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又惊又喜,连声道谢,付了钱匆匆走了。
这件事虽小,却像一针强心剂,让沈家二房看到了希望!他们的用心,被人看到了,记住了!
“他爹!你听见没?老先生喜欢咱家的豆干!”周氏激动得眼眶发红。
“听见了!听见了!”沈厚德也咧开嘴笑,“阿辞这法子管用!”
更让人惊喜的是,第二天李斋夫来结账时,脸上带着笑意:“沈姑娘,你们那软烂卤味,几位老先生用了都说好!管事的也夸你们用心。这单子……就先这么定了吧!价格还按老样子。”
悬在心头的巨石,终于稍稍落地!县学的订单,暂时保住了!虽然没涨价,但稳定就是胜利!
这个小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家人的士气。沈清辞趁热打铁,继续深化“故事”和“特色”。她根据时令,推出了“秋梨卤汁煨百合”,清甜润肺,适合秋燥;“姜枣卤凤爪”,暖身驱寒,受到一些体弱妇孺的欢迎。虽然都是小打小闹,但渐渐积累起一批认可他们独特价值的忠实顾客。
然而,沈清辞心里清楚,这仅仅是缓兵之计。如意楼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能想到做“特供”,如意楼财大气粗,更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真正的危机,并未解除。
这天晚上,她正在油灯下琢磨是否能用便宜的山药开发新菜品,院门又被敲响了。这么晚了,会是谁?全家人的心又提了起来。
沈厚德警惕地去开门,门外站着的,竟是陆景珩身边的小厮阿福。这次,他手里提着一个小巧的食盒。
“沈老板,沈姑娘,打扰了。”阿福脸上带着惯常的笑容,“少爷让我送点东西过来。”
“阿福哥,快请进。”沈清辞连忙迎出来,心里有些疑惑,这么晚送什么?
阿福将食盒放在桌上打开,里面不是点心,而是几样……药材?有黄芪、党参、枸杞,还有一小包他不认识的根茎状东西。
“这是……”周氏和沈厚德都愣住了。
阿福解释道:“少爷说,近日天凉,听闻沈姑娘为开发新品劳心费力,这些药材可用来煲汤,最是益气补血,安神养心。另外这一小包,是少爷一位友人从南边带来的,叫‘桂皮’,据说炖肉时加入少许,有奇香,与卤味或许相得益彰,让姑娘试试。”
桂皮?炖肉有奇香?
沈清辞拿起那包桂皮,仔细闻了闻,有一股浓郁独特的辛香,与她平日用的香料果然不同!她的心猛地一跳,这或许……是改良配方、提升风味的一个新契机!
“阿福哥,请务必代我们全家谢谢陆公子!这……这真是太及时了!”沈清辞激动地说。
阿福笑道:“姑娘客气了。少爷还说,路虽难行,然匠心独运者,天必助之。望姑娘保重身体,勿要过于劳神。”说完便告辞了。
捧着那包散发着奇异香气的桂皮,沈清辞心潮澎湃。陆景珩这次送来的,不仅是关怀,更是一个可能打破困局的关键线索!这桂皮,加上她正在试验的思路,会不会能创造出一种如意楼绝对无法模仿的独特风味呢?
希望的火苗,再次被点燃,而且比以往更加明亮。然而,她也知道,新的尝试意味着新的风险和投入。这包小小的桂皮,是通往生路的阶梯,还是又一个需要跨越的难关?她紧紧握住那包香料,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