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无字破执(2 / 2)

他微微侧身,露出了身后一名年轻僧人腰间悬挂的一件法器。那是一个看似普通的金属钵盂,但仔细看去,钵盂表面刻着两个古朴有力的汉字“破执”。

其他僧人身上,或佩短棍,或持念珠,那念珠颗颗乌黑,隐隐有金属光泽,其上皆隐约可见类似的“破执”二字。这些法器看似简单,却散发着一种内敛的、锐利的气息,仿佛能斩断无形之物。

“看来半人首领所言非虚。”窦良低声道,“他们确实不排斥半人,但他们……似乎排斥一切形式的‘执着’,包括对外部苦难的过度介入?”

林谈深吸一口气,知道面对这样的存在,拐弯抹角毫无意义,必须直指核心。他抬起手臂,蚩尤印记微微发热:“大师,此印记源于兵主蚩尤,亦与星神古圣之力纠缠。我们于纳木错湖底,得仓颉与犍尼萨指引,知古圣星神同源异流,皆为大患。近日更发现上古囚禁外神之青铜巨门。线索纷杂,迷雾重重,我等力量微薄,智慧不足,难以窥见全局。听闻莲花寺传承特殊,或有勘破虚妄之智。若‘破执’是为守护世间清明,为何不能携手?”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那座无字碑:“此碑无字,是否意味着万法皆空,无需言说?还是说,真正的答案,需要我们自己去看清?”

林谈的话说完,广场上一片寂静。只有风声掠过无字碑,发出极其轻微的、几不可闻的嗡鸣。

那老僧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林谈,许久,脸上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丝丝。他缓缓道:“能得文祖与智慧之神眷顾,能承兵主之念而不堕杀伐,能见囚笼而心生警惕……汝之缘法,确非寻常。”

他转过身,面向那座无字碑:“此碑非碑,乃‘镜’。照见心之所执,亦照见世之虚妄。尔等所见星神古圣,不过妄念所生之巨大幻影,然幻影亦能伤人,如同梦中虎噬,痛楚真实不虚。”

他这番话,似乎承认了外界威胁的存在,却又将其归为“妄念幻影”,充满了哲学的思辨色彩。

“请大师明示。”林谈恭敬道。

老僧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尔等寻至此地,所欲为何?是为求力量破敌?是为求知识解惑?还是……为求心安?”

这个问题再次直指本心。

林谈与老九、窦良对视一眼,林谈坦然回答:“皆为守护。守护无辜生灵,守护世间秩序,亦守护心中之道。为此,我们需要力量,需要知识,但最终,是为了求得一条可行之路,以求心安,亦求世安。”

老僧闻言,微微颔首,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也不算失望。“守护亦是执念。然执念亦有深浅,有均提。”他抬手,指向那座无字碑,“答案,不在我处,亦不在经中。答案在尔等心中,亦在此‘镜’之中。能否看见,能看见多少,皆看尔等机缘。”

说完,他竟不再言语,与其他灰袍僧人一同,再次如同融入环境般,退到广场边缘,默默站立,仿佛变成了另一座座人形石碑,唯有那双双锐利的眼睛,依旧注视着他们,仿佛在观察他们如何面对这座无字碑。

“这……这就完了?”松鼠有些傻眼,“就让我们自己看这块石头?”

窦良皱眉:“莲花寺……果然如传说中般古怪。他们似乎信奉一种极端的‘破执’理念,不拜偶像,不立文字,甚至可能避免直接介入因果。但他们愿意让我们接触这座碑,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提示和考验。”

老九凝视着无字碑,沉声道:“既来之,则安之。此碑绝不普通。或许如那位大师所言,它能映照出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执着与困惑,甚至……映照出某些真相的碎片。”

林谈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杂念,一步步走向那座无字碑。他知道,莲花寺的线索,或许就隐藏在这看似空无一物的石碑之中。

他站定在碑前,屏息凝神,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目光投向了那光滑如镜的暗青色碑面。

起初,碑面只是映照出他自己略显疲惫却坚定的脸庞,以及高原清澈的天空。

渐渐地,他感到自己的精神力和意识仿佛被吸入其中。碑面不再反光,而是变得深邃,如同漆黑的宇宙背景。

紧接着,一些模糊的影像开始浮现……

他看到了……无尽的虚空,以及虚空之中,两股庞大、扭曲、无法名状的意识或者说“存在”在相互纠缠、吞噬……它们的本质惊人地相似,却如同镜子的两面,彼此对立……星神的冰冷疯狂……古圣那种带着欺骗性的“温暖”……它们都散发着对“秩序”和“生命”的贪婪渴望……

景象一变,他看到了地球,如同一颗脆弱的蓝色宝珠。一道道无形的“根须”从虚空中那两股存在延伸出来,试图扎入地球……其中一些“根须”被上古的力量斩断或封印…但仍有细微的“根须”渗透进来,化为了信仰、传说、甚至……人心中的欲望与恐惧……

他又看到了莲花寺的僧人们,他们并非不问世事。在历史的一些片段中,有灰袍身影出现在瘟疫横行之地,以“破执”法器超度被古圣低语逼疯的村民;有他们与鬼众道先辈短暂联手,击退试图侵蚀某地风水龙脉的星神眷族……但他们从不停留,从不宣扬,做完便走,仿佛只是拂去尘埃,不染一物。他们的目的,似乎仅仅是“斩断”这些外来的“执着之根”,而非建立或守护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