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蕴含了无尽法则奥秘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又似万古低语,深深地撞入林风的意识核心,回荡不息:
“为何……至此?”
简单的四个字,却重逾亿万钧!它并非询问表象的目的,而是直指林风超脱的初心,拷问着他大道的根源,衡量着他行为的本质!
一瞬间,林风感觉自己的整个存在——从在青云宗踏上修行之路的点点滴滴,到仙界鏖战的腥风血雨,再到最终超脱时面对纪元终结的悲怆与决绝——所有的一切,仿佛都被置于一面绝对清晰、绝对公正的明镜之前,被那古老的意志细细审视,毫无保留!
他甚至能感觉到,那意志已然“看”到了他内心深处对复活亲友的极致渴望,对再造故土的执着信念,以及对探寻自身根源谜团的好奇。
考验,已然开始!回答稍有差池,或心念不纯,下场绝不会比之前那三位好多少!
林风深吸一口气,并非出于呼吸的需要,而是以此动作凝聚全部的心神。他澄澈坚定的目光,毫无畏惧地迎向那无形的、浩瀚的古老意志,以最本源的法则波动,将自己的心念传递而出,坦诚,直接,且无比坚定:
“为情,为义,亦为弥补遗憾,延续希望。”
“情之所系,乃生之所恋。父母生养之恩,师长教导之情,道侣相携之义,挚友肝胆之交……此诸般情义,构成我‘存在’之意义,乃我道心之基,超脱之念所起。彼等因纪元之劫而殁,非战之罪,非道之失,乃天地循环之无奈。此情此憾,刻骨铭心,若不能弥补,我道心永有缺,纵得永恒,亦不过万古孤寂,非我所求。”
他的意念清晰而温暖,如同描绘一幅充满烟火气与温暖的画卷,将那尘封于记忆深处的亲情、友情、爱情一一呈现,没有丝毫掩饰其中的眷恋与不舍。
“然,”林风话锋一转,意念变得愈发沉稳和深邃,“我亦知天地有常,生死有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逝者已矣,其归天地,本是自然之理。我所求之‘复活’,非是悖逆天道,滥用井力,强行扭转已定之生死轮回。”
“我所求,乃是借井之造化生机,滋养汇聚彼等散于天地间、未曾彻底湮灭之真灵印记,予其一次重聚真灵、再塑形神之机缘。如同枯木逢春,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激发其内在残留之生机。若其真灵已彻底消散,归于源海,再无痕迹,我林风虽痛彻心扉,亦当坦然接受,绝不敢行那逆乱法则、罔顾自然之事。”
他的意念中充满了对生命自然的敬畏,表明他所寻求的并非无所顾忌的滥用,而是在尊重既定法则基础上的“弥补”与“延续”。
“复活之后,又如何?”古老意志的追问紧随而至,直接针对后果。
林风毫不迟疑,意念如磐石:“若得侥幸成功,彼等归来,亦非昔日之完全复制。经历纪元之劫与真灵重聚,必有损益,当为新生命。我之所愿,乃是护佑他们于此新生中,得享平安喜乐,追寻自身之道,而非活于我之羽翼与阴影之下。我所再造之故土,亦非囚笼,而是一方可供栖息、可供选择的新起点。我之道,在于守护,在于给予选择之权利,而非掌控。”
“至于承担反噬……”林风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混沌大道的气息自主勃发,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与担当,“我既行此路,便早有觉悟。一切因果,皆由我一人承担。源海反噬也罢,法则劫难也好,皆以我手中之剑,身负之道,一力抗之!此为我之选择,我之责任,万死无悔!”
他的回答,没有豪言壮语,却字字铿锵,发自肺腑。有情有义,却不被情义所绑架;渴望弥补,却恪守着对生命自然的敬畏;追求力量,更明确自身的责任与担当。
他的道心,在这一次次的磨难与抉择中,早已被打磨得圆融通透,坚不可摧。
在那古老意志的注视下,林风的混沌大道甚至自发地显化出种种异象:既有对逝去亲友的温情眷恋,亦有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感悟,更有一种我道自在我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与担当!诸般意念,和谐统一,尽数融于那包容一切的混沌之中。
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