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接话。远处传来鸡鸣,一声,又一声。
李三打开随身携带的信匣,取出三封封泥完好的短笺。“陈六送来半车腌菜,吴娘子拨出二十斤粗盐,南坡村答应战时派八人支援巡逻。这是他们签的凭据。”
他逐一展示封印与签名。人群中响起低语,有人点头,有妇人悄悄抹了眼角。
艾琳回到议事屋前,召李三与赵二河入内。桌上铺开信号规程图。
“人力传令太慢。”她说,“一旦开战,哨点之间必须瞬时响应。”
赵二河提出担忧:“点烽火怕打草惊蛇。敌军若见烟,提前压境怎么办?”
“那就只在确认敌踪后燃烟。”艾琳拿起炭笔,在纸上划出三种形态,“白烟为侦察警戒,单柱直上;红焰为敌近村界,需点燃干柴;双烟并起,即全面作战,所有防线启动。”
她抬眼:“各哨点配专用火盆,湿柴定量存放,由你亲自监督使用。”
赵二河应下。
“李三负责后勤调度。”她转向另一侧,“统储仓设应急口令,一旦红焰升起,立即开启战时配给。伤员安置点今晚再检查一遍,草药分装小包,标清用途。”
李三翻开新制的调度册:“已安排四组搬运队,两组轮流值守照护点。妇组备好绷带与止痛草粉。”
“还有指挥。”艾琳手指轻敲桌面,“开战后我居中调度,你二人各执一翼。前线变动随时通报,不得擅自决断。”
三人默然片刻。职责分明,无须多言。
午后,信号演练开始。西坡率先升起白烟,片刻后南北两哨相继回应。接着红焰腾起,鼓台敲响一通鼓。最后双烟并起,全村民迅速归位:青壮持械上墙,妇孺退入掩体,巡逻队进入隐蔽伏击点。
艾琳站在鼓台边缘,看着最后一组人完成交接。她举起手,落下。
鼓声停。人未散。
暮色渐浓,炊烟从各家屋顶升起。李三收拢名册,走向统储仓做最后一查。赵二河登上主哨塔,逐一点验火盆与柴料。
艾琳仍在议事屋前。她取出最后一张布防图,炭笔缓缓移动,沿着村庄轮廓画出闭合圆圈。笔尖顿了一下,在南岭方向加重一圈。
她放下笔,目光落在远处山脊线上。
一只乌鸦掠过树梢,翅膀拍打声划破寂静。
她站着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