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 / 2)

“所以我们的消息来源可靠。正因为这次失败率很低,我才说这只是团队的第二次磨合。”

说完,刘照天转身拿起桌上的电话,通知信息部把港股所有上市公司的资料送到会议室。

信息部原本就是由刘照天推动成立的,因此资料早已齐备。

没过多久,信息部人员搬进几个大箱子,把文件放在会议桌上就离开了。

尽管刘照天心里已有目标,还是让大家先详细了解当前香江股市的情况。

大家开始翻阅资料时,刘照天转身上楼找韩湘生。虽然两人关系紧张,但投资部仍属华信下属部门。涉及大额资金调动,仍需向他报备。

韩湘生对刘照天的计划表示坚决反对。“这简直是乱来!”

刘照天语气严厉:“韩湘生同志,组织派你来是配合投资部工作的,不是让你对我的工作指手画脚。请记住你的职责。”

韩湘生气得头晕,严厉回应:“刘照天,我要求向上级汇报!你这是在胡闹!”

刘照天毫不退让:“随便你。来香江之前,上级已授权我全权处理资金,我会对我的行为负全责。你可以保留个人意见,但不允许干涉我的任何操作。”

“负全责?你负得起吗?这是六百多万美元,是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你竟然要投进股市!”

“韩总,有些情况我不便多说,你只需知道我是来通知你一声的。”

没等刘照天离开,韩湘生便拿起电话向上级汇报。

“韩湘生同志,你只需专注本职工作,刘照天如何使用资金与你无关,不要越权。”

其实刘照天并非一时冲动决定进入股市。在投入资金前,他已向上级报告了自己的想法。经过调查,上级也发现了佳宁公司的问题,认为刘照天的计划成功几率很高,便同意了他的决定。

回到会议室时,众人已放下手中的资料,目光齐聚在刘照天身上。他们知道刘照天必有打算。

刘照天环视一周,让每人签署了一份保密协议。为确保万无一失,他补充道:“在项目操作期间,所有人不得离开这栋办公楼。”

见众人点头同意,刘照天缓缓宣布:“这次我们的目标是:佳宁置业。”

大家对这家公司印象深刻,市场上都称其为妖股。不少人重新查阅佳宁的资料仔细分析,但对刘照天的选择仍感惊讶——佳宁股价已比去年上涨四倍多,上涨空间有限。

佳宁置业去年才改名,原是一家中小型地产公司,后不知从何处获得资金,收购了美汉企业70%的股份借壳上市。经过一系列利好消息,股价已从去年的一元多涨至接近六元。

尽管有人怀疑刘照天的信息来源,刘照天仍指示:“在八元以下慢慢扫货,动作要轻,账户要分散,通过多家小银行走账。这家公司与多家大银行有合作,惊动庄家会打乱计划。”

虽然心存疑虑,众人还是严格执行了指令。由于操作谨慎,尽管资金量不小,第二天中午前已全部换成了佳宁股票,最高收购价仅六块六。

随后便是焦急的等待。第二天下午,突然传来佳宁置业的利好消息。

佳宁置业公布与恒生银行创办人林炳炎之子林秀荣、林秀峰兄弟所持有的百宁顺集团达成初步协议,以十一亿八千万港元的价格转让其所持金门大厦百分之七十五的权益,买家已支付订金,交易预计于下月中旬完成。

此消息推动佳宁置业股价迅速攀升至九港元。

此时众人得知市场行情后,纷纷建议刘照天趁势出手。

但刘照天依然不为所动,悠闲地坐在办公桌前。

未料不久后,佳宁置业与钟正文再发声明,将整幢金门大厦以十六亿八千万港元的总价售予百宁顺,并计划于下月底完成交易。

这意味着佳宁在不到一年间,通过金门大厦的买卖获利接近七亿港元。

消息一出,香港股市沸腾,大批股民涌入追捧佳宁置业股票,推动其股价进一步飙升至十六元水平,公司市值从收购时约五亿港元猛增至三十六亿港元刘照天在佳宁股价升至十三港元时,已开始逐步出货。

至十五港元时,已全部清仓。

此次直接获利达千万美元见众人情绪高涨,刘照天意识到必须遏制这种投机心态的蔓延。

他语重心长地对投资部团队表示:“我们这次只是团队磨合,是在有确切消息的前提下才采取行动的。”

“大家不必过于激动。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随后通知大家可回家休息。

众人听了刘照天的话,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他们似乎觉得刘照天一直在打压团队,从未给予表扬。

实际上,刘照天确实有意在控制他们的情绪。虽然他清楚投资人应当具备充分自信,但他们所处的位置特殊,所用资金皆来自国内民众的积蓄。

他不容许以失败作为历练的代价。

因此,刘照天一直在压制团队中不安分的念头,实属无奈之举。

这些天他一直与团队在公司忙碌,数日未归。

何雨水与于海棠虽仍不擅说粤语,但已能听懂他人缓慢的对话,因此近日也常带孩子外出。

刘照天回家后,两个女儿立刻扑到他身上不肯下来。

他陪女儿们玩耍片刻,入夜之后便如常就寝。

他在香江的这段日子,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

即便是股市上的操作隐秘,也逃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尤其是引起了汇丰大班沈璧的关注。

沈璧一直留意着佳宁集团的动向,对其中的内幕了如指掌。

他并未参与佳宁左手倒右手的把戏,

却仍为其提供了不少便利,批出多笔贷款。

沈璧看重的,并非佳宁掌门陈青松——

他清楚这人不过是个投机客。

汇丰真正的“亲儿子”,是那些所谓的“爱国商人”。

就连和记黄埔这样的企业,也曾半卖半送。

沈璧关注佳宁,是因为他明白,

像陈青松这样冒险经营,一遇风吹草动必会崩盘。

届时汇丰在背后推一把,就能让佳宁坠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