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来后,直奔药草房。李婶正带着三个女人分装药粉。粗陶罐一字排开,标签写得清楚:止血、退热、消肿、镇痛。
“够用多久?”艾琳问。
“止血散撑一个月。其他半个月。”李婶说,“草药还能采,但天气转冷,长得慢。”
“派人每天进山采一次。”艾琳说,“路上结伴,带矛。”
她回到议事厅外,公告板上已经签满了名字。她拿起炭笔,在最下方加了一行新任务:**孩童撤离路线演练,明晨校场集合**。
天快黑时,彼得拿着记录本过来。“粮仓清点完,黑麦二百一十七斤,熏肉五十三斤,盐十八斤。南门加固完成一半,预计明早收尾。武器房修好十二张弓,三十支箭。”
艾琳点头。“通知所有人,今晚加餐。每人一碗浓汤,加半块熏肉。”
消息传开后,村中气氛变了。晚饭时间,家家户户端着碗聚在门口说话。孩子们跑来跑去,传话:“明天要演练!”女人们缝布囊,装盐装药。男人们聚在校场边讨论陷阱怎么改。
艾琳吃完饭,走到村口那棵歪松下。她从背篓里拿出一捆新柴,放在原来的柴堆旁边。干的,整整齐齐。
她抬头看了眼林道。夜色已深,远处什么也看不见。
第二天一早,校场响起了哨声。孩子们列队站好,艾琳站在前面。
“如果敌人来了,大人要守墙,你们要带老人和伤员走猎径。”她说,“路线记住了吗?”
“记住了!”孩子们齐声答。
“从南门后窖室出发,穿工具屋,过菜园篱笆,进林子左拐,三棵歪松下汇合。”
“对。每段路有人接应。赵爷爷在窖室,王叔在工具屋,李婶在菜园。到了松树下,等信号,不准乱跑。”
演练开始。孩子们分成小组,按路线跑一遍。有人忘了转弯,有人跑太快摔了跤。艾琳一个个纠正。
“慢点不要紧,别丢人。”她说,“活下来才是本事。”
中午时,粮仓第二批登记完成。黑麦总数二百二十三斤,多出六斤是从旧柜底扫出来的。熏肉补了七斤,是从东坡一处隐蔽地窖发现的。
艾琳让人把数字更新在公告板上。
下午,南门最后一块石砖砌好。围墙比原来高出半尺。侧岭哨岗加了遮雨棚,火把架重新固定。陷阱区所有陷坑都铺了新盖板,油槽注满,上面盖了草皮。
武器房交来五十支新箭,十五张修好的弓。铁匠说还能再做二十套皮甲修补件,只要材料够。
艾琳走进议事厅,翻开物资总账。她用炭笔在纸上划出几行字:
水源每日检查
陷阱每周复查
孩童每月演练撤离
联络柴堆三天一换
她放下笔,走出门。
夕阳照在南门上,新砌的石墙泛着暗红光。男人们还在搬运剩余石块,女人们收拾工具。校场边,几个孩子在练习传令手势。
艾琳走到村口歪松下,蹲下身,检查柴堆是否受潮。她伸手拨了拨底层的木柴,确认干燥。
她站起来,拍掉手上的灰。
远处林道入口,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