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奇迹发生了。老槐树的根系开始主动顺着浅沟向村外延伸,灰黑色渐渐褪去,恢复了健康的深褐色;灵井的井底传来“汩汩”的声响,干涸的井中重新涌出清澈的泉水,水色中带着熟悉的土水双系光芒。
当最后一条主根伸入村外的能量阵,老槐树剧烈地摇晃了一下,枝头绽放出洁白的花朵,花香中蕴含着纯净的木系灵力,轻轻落在村民们的身上。村民们欢呼着奔向灵井,用陶罐装满井水,井水入口甘甜,灵力在体内流转顺畅,比以前更加温润。
“这才是真正的分流。”石磊看着重新焕发生机的灵井与老槐树,若有所思,“不仅要分流水与能量,还要分流‘欲望’——老槐树过度吸收能量,本质是失去了平衡的方向,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它找到新的平衡点。”
雾隐村的事件让三人意识到,“分流治理”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更要深入每个区域的灵力特性与人文习惯。他们随后推出了“一域一策”的方案:对靠近矿脉的村落,重点监测能量溢出的情况,建立缓冲带;对灵力稀薄的高原地区,则引导他们发展不需要强灵力支撑的产业,如灵草编织、矿石雕刻;对沿海的渔村,帮助他们利用水系与风系灵力的共振改良渔船,既提高产量又不破坏海洋生态。
这种精细化的治理模式很快见效。高原上的牧民第一次用上了用风系灵力驱动的纺织机,效率提高了三倍;沿海的渔民则通过“双系渔船”捕获的灵鱼更加肥美,且数量稳定,没有过度捕捞的迹象;就连最偏远的冻土部落,也在雷霆部落的帮助下,用雷电灵力与土系灵力结合,在冰原上种出了耐寒的灵麦。
凌轩、雷罡和苍岩首领看着这些变化,欣慰不已。在一次回访共生城时,他们站在灵河的支流旁,看着孩子们在岸边嬉戏,用小石子玩“五灵分流”的游戏——将石子扔进不同的水湾,看它们如何顺着水流汇聚到主河。
“你们做得比我们好。”凌轩笑着对三个年轻人说,“我们当年更注重‘合’,而你们懂得‘分中有合’,这才是动态平衡的高阶境界。”
雷罡拍了拍石磊的肩膀:“就像这灵河,支流越多,主河才越丰盈。害怕分流导致分裂,本身就是对平衡没有信心的表现。”
苍岩首领则递给灵溪一株从雾隐村带回的老槐树种子:“把它种在议会大楼的院子里吧,让它提醒所有人,平衡不是一刀切的整齐,而是各得其所的和谐。”
种子被种下的那天,共生城再次下起了灵雨。雨滴落在种子周围的土壤里,很快,一株嫩芽破土而出,嫩芽的茎秆上,清晰地分布着五条细微的纹路,像五条汇聚的小溪,最终在顶端凝成一片小小的叶子。
石磊、灵溪和风隼并肩站在嫩芽前,看着它在灵雨中舒展。他们知道,这株嫩芽就像此刻的大陆,每个区域都是一条支流,或许方向不同,速度各异,却终将在平衡之道的指引下,汇成滋养万物的大河。
议会大楼的灯光在黄昏中亮起,三人站在窗边,俯瞰着共生城的万家灯火。灵河的主支流在夜色中像两条发光的绸带,缠绕着这座不断成长的城市;平衡之柱的光芒穿透云层,为每条支流镀上一层金边;远处的五灵矿脉与暗月峡谷,也闪烁着呼应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和而不同”的永恒真理。
“明天去看看高原的纺织工坊吧。”石磊提议,指尖的土系灵力与窗外的灵河产生共鸣。
“好,顺便带上新培育的耐寒灵草种子。”灵溪点头,木系灵力让桌上的图纸泛起微光,那是为高原设计的新型温室草图。
风隼笑着补充:“我已经让风翼谷的信使提前通报了,他们还想知道分流阀能不能改造成适用于高原的型号。”
三人相视而笑,窗外的灵河支流依旧静静流淌,水流撞击石头的声音,像一首温柔的歌谣,诉说着平衡之道的新篇——分流不是分散,而是为了更好的汇聚;差异不是障碍,而是平衡最美的模样。而他们,将继续沿着这条流动的平衡之河,带着新的试炼与收获,走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