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有佛四十二象(2 / 2)

【佛说四十二章经·天耳通】。

他心头一动。

翻开内里,细细观之。

其上所记载的,同样是一门极为独特的神魂术法。

修行此法,可使神念蜕变,能于冥冥中聆听万物之声,洞察人心善恶。

与他之前所得的【他心通】,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又各有侧重。

而更叫陈安感到惊奇的是。

这篇经文与他从刘法处得来的【他心通】,以及那位慧持和尚虹化前所诵的【入定篇】。

无论是命名方式来说,还是行文的习惯来看,似乎都算是同出一源。

三者间,显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原来如此。”

陈安了然。

看来这【佛说四十二章经】,并非是单一的经文。

而是一部由四十二篇各自独立的法门,所共同组成的佛家修行宝典。

而自己在机缘巧合之下,已得其中三篇。

念及此处,他也没有藏私。

所谓投桃报李,方是长久相处之道。

当即便取来桌案上的笔墨纸砚,将自己所得的那两篇经文,一字不差的默写而出。

“道友,这是......?!”

觉明在一旁看着,本还有些不解。

可当他渐渐注意到纸上有些熟悉的经文脉络时,整个人瞬间便从蒲团上站了起来。

神情肃穆中带着几分喜色,同时也不再出声,生怕打扰到陈安。

“【他心通】!【灭尽定】!”

“道友,你...你这又是从何处得来的这两篇经文?!”

陈安放下笔,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三言两语说了出来。

从刘法赠经,再到艮岳盛会、慧持虹化。

桩桩件件,听得觉明禅师心神激荡,久久不能平复。

“唉!”

良久之后,他才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重新坐下。

“贫僧本以为能得见【金刚经】全本,便已是邀天之幸。”

“却不曾想,竟是错过了与慧持尊者这般七百年前古贤当面论法的机会!”

“罪过,罪过啊!”

觉明脸上满是遗憾,不住摇头。

陈安见状,也不好出言安慰。

只能是静坐一旁,等他自己平复心绪。

片刻之后,觉明收敛了心神,将视线重新落在了陈安身上。

那双本是平和的眸子里,此刻似也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道友,你佛缘深厚,远胜贫僧。”

陈安闻言,不置可否。

他可不信什么缘法之说。

若无神通在身,自己眼下也不过就是个在东观里混吃等死的校书郎罢了。

又哪里会有这般际遇?

能有今日一切,全靠自家努力。

可没有什么仙人传法。

见他神色平淡,觉明也不再多言。

转而为他解释起这【佛说四十二章经】的由来。

“相传,此经并非是佛祖亲传。”

“而是后世弟子们根据佛祖的言行举止,以及其身上所显露出的种种神异,各自记述下来,用以作为后人修行的导向。”

“每一篇经文,便代表着佛的一种象征,一种神通。”

“据说,若是有人能将这四十二篇经文尽数修成,便可立地成佛,得享大自在。”

“只可惜......”

觉明摇了摇头,脸上再度露出几分遗憾。

“此经早已在千百年的岁月流转当中遗失大半,如今散落在各大寺庙当中的,也不过是些许残篇罢了。”

“纵然是被各寺奉为至宝,可千百年来却也罕见能有将其修成的存在。”

“久而久之,各家便也只当做是个念想,供奉起来罢了。”

如此说着,他缓缓起身。

“道友远来辛苦,且在此好生歇息,参悟经文。”

“贫僧便不多做打扰了,等到明日再带你四处游览一番。”

说罢,便转身出门而去,将空间留给了陈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