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清风抱着一个陶罐跑了回来。静玄指挥他开始换土。沈清辞也挽起袖子帮忙。经过这番变故,药圃里的气氛明显凝重了许多。沈清辞一边帮忙,一边更加留意土壤和植株的异常,同时也暗暗观察着来往道童和偶尔出现的居士,看谁有可疑之处。
一上午在紧张的忙碌中过去。所幸,仔细检查后,其他药草并未发现异常。但这件事像一根刺,扎在了每个人心上。
午斋时,沈清辞留意到斋堂里多了一位面生的中年居士,穿着朴素,用餐时却有些心不在焉,眼神时不时瞟向静玄道姑和她这边。沈清辞心中起疑,但并未表露,只是默默记下了那人的相貌。
饭后,静玄道姑将沈清辞叫到自己的静室。室内陈设简单,只有一桌一椅一蒲团,以及靠墙的一个大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线装古籍和瓶瓶罐罐。
“坐。”静玄指了指蒲团,自己则在桌后坐下,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扁平的木盒,推到沈清辞面前。“今日之事,想必吓到你了。打开看看。”
沈清辞疑惑地打开木盒,里面铺着红色丝绒,上面静静躺着一枚鸽子蛋大小、通体浑圆、色泽温润的白色石头,石头上天然生着几缕淡紫色的纹路,像缭绕的云气,十分好看。
“这是……”沈清辞不解。
“‘紫云石’,”静玄道姑解释道,“并非什么稀世珍宝,但有一桩妙用,可验百毒。寻常毒物靠近它三尺之内,石上紫纹便会微微发黑。你带在身边,日常饮食之物,可先用此石试探。”
沈清辞又惊又喜,连忙双手接过:“多谢师太!如此宝物,清辞……”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不必言谢,小心为上。”静玄摆摆手,又道,“另外,从明日起,你每日辰时(早上七点)来我静室,我教你辨识一些常见毒物和解毒草药的特征、药性。多学一样本事,关键时刻或可保命。”
沈清辞心中感激不尽,连忙起身行礼:“师太授业之恩,清辞没齿难忘!”
接下来的日子,沈清辞的生活变得更加规律而充实。每天清晨,她准时到静玄道姑的静室学习毒理药性,静玄讲解深入浅出,让她大开眼界。上午和下午,她依旧在药圃帮忙,和清风一起,更加细心地照料药材,同时也暗中留意任何可疑迹象。她将紫云石随身携带,每次用饭喝水前,都会悄悄用石头试探,所幸一直安然无恙。
观中的生活表面平静,但沈清辞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紧张。静玄道姑外出的次数似乎多了些,观内夜间巡逻的道人也增加了。那个面生的中年居士后来又来了两次,每次都与不同的香客低声交谈,行踪鬼祟。沈清辞将此事告诉了静玄,静玄只淡淡说了句“知道了”,便再无下文。
这天下午,沈清辞正在药圃给一片新育的幼苗浇水,清风气喘吁吁地跑来找她:“沈姑娘!沈姑娘!观外来了一队人马,看着挺气派,说是……说是州府林府的管家,特意来拜访静玄师叔祖,还指名……要见您!”
林府?州府林府?那个请她做过药膳宴的林府?沈清辞的手一抖,水瓢里的水洒了出来。他们怎么会找到这里来?!是敌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