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立刻跑回自家,拿了块生锈的钢片,站在村口的共生藤旁,用力将钢片往电网方向扔去。钢片刚靠近电网一米,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挡住,悬在半空,紧接着,祠堂方向的接收器发出“滴滴”的预警声,苏晴的绘图本屏幕上,钢片的位置立刻弹出红色标记。
“成了!”村民们发出一阵欢呼,王婶抱着孩子也跟着拍手,“这下可好了,俺家小子再也不用怕炮弹了!这‘钢铁穹顶’,真是俺们的救命网啊!”
“叫‘钢铁穹顶’好!”李伯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比叫啥‘电磁网’顺口,听着就结实,像给村子戴了个铁帽子,啥都砸不进来!”
村民们纷纷附和,“钢铁穹顶”这个名字,就这么定了。连阿木都用手语比划着“钢铁穹顶”,绿色的纹路泛起开心的光,显然也觉得这个名字贴切。
下午的时候,赵衡的侦察兵果然来了——三架“鹰眼”无人机从红锈林方向飞来,想越过共生藤侦查村里的情况。还没靠近村口,“钢铁穹顶”的预警系统就响了,苏晴的绘图本屏幕上,三个红色光点清晰可见,正快速向村子移动。
“无人机!”苏锐的声音从了望台传来,他拄着星核木支架,步枪架在射击台上,瞄准了空中的无人机,“距离一公里,高度五十米,正在加速!”
“别开枪!”陈静连忙阻止,“用电网就行!”她手指在探测仪上快速操作,将村口区域的电磁强度调到3.5特斯拉,“电网能干扰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让它们失控坠毁,还能避免暴露我们的火力位置。”
话音刚落,空中的无人机突然开始摇晃,像被风吹得失去了方向,紧接着,第一架无人机冒着黑烟,直直地坠落在红锈林边缘,第二架、第三架也相继失控,摔在地上,发出“砰”的闷响。
“太厉害了!”张三看得眼睛都直了,“连枪都不用开,就把它们打下来了!这‘钢铁穹顶’,比俺们的滚石槽还管用!”
林野走到村口,看着坠毁的无人机,青铜刀在手里转了个圈:“这只是小试探,赵衡肯定还会来。”他的声音带着沉稳,“我们得继续完善‘钢铁穹顶’,在每个支架旁加装‘能量储备箱’,万一共生核心的能量断了,储备箱能撑半小时,足够我们反应——李伯,您能打造储备箱的外壳不?用星核钢,要防辐射、防冲击。”
“能!”李伯拍着胸脯,“俺这就去工坊,晚上就能赶出来十二个,保证结实!”他扛着钢凿,脚步快得像个小伙子,转眼就消失在巷口。
王婶这时抱着粥碗走过来,给林野、陈静、苏晴每人递了一碗:“快喝点粥,垫垫肚子。”她的目光落在“钢铁穹顶”上,嘴角笑出了皱纹,“俺刚才回家跟老头子说,咱们村有了‘钢铁穹顶’,比以前的土城墙结实十倍,他还不信,等会儿让他来看看,保管他也高兴。”
林野接过粥碗,温热的粥滑进喉咙,带着红枣的甜香。他抬头望向“钢铁穹顶”,淡蓝色的电磁网在阳光下泛着透明的光,与共生藤的淡绿色、星核泉的蓝绿色交织在一起,像一张五彩的网,将石磨村紧紧护在里面。村民们在巷里忙碌着,有的帮着李伯搬运星核钢,有的帮着阿木加固固根藤,有的在清理电网下的碎石,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安心的笑——这“钢铁穹顶”,不仅是防御工事,更是他们对抗赵衡的信心。
苏晴的辐射绘图本自动保存了“钢铁穹顶”的调试数据,屏幕上最后一页用红笔写了句话:“最安心的守护,是抬头能看见‘穹顶’,低头能摸到同伴的手。”女孩的手指轻轻抚摸着这句话,后颈的纤维痕迹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淡粉色。
傍晚时分,李伯的能量储备箱做好了,十二个用星核钢打造的箱子,方方正正,表面还刻着简单的星枢符,能增强能量稳定性。村民们帮忙把储备箱搬到每个支架旁,陈静将它们与支架的能量接口连接好,屏幕上立刻显示“储备能量100%”。
老村长站在祠堂前的高台上,看着覆盖全村的“钢铁穹顶”,又看了看忙碌的村民,拐杖头在石台上敲出欣慰的响:“苏明要是能看到,肯定会说,这才是他想看到的石磨村——有能挡风雨的‘穹顶’,有能一起扛事的人,就算赵衡来了,咱们也不怕。”
林野站在老村长身边,青铜刀的刀身映着“钢铁穹顶”的蓝光:“明天就是赵衡进攻的日子,我们把‘钢铁穹顶’、共生藤、地下陷阱、电磁地雷都准备好,形成立体防御,只要大家团结,就一定能守住村子。”
村民们纷纷应和,声音在巷里回荡,盖过了晨雾消散的轻响。夜幕降临时,“钢铁穹顶”的电磁线依然泛着淡蓝的光,像一圈守护的光环;固根藤紧紧缠着钢支架,预警果在夜色中泛着微弱的红光;守夜的村民拿着李伯打造的星核钢武器,在巷里巡逻,脚步比往常更坚定——他们知道,有“钢铁穹顶”在,有彼此在,这个夜晚,石磨村会很安稳。
苏晴躺在村医屋的小床上,睡前最后一次用感知检查“钢铁穹顶”,电网的能量平稳,支架稳固,没有异常。她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钢铁穹顶”的样子,还有村民们开心的笑容,心里踏实得像被“穹顶”护着一样——明天的决战,他们一定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