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十五就过完年了!休息好,充好电的各地牛马,又一个个都出发了。
他们这一批,已经是最后出发的了,年前回来早的,早已经到工作岗位了吧!
曹丽华她们也要出发了!这次她们打算慢慢回家,路上带着曹妈妈和孩子们,看看路上的风景,遇到想看的就停下来。
秦李氏也送去养老中心了,千叮咛万嘱咐的,让曹丽华过节的时候还接她回家。
曹丽华倒是想过让她也去京城,可看了看五个孩子和一个老人,秦李氏现在还能跑能动的,在养老中心也受不了委屈,以后腿脚不便了再接回来吧!
一路走一路看,碰到当地的特色美食尝一尝,买一些,曹妈妈很高兴。
她今年的腿脚更不好了,出门基本就在轮椅上,老年的身体,让她虚弱无力,幸好脑子还不糊涂,这是曹妈妈自己说的。
曹丽华努力带她多看看风景,多尝尝美食,这人间还有留恋,让妈妈慢些走!
一天后,路过一片温室大棚,在外面也看不见人家里面种的啥,她们就停下来,进去看了看,有个老人在里面干活。
老人穿着一套沾满泥土的工作服,像是工厂发的那种,是深蓝色的,但洗的褪色了。他鬓边有白发,眼角堆着沟壑般的皱纹,看着岁数很大了。
听到声音,老人站直身体,望过来,见到她们这群人,惊叹了一下。
“哎呀,你们是路过的客人吧!我刚才听到汽车的声音了。你们要买草莓吗?我这棚里有成熟的了。”
他边说边走了过来,拿下头上的帽子,曹丽华才看见,他的头发基本都白了,也没有染,年龄应该没有看上去那么大。
曹丽华搭话,“有熟的那可太好了,我们多买点儿。”
老人爽朗的笑起来,眼角的皱纹更深了,“那你们跟我来,这个棚里的品种不如南边那个棚的好,咱去那儿看看。
你们也可以自己摘,别给我踩坏苗了就行,摘了称斤,一斤十块,年前都十五的。”
曹丽华满口答应,她是没这个采摘情结,年轻人和孩子们肯定喜欢,她们不着急赶路,就在这里玩一会儿吧!
老人是个健谈的,一路问了她们,从哪儿来,到哪去,怎么这么多人呀!
曹丽华说了个大概,具体的就含糊过去了。她看得出,老人就是单纯的在拉家常。
他把自己家的情况都说清楚了,就这么一点路,曹丽华她们已经知道,老人有一儿一女,都在京城工作,都已经成家了,儿子今年刚添了个小女娃,他还没见过,今年过年没回来。
孩子太小了,不方便回来。
老人话里都是那个没见过面的小孙女,他和老伴看过视频和照片,可爱的不得了!
这个小孩被她没有见过面的爷爷,夸上了天!
另外一个草莓棚到了,掀帘子进去,里面比刚才那个更闷热,一进门的地方,搭了一张床,团着一卷铺盖,还有一些换洗的衣服。
老人姓刘,他说村里人叫他刘老憨,他给曹丽华她们指了一块儿地方,往里走一点,大棚的中段,有十来行成熟的。
孩子们首先跑进去了,刘老憨给她们一人拿了一个小篮子,几个大孩子们也去了,曹丽华让她们都小心一点摘,别把苗弄坏了。
曹丽华和曹妈妈就坐在一个小桌子旁边的小马扎上面,边看孩子们摘草莓,边跟刘老憨聊天。
老刘同志是个喜欢说话的,说啥都乐呵呵的,说他有十几个这样的大棚,除了草莓还有各种蔬菜,他常年种大棚,收入可不低呢,自己和老伴花不了多少钱,还能贴补闺女和儿子。
两个孩子在城里买房的时候,他都给添钱了,先一人给了十万,这几年又陆陆续续给了十万了。
老人很骄傲,他觉得自己能帮上孩子们,他还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夸了又夸,孩子们孝顺,给他买的各种小东西,他都记得,还有身上的衣服,也是孩子们拿回来的,专门让他干活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