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后人的智慧(2 / 2)

“莫要再哭了,你祖母在天有灵,亦不愿见你这般模样。”

“男子汉大丈夫,当顶天立地,莫要学那小儿女姿态。”

一番训斥过后,他便也领着二郎,转身下了山。

只剩下陈安独自一人,又在这坟前,静立了许久。

直到天色渐暮,方才缓缓转身,飘然而去。

......

后山,竹林小亭。

曹文逸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见他到来,亦不言语。

只是将案上那壶早已温好的清茶,为其斟上一杯。

陈安于其对面落座,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真人见笑了。”

“修道亦要修心。”

曹文逸的声音平和,带着几分过来人的通透。

“于我等修行人而言,这生离死别,太过常见,终究是要学会适应。”

她顿了顿,那双历经百年沧桑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看淡世事的洒脱。

“况且,修行也只是能比常人活得久一些罢了,并非是当真不死不灭。”

“往后里,贫道说不得还要你这后辈,来为我送上这最后一程。”

陈安闻言,微微颔首,将此言记于心中。

转而望向亭外那轮渐渐升起的皎洁明月,心头泛起几分波澜。

他的人生路,还很长。

而这漫漫的岁月风霜,足以磨去一切。

若是不能将这些所珍重的人、事、情感,尽数铭刻于心。

待到最后,纵然是修行有成,可却也变成了一块无知无觉、无情无欲的顽石。

那这长生,又修来何用?

“甚好。”

曹文逸见他这般模样,脸上露出一抹由衷的赞许。

“你能想通这些,那便也无需贫道再多费口舌了。”

......

一番感慨过后,两人平复心绪,复又谈及修行之事。

陈安将自己在白玉京内,传下那【万物性合归真篇】之事,缓缓道出。

这事对于她而言,倒也无需隐瞒。

事实上,和他相处日久的一些同道皆都有所猜测,只是却也不点明罢了。

毕竟,偌大汴梁能做到这一步又愿意做的人,除了他陈安之外,恐也再找不出第二个。

曹文逸听着他的讲述,平静的眸子里泛起几分异彩。

“此举大善。”

她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自从贫道从你手中得了此法过后,这些时日同样也在是时时揣摩。”

“其理念之新奇,见解之独到,足以再开一道修行坦途。”

“只是......”

曹文逸话锋一转,将其中利弊,一一道出。

“此法虽是无需外界灵机,可于修行者自身的心性要求却是极高,需得循序渐进,非一日之功。”

“另外就是此法一切草创,没个可依据的路子,往后能走到何等地步,犹未可知。”

陈安从来也不是什么听不进去大实话的人。

况且此刻曹文逸所言都是那法门切实存在的问题,显然其人是真钻研过,而非说说。

“真人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想。”

干脆利落的承认其中缺陷,陈安神色里也不见什么失落,坦荡说道:

“我一人之力终究有限,这便也是我将此法公之于众的缘由。”

“前人之路已尽,我便为后人开一道新渠。”

“至于往后它又会变成什么样,又能否取代眼下修行路...我相信后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