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整齐排列着透明的基因样本管,每一根管子上都贴着标签:“第7次:鱼人融合体,无法适应陆地重力”;第19次:鸟人融合体,肺部无法过滤矿洞粉尘”“第31次:虫形融合体,无复杂操作能力”……
李熵隐数到第42根时,恩基拿起了标着“巨猿融合体”的样本管,管内的淡绿色液体里漂浮着一缕灰色的毛发。
“体型必须控制在1.5米左右,肩宽不超过1.2米,同时要保留至少60%的负重能力。”
恩基的手指敲击着操作台,牛头阿努纳奇递过来一份序号43的基因图谱,图谱上标注着“东非猿猴基因片段”的字样。
李熵隐看着图谱上的双螺旋结构,作为当代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自然对这种双螺旋结构十分眼熟。
难道人类的祖先,真的是阿努纳奇实验的原材料?
他的思考被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打断。
墙壁上的母星监测屏突然亮起红灯,尼比鲁的影像变得更加破碎,大气层的裂缝清晰可见,屏幕下方跳出一行刺眼的文字:“大气稳定率低于40%,预计8个地球年后完全消散。”
我们没有时间再试了。”蛇身阿努纳奇的蛇尾在地面上剧烈摆动,“如果第43次实验还失败,只能启动‘备选方案’。放弃地球,回尼比鲁寻找宜居星球。”
恩基没有说话,他将巨猿基因样本管插入操作台,又取出一根标着“阿努纳奇基础基因”的管子。
淡绿色的液体与橙红色的液体在混合舱中交融,形成奇异的黄绿色漩涡。李熵隐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阿努纳奇是为了拯救母星才进行基因实验,但他们对其他生命的漠视,却让这场“拯救”充满了残酷的意味。
他突然想到,后世人类对“神明”的敬畏与恐惧,或许正是这种建立于基因里的“被创造却随时可能被销毁”的宿命感。
“培育周期设定为200地球天,目标:体型1.5米,肩宽1.1米,灵活性≥80%,负重能力≥50kg。”
恩基按下启动键,培养舱开始注入混合后的基因液体,透明的舱体上渐渐浮现出胚胎的轮廓。
李熵隐的目光落在胚胎旁的标签上,实验体编号:h1-01,基因来源:东非猿猴+阿努纳奇基础基因”,字母“h”像一道闪电击中他的意识,这就是“人类(huan)”的起源?
就在这时,飞船突然轻微震颤,墙壁上的星图投影开始闪烁。
牛头阿努纳奇抬头看向屏幕:“母星传来紧急信号,大气稳定装置又损坏了两个,需要更多黄金粉尘。”
恩基的脸色变得凝重,他看向培养舱中缓缓发育的胚胎,眼中第一次露出不确定的神色:“只能等了,这是我们在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
“东非猿猴基因融合实验和巨猿实验同时进行,成败在此一举了。”
李熵隐的意识悬在培养舱前,看着胚胎逐渐成形。
他想到刚才看到的“牛头蛇身”阿努纳奇,想到后世神话中无处不在的“兽首人身”神明,想到那些被销毁的实验体残骸,人类文明的起源,似乎从一开始就笼罩在“被创造”的阴影下。
而阿努纳奇口中的“备选方案”,以及母星紧迫的危机,更让他意识到,这场实验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无论成功与否,人类都可能成为被遗弃的“产物”。
淡蓝色的冷雾再次弥漫,培养舱的影像渐渐模糊。李熵隐知道,他即将见证“人类”胚胎的发育,也即将面对这场基因实验更残酷的真相——那些看似强大的阿努纳奇,其实也在被母星的命运推着向前,而他们留给人类的,或许不止是生命,还有无法挣脱的基因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