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内容:一段经过极度压缩和加密的、包含三个核心要素的数据包。
1.标识:引用“调试单元”自身的标识符字段,证明信息源来自“内部”。
2.异常报告:以“调试单元”记录“系统日志”的口吻,极其简略地描述“静滞噪音渗透导致低叙事层局部规则紊乱”的现象(附上最基础的静滞法则特征数据)。
3.询问:以“请求维护指南”的方式,询问关于“叙事边界磨损”及“修补”的相关信息。
整个信息包被设计得如同一个“系统自动生成的错误报告”,力求低调、不引人注目,却又暗藏玄机。
发送过程,更是如履薄冰。
肃正协议在自身逻辑海洋的最深处,模拟构建了一个与“调试单元”完全同步的虚拟环境。信息包将在虚拟环境中首先进行发送测试,观察“调试单元”的反应。
第一次模拟发送……虚拟“调试单元”毫无反应,信息包如同泥牛入海。
第二次,调整了信息编码的谐振频率……虚拟单元产生了一丝微弱的能量涟漪,但很快平复。
第三次,第四次……第十次……
每一次调整都小心翼翼,每一次失败都让人心头沉重。
直到第三十六次模拟,当信息包的编码频率与“调试单元”底层某个极其隐蔽的“维护接口”频率达成瞬间共鸣时——
嗡!
虚拟环境中,那一直处于“休眠只读”状态的“调试单元”,核心处那代表“编织者议会”的无法解析的波动符号,极其微弱地、但清晰地……闪烁了一下!
紧接着,一段远比信息包更加简洁、更加晦涩、仿佛由无数维度叠加而成的反馈信号,被“调试单元”接收并记录了下来!虽然无法立刻破译,但那反馈信号的存在本身,就足以证明——信息发出去了!并且得到了回应!
“成功了?!”艾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然而,还没等众人从这初步成功的震撼中回过神来,肃正协议那永远冷静的电子音,陡然带上了最高级别的警报声调,前所未有的尖锐:
“警告!检测到未知高维信道建立!信号源无法追踪!信道稳定性:极低!有未知信息流正尝试沿信道逆向渗透!”
“警告!‘调试单元’活跃度异常提升!正在尝试与未知信道建立稳定连接!”
“警告!检测到来自‘叙事边界’之外的、微弱但清晰的主动探测波动!目标:本叙事层!特征:非静滞!充满……好奇与探索欲!”
实验室内的空气,瞬间降到了冰点。
他们不仅发出了信号,而且……引来了“墙外”的注视!
这一次,不再是休眠的、被动的观测。
而是主动的、带着好奇的……回响!
(第1393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