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于海棠怔怔地看着他:“做不成夫妻,还能做朋友吗?”

刘照天无奈地笑了:“我的姑奶奶,到底出什么事了?快说吧。”

于海棠沉默片刻,轻声说道:“我能进轧钢厂,不是靠杨伟民的关系——别人都传错了。其实是因为我表叔,就是以前的李副厂长。”

“厂里说我是李副厂长安排进来的,不符合招工规定,要以违规为由开除我。”

“钱多钱少我不在意,但我真心喜欢广播员这份工作!”

………

刘照天沉思片刻道:“这事你别操心,明天我给厂里发调函,把你的档案转到钢铁厂,你直接来我们厂继续当播音员。”

于海棠惊喜地望着他,随即露出歉疚的神情:“调我过来会不会让你欠很多人情?这么调动会不会太麻烦?领导会不会责怪你?要是太为难就算了,不做广播员也没关系的。”

看着于海棠故作委屈的模样,听着她茶里茶气的说辞,刘照天哭笑不得。

可谁让这姑娘正对他的审美呢?他索性不再搭理,转身就要走。

身后立即传来于海棠的呼喊:“刘照天你等等!天都黑了,也不说送送我。”

远处传来刘照天没好气的声音:“送什么送!现在下班高峰到处都是人,你自己回吧!我还得赶回家报备呢!”

刘照天刚进家门,正要向何雨水提于海棠的事,妻子就凑近他嗅了嗅。

何雨水狐疑地打量着他:“你身上怎么这么香?”

见妻子这般神情,刘照天当即把话咽了回去——多说多错,还是别影响家庭和睦为好。

次日下午,于海棠准时到人事科报到。

恰逢刘照天在场,他直接领着于海棠去办公室盖章。

见于海棠要随手带上门,刘照天急忙制止,压低声音提醒:“别关门,免得惹人闲话。”

仔细交代完相关手续和注意事项后,他带着于海棠来到宣传科。

众人见新上任的主任驾到,纷纷放下手头工作起身迎接,准备聆听指示。

刘照天示意大家就座,开门见山道:“这是我第一次来宣传科,以前没接触过宣传工作,现在还处在学习阶段。既然不是内行就不指导具体业务了,希望大家用心工作,做出成绩的我一定为大家争取福利。”

见众人静静聆听,他继续补充:“我记得科里播音员只有一位,还是兼职的。”

“我特意从轧钢厂调来一位人才,就是我身边的于海棠。”

他转向于海棠说:“于海棠,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于海棠环视众人,开口道:“大家好,我是于海棠。在轧钢厂担任广播员两年,去年在广播大厦接受了培训,并取得了二级播音员证书。我有信心能够配合好大家的工作,今后请多关照。”说完,她微微鞠了一躬。

众人听完她的介绍,纷纷鼓掌响应。

随后,刘照天叫来宣传科的王科长,交代几句便离开了。

当晚,关于于海棠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钢铁厂。第二天中午打饭时,于海棠被众人围观。

有人还将于海棠和丁秋楠并称为钢铁厂的“并蒂莲花”。

于海棠在轧钢厂时已经习惯了这种关注,并不在意,径直端着饭盒坐在了刘照天旁边。

刘照天无奈地看了她一眼,继续低头吃饭。不一会儿,丁秋楠也坐到了刘照天对面。

这张原本能坐六个人的桌子,现在只坐了三人,其他人远远避开。刘照天感受到周围灼热的目光,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他正要起身离开,于海棠拉住他的袖子,微笑着问:“照天,这位是谁?”

刘照天没好气地说:“于海棠,咱俩没那么熟,别照天照天地叫,让人听见影响不好。”他转而介绍道:“这位是丁秋楠,厂医院的医生。”

刘照天迅速扒完饭盒里的饭菜,匆匆起身离开。

起身时,他注意到于海棠饭盒里的菜比丁秋楠的还要多。

刘照天沉思片刻,将目光投向崔大可的方向,只见崔大可正死死盯着于海棠这边。

刘照天低声自语:“崔大可,你别作死。”

中午食堂的事很快传开,各种说法纷至沓来。

“刘主任刚结婚,就有姑娘从轧钢厂追到咱们钢铁厂,听说轧钢厂不放人,她自己找关系调来的。”

“可不是嘛,刘主任到哪儿,那姑娘就跟到哪儿。厂花丁秋楠吃醋了,现在是两女争一夫。刘主任真是好福气啊!”

“人家二十出头就当主任了,你羡慕也没用,回家哄你家胖媳妇去吧!”

刘照天耳朵太灵,这些悄悄话都传到了他耳中,让他倍感憋屈。

你们提于海棠,他压根不想解释,可这和丁秋楠又有什么关系呢?

快下班时,街道办的王主任来钢铁厂办事,顺道来看刘照天,悄悄告诉他一个消息:听说物资越来越紧张,再过几个月,粮票就要细分了。

以后会分成粗粮票和粗细粮票。玉米面归进粗细粮,土豆、红薯这些算粗粮。

别看只是分类,本来粮食就不够吃,这么一分,更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