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 / 2)

作为一本面向女性的时尚杂志,总编和主笔必须拥有敏锐的时尚触觉。

这种能力既靠天分,也需要后天的持续培养。

天分或许很多人都有,但后天的熏陶往往需要频繁参与全球各地的时装周。

有些时装秀只需购买门票即可入场,但也有不少只对品牌大客户开放现场活动。

因此,除了具备天赋,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去提升审美素养。

这样的人才往往只能靠机遇才能遇见。

至于杂志的专属摄影师,虽然找起来可能相对容易些,但即便找到了合适人选,要成功挖角也需费不少周折。

毕竟符合条件的摄影师,往往不会只看重金钱。

他们大多带有艺术家的偏执,个性独特。

在挖角的谈判中,不仅要提供优厚的待遇,还需规划清晰的职业前景,团队氛围也要符合他们的风格——总之,这类人往往要求颇多。

刘照天原本以为只要肯投入资金,一切就能水到渠成,直到真正着手办杂志,才发现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就在他回到顶楼办公室,准备致电猎头咨询时,

助理走了进来:“老板,江志强江总已经在会议室等您一个多小时了。”

“您今天是否要见他?”

刘照天略作思考,随即吩咐助理:“请江总来我办公室吧。”

江志强突然到访,确实让他有些意外。

自江家将安乐院线并入公司的星耀院线后,刘照天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即便院线改造过程中遇到问题,双方也只是通过电话沟通。

刘照天理解他的处境。尽管表面上看,江志强以安乐院线换取星耀院线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似乎占了便宜——按估值原本只能占股百分之十二。

但对刘照天来说,收购院线更多是商业布局的一部分,而安乐院线却是江家的根基,江志强自然会全力以赴。

尽管江志强的到访有些突然,但刘照天大致猜到了原因。

他在李家坡出差时已接到通知,收购的院线改造工作已经完成。

星耀院线如今已随时可以开门营业。并入安乐原有的影院后,这条院线旗下已有十六家自营影院,屏幕数量达到四十块。

在香江,这样的自营影院规模绝不算小。

目前香江三大院线中,除邵氏自有影院较多外,其余两家的自有影院寥寥无几。

嘉禾仅有四五家自有影院,金公主情况相仿。

除却这几家直营影院,他们旗下的其他影院均属合作院线。

因此,单论自有院线数量,如今刘照天已是邵氏之外拥有最多影院的人。

经江志强游说,现已争取到九家合作院线。

即便只是相对松散的联盟,也比以往各自为战要好得多。

院线与电影公司性质不同。

院线以盈利为目的,哪家电影公司能赚钱,他们便与哪家合作。

前世嘉禾能成为全亚洲的金字招牌,大鼻龙能红遍亚洲,正是因其每部电影都票房大卖,所向披靡。

正因如此,不论本地还是外埠的院线商,都格外欢迎大鼻龙的电影。

嘉禾也正是通过与东南亚各地渠道的反复合作,逐步建立起发行能力。

在东南亚地区的发行方面,刘照天虽在欧美不及嘉禾有优势,但在此地也绝不逊色。

因此,他有充足信心与三大院线一较高下。

江志强被助理领进办公室后,未多寒暄,径直汇报工作。

“刘总,院线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下周末便可排片上映。”

刘照天点头道:“开画影片务必准备妥当。此举虽非一锤定音,但首映成败对院线至关重要,你需多加留意。”

“刘总放心,来前已与制片方签妥合同。拷贝事宜正在跟进,距上映尚有十余天,时间充裕。”江志强说着,接过刘照天递来的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