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2 / 2)

双方不仅在舆论战场激烈交锋,刘照天更向当地法院提交了充分证据。

同时反诉任天堂诽谤,索赔金额高达百亿。

这场专利之争不仅震动日本,更引发全球关注,成为首例因专利战引发的天价索赔案。

专利诉讼相对容易解决,但高额名誉索赔案却陷入长期拉锯。

经此一役,小天才游戏机在欧美地区知名度大增,许多人都认识了这一产品。

刘照天还联络了东南亚地区的商人,共同向当地政府提出质疑,主要针对营商环境问题。

由于此事牵涉东南亚多数国家,且任天堂在事件中确实扮演了不光彩角色,事态影响持续扩大。

在官方的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考虑到还要在当地继续经营生意,刘照天接受了调解方案。

根据协议,刘照天撤回对任天堂的高额索赔,而任天堂则发布声明,将此事归咎于临时工所为。

对游戏公司而言,游戏机是核心业务;而对玩具公司来说,漫画则是重要支撑。

近期,刘照天收到多方渠道反馈,显示玩具销量出现明显下滑。尽管不少人建议通过营销活动或线下赛事来提振销售,但刘照天认为这些只是表面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已经饱和。

他清醒地认识到,短期促销虽能暂时提升数据,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既然选择了以创新玩具打开市场,就必须接受这类产品与生俱来的局限性——消费者往往只是图个新鲜。

特别是面向儿童市场的玩具,更要理解孩子们喜新厌旧的特点。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快新玩具的研发进度,并推动漫画与动画的联动发展。

漫画创作相对顺利,确定大纲后由编辑团队扩充内容即可,这种模式已被漫画公司熟练掌握。真正让刘照天困扰的是动画制作环节。公司设立的几个动画工作室虽然作品质量出众,甚至接近皮克斯的水准,但制作效率实在令人担忧。

大半年时间,几个团队合力才完成不到八集动画。由于电脑动画技术尚不成熟,全部采用手绘方式,五分钟剧情就需要数千张手稿,一集动画更要耗费两三万张底稿。这样的进度根本无法满足播出需求。

为此,刘照天一直派人留意日本动画团队,希望通过收购成熟团队来提升制作效率。近日终于传来好消息:一家动画工作室因经营困难寻求收购。

收到工作人员传真来的资料后,刘照天仔细研究了这家工作室的情况,确认其确实符合收购要求。.

刘照天很快联系上了那家动画工作室的社长。

然而,一听到对方的报价,他就没了继续谈的念头,直接挂断了电话。

不知道是对方头脑不清醒,还是把他当成冤大头——一个快要破产的工作室,竟然敢开价八百万美元。

更何况,他们之前做的全是体育类动画。

一听就没什么前景。就算漫画原作再成功,也改变不了他们即将倒闭的现状。

之前的制作再精良、收视率再高,说到底也是在给体育用品公司打工。

周边衍生品这一块,根本赚不到钱。

这种破作坊,买来做什么?

直接挖人,把核心员工挖过来就够了。

那位社长不仅开出天价,还想让他接下公司的债务——简直做梦!

像这样的动画工作室,最有价值的就是那批有经验有实力的员工。公司都快破产了,谁会去当接盘侠?

等它破产之后,直接去挖人不是更划算?

刘照天又不是人傻钱多,非它不可。

其实如果价格合适,他的确有意接手这家工作室。

虽然他对体育动画本身不太感兴趣,但体育题材中那种拼搏精神,与他公司旗下的几部漫画很契合。

说到底,不管是体育、溜溜球还是陀螺,本质上都得打鸡血、讲友情,剩下的就是各种比赛。

通过不懈努力,加上伙伴的支持,一步步走向全国甚至世界冠军——

这不就是典型的爽文套路嘛!

有激情、有爽点、玩具又炫酷,比赛过程花样百出。

正好他下一款玩具“四驱车”即将上市,如果能搭配漫画和动画联动,效果一定更好。

他一直知道四驱车是门好生意,只是之前条件不成熟,拖到现在才正式立项。

这次能启动,主要得益于之前在李家坡收购的那家电动公司,研发出了多种高速电机。

他对四驱车的市场表现抱有很大期待。

据后世调查机构统计,在十五岁以下的男孩中,对于枪、炮、车、手办这几类玩具,选择“车”的比例超过百分之四十。

大概,这就是天性吧。

从马车到汽车,再到各种“老司机”口中的车,男人对“车”的热爱,似乎从未改变。

受众如此广泛,以四驱车为主题的玩具大卖,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