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练法,小试牛刀(1 / 2)

安竹山庄后山。

白雪皑皑,不见人迹。

雪地当中,一男子身着白色大衣,手持一根青翠的竹杖。

紧闭着双眼,一动不动,宛若与这片雪景融为一体。

真气自丹田流转,循着玄妙的法门诵念于心。

每行过一个周天,那一缕凝练无比的真气便会分出一丝、

缓缓沉浸、加持到他手中的竹杖之上。

细细看去,便可见那原本平平无奇的竹杖,此刻竟是隐隐泛着一层莹莹的光,翠色欲滴。

忽然,前方的雪地当中,似有动物奔行的簌簌声响起。

陈安陡然睁开双眼,眸底深处精光一闪而过。

“赦!”

一声轻叱,无形的波动从竹杖上荡漾开来。

那只正在雪地里奔行的白兔,像是猛地撞上了什么无形的壁障,又似是看到了什么恐怖的天敌一般。

竟是直接双眼一瞪,软软倒在了地上,昏死过去。

“术法玄奇,用来应对野兽,却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此为寄杖之法。

乃是那前秦练炁士残篇竹简中记载的三门小法术之一。

修行者以自身真气,日夜祭炼竹木所制之杖,便可渐生神异。

对敌之时,可将自身神意寄托于杖上。

在旁人眼中,这根竹杖便会幻化成一只择人而噬的猛兽,可使心智不坚者,不战自溃。

修行到深处,还可以将自身所受之痛楚,转寄于杖上,代己受过。

可谓是古时道人出门在外,行走江湖的必学之法。

而今时代,渐渐失落。

却又被陈安从故旧纸堆中,重新捡了起来。

真气修来不易,旁人若无丹药外物支持,一月昼夜不息的苦修,方能增长微不足道的一缕。

修行就殊为艰难,又哪来的时间练法?

好在陈安不一样,他有神通相助。

自从那日证实《黄庭内景经》可以继续往后抄写时,已经过去了十余日。

每日一次的真气+1之下,他体内的真气渐渐充盈。

便也开始频频演练这几门得来的术法。

相比于之前的错漏频出,眼下已经算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陈安提着那只昏死的兔子,转身返程下山。

此间是安竹山庄背后的山岭。

按照地契上所言,这同样也已经是他的私产。

上山打猎,自也无虞。

可对于这周遭的寻常百姓来说,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此方时代,荒野并非无主,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有所属。

寻常人想要上山打猎、砍柴采樵,必须要通过主人家的同意。

甚至还要交上一笔不菲的“入山钱”,方才可行。

不然若是被庄子里的庄丁、管事抓住,所得要被尽数没收不说。

还极容易被打一顿,背上天价的债务。

陈安无意遵循这般规矩,但也改变不了别人,更不想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便也只是特意嘱咐过四喜,叫他平日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有附近的村民上山,只要不是太过分的滥砍滥伐,便都当做没看见。

或许这些终究改变不了什么,但起码也能让他们在这寒冬里,多上几分活下去的希望。

“归根结底,还是力量太过单薄。”

“我若为当世唯一仙,言出法随、天下奉行,那这些不公的规矩,不过一言可决罢了。”

心中一念闪过。

陈安的目光扫过不远处一块大石之后。

那里,一道瘦小的身影正躲在后面,大气也不敢喘。

陈安不动声色,将手里提着的兔子轻轻放在下山的必经之路上。

头也不回的继续向山下走去。

......

山道之上。

几道鬼鬼祟祟的身影,正借着风雪的掩护,悄然向上摸索。

为首的,正是高衙内身边的那位亲随。

“都给老子听好了!”

“衙内有令,谁能将那林娘子完好无损地带回去,赏百金!”

“若是谁有本事,能放上一把火叫这庄子好生热闹热闹,衙内那边另有重赏!”

亲随画着大饼。

身后跟着的三人面露贪婪。

“赏钱是好,可这庄子里看家护院的和尚实在凶恶!”

“之前好几个登门的弟兄都叫其打断了腿,现在还躺在床上哼哼呢!”

“所以说你们是蠢货!”

那亲随怒其不争:

“那恶和尚再凶,他也只有一个人,我们只需要避开他不就好了!”

“再说这庄子这么大,只要找个空隙从这后山溜进去,找到那娘们儿的住处后,偷偷摸摸的把人绑了带走,谁又能知道?”

话音方落。

山道上传来一阵踩踏积雪的“嘎吱”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