头不禁生出几分恻隐。

“有时候,我真讨厌自己那点残存的正义感。”他自嘲了一句,随即吩咐前座的司机:“回公司吧。”

司机点头,发动了汽车。

示威现场,记者们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记录每个人的陈述。

他们收集资料的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每个人表面悲痛,内心却暗自欢喜。

他们甚至没去细想为何如此顺利,只当是捡了个大便宜。

可世上哪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过是刘照天将大家聚在了一起。

若不是刘照天花了大把的人力财力支持,哪来今天这场面壮观的示威?

现场的几百号人,个个都是收了钱的。

……

第二天,一切正如刘照天所料。

除了他旗下的报纸,其他各大报章对昨天针对马家的示威活动只字未提。

头版内容竟出奇一致,全在暗讽刘照天罔顾媒体公正。

刘照天虽早料到如此,却还是被李祖泽的反击速度惊了一下。不报马家的事或许是事先通了气,但所有报纸齐刷刷地黑他,多少有点出乎意料。

虽然这种混淆视听的手段颇为简单,却意外地有效。

至于媒体本应秉持的公正?那又算得了什么。无论是报纸、电台还是电视台,说到底,不过是一门生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