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在沙发上,打量着四周。
走廊里,员工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手里抱着文件快步穿梭,脸上带着朝气,说话时也充满了活力和干劲,和他之前待过的那些暮气沉沉、勾心斗角的老公司完全不一样。
五分钟后,会客室的门被推开。
晏明洲走了进来,他在张彻行对面的沙发上坐下,手里还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张导,久仰大名。”晏明洲的语气很真诚,没有丝毫老板的架子,“我上大学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您拍的《大醉侠》,里面那段用跳接剪辑表现打斗场面的手法,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当时觉得特别震撼,后来还专门找了相关的资料研究过。”
张彻行愣了一下,有些拘谨地说道:“晏……董事长,您太客气了。那些都是老掉牙的东西,现在的年轻人早就不喜欢看了。”
“不,不是老掉牙,是走得太超前了。”晏明洲笑了笑,翻开手里的笔记本,指着上面的批注,“您在《独臂刀》里,用手提摄影来表现打斗的真实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大醉侠》里,用光影的强烈对比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变化,这些手法在现在看来依然很有冲击力,甚至比一些新派导演的手法还要高明。我很想知道,您当时是怎么想到要用这些方式来表现武侠片的暴力美学的?”
这个问题一出,张彻行瞬间就愣住了。
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的董事长,问的不是他能拉来多少投资,不是他过往的票房成绩,也不是他愿不愿意改变风格,而是关于电影本身,最纯粹的专业问题!
他那颗因为被辞退而冰封的心,像是被温水慢慢融化,有了暖意。
他挺直身体,眼神里的疲惫渐渐消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其实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就是觉得传统的武侠片拍法太死板了,观众看久了会腻。我当时看了黑泽明的《七武士》,特别喜欢里面的长镜头,后来又研究了胡金铨导演的《侠女》,受他们的启发才开始尝试用新的手法拍武侠片……”
他从黑泽明聊到胡金铨,从长镜头的叙事优势聊到快速剪辑的情绪渲染,从光影的运用聊到演员的表演,越说越兴奋,语速也越来越快。
晏明洲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偶尔还会提出一两个专业的问题,“当时拍摄《独臂刀》时,手提摄影的稳定性是怎么解决的?”
“面对邵氏的压力,您是如何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的?”
每一个问题都问到了点子上,让张彻行觉得自己终于遇到了真正懂电影、懂他的人。
半个小时后,晏明洲才轻轻打断了他的话,眼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张导,您知道吗?现在港城电影圈最缺的不是会拍商业片的导演,而是像您这样有自己的坚持、有艺术追求的导演。很多导演为了票房,为了迎合观众,早就放弃了自己的风格,变得千篇一律。而您却能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这太难得了。”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合约,推到张彻行面前:“现在我这里有一个机会,想邀请您加入寰宇星娱,担任首席导演。我们公司不需要您改变任何风格,不用您拍那些飞来飞去的新派武侠,也不用您加爱情戏、搞笑戏。我只要您把您最擅长的、最硬核的东西拍出来,那些您以前拍过的,或者以前想拍却没机会拍的故事,都可以在这里实现。”
他指着合约上的条款,一一解释道:“合约期限是三年,薪水是您在邵氏的三倍,公司会给您配备最好的摄影团队、武术指导和美术设计,剧本您可以自己选,也可以自己原创,演员也由您来定,拍摄节奏和后期剪辑都由您自己把控,我不会干涉您的创作。”
晏明洲的目光变得格外坚定,语气也带着几分郑重:“我只有一个要求,我要您为我拍出一部电影,一部能让所有看不起老派武侠、看不起硬桥硬马的人都闭嘴的电影!我相信您的才华,也相信您一定能做到!”
张彻行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男人,看着他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听到他真诚有力的话语,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从事电影行业几十年,经历过辉煌,也遭遇过低谷,却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晏明洲这样信任他、支持他,愿意给他完全的创作自由,还愿意为他的坚持买单。
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只是拿起笔在那份合约上一笔一划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笔尖划过纸张,像是在为他的电影生涯,开启一个全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