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维度信息压缩与冗余编码技术:】源自“数据炸弹”原理的极端简化应用。允许将大量信息进行超高效率压缩和冗余备份,虽远达不到制造“信息奇点”的程度,但极大提升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与抗干扰能力,为建立更稳固的“叙事备份库”提供了核心技术。
看着这些仅仅是基础,却已远超同盟当前科技树理解范畴的技术,众人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这些,就是埃忒尔留给他们的第一笔、也是目前唯一能动用的“遗产”!
“立刻组织所有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成立专项小组,全力消化、应用这些技术!”艾拉毫不犹豫地下令,“优先级最高!我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东西转化为实际的防御力量!”
命令下达,整个同盟的科研力量再次被高效动员起来。数学家、信息学家、法则工程师、甚至修行侧擅长推演天机、构筑阵法的宗师们,都被集中起来,围绕这几项技术进行攻坚。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很多概念与现有科学体系格格不入,充满了难以理解的“跳跃性”。但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埃忒尔留下的、相对完善的原理框架,进展虽缓慢,却扎实地一步步推进。
数周后,初步成果开始显现:
利用初级叙事架构可视化技术(增强版),同盟成功定位了三个之前未被发现的、处于早期静滞侵蚀状态的边缘宇宙,并及时采取了措施,避免了更大损失。
基础信息熵稳定矩阵在根源塔外围成功布设,塔内研究人员明显感觉到,那种源自静滞的、无形的精神压抑感减轻了许多。
逻辑悖论注入协议首次在一支前线舰队的集体意志(其“英勇”叙事线)上进行了试验性应用,虽然效果微弱,但确实检测到其面对低强度“剧情干扰”时,稳定性有了可测量的提升。
而信息压缩与冗余编码技术,则让肃正协议的“叙事备份库”容量和安全性提升了数个量级,为可能出现的更多“叙事性陨落”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这些成果,相对于整个静滞威胁而言,或许只是杯水车薪。
但它们意义重大!它们证明了一条道路的可行性——一条利用“叙事层”知识,主动防御、甚至可能在未来进行反击的道路!
埃忒尔的遗产,如同一颗火种,虽然微小,却已在同盟的心中点燃。
他们继承的,不仅仅是几项技术,更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一种在“故事”层面守护自身存在的……可能性。
希望,在废墟与牺牲之上,悄然重建。
(第1416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