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 第200章 金樽掷碎惊朝野,玉指轻点定商潮

第200章 金樽掷碎惊朝野,玉指轻点定商潮(2 / 2)

苏清鸢抬眸看向她,脸上依旧带着笑容:“尚书夫人说得没错,这些东西的成本确实不低,价格自然也不会太便宜。不过臣妾已经在筹备开设平价店铺,专门售卖一些成本较低、适合普通百姓使用的香皂和胭脂,虽然不如这些精致,但效果也不差。臣妾想着,无论是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还是普通百姓家的女子,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就剥夺了她们爱美的资格。”

她的话一出,立刻赢得了不少夫人的赞同。

“苏夫人说得太对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能只让咱们享受。”

“苏夫人真是心善,还想着普通百姓,真是难得。”

礼部尚书夫人脸色一僵,没想到苏清鸢竟然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让她的发难落了空。她不甘心,又说道:“苏夫人,你这话说得好听,可做生意不就是为了赚钱吗?你开设平价店铺,怕是赚不了几个钱,说不定还要亏本吧?到时候,别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苏清鸢嗤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尚书夫人,这你可就不懂了。做生意,眼光要放长远。虽然平价店铺赚的钱不多,但能积累口碑,让更多人知道我的‘锦绣阁’。等到大家都认可了我的产品,再推出一些高端产品,还怕赚不到钱吗?再说了,赚钱并不是臣妾唯一的目的,能为百姓做一些实事,让更多女子用上好东西,臣妾觉得比赚钱更有意义。”

“你……”礼部尚书夫人被说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皇后见状,连忙打圆场:“好了,今日是赏花宴,不谈这些生意上的事了。清鸢,你这些东西确实很好,本宫很喜欢。来人啊,把这些东西都收下,赏赐给各位夫人。”

“谢皇后娘娘赏赐!”夫人们纷纷起身谢恩,看向苏清鸢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

苏清鸢也起身谢过皇后,心中暗自得意。礼部尚书夫人想打压她,简直是自不量力。她苏清鸢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这些夫人间,她都能游刃有余。

赏花宴进行到一半,皇后突然拉着苏清鸢的手,低声说道:“清鸢,本宫听说,沈大人最近在朝堂上推行盐铁通商的新政,遇到了不少阻力?”

苏清鸢心中一动,皇后突然提起这件事,想必是有话要跟她说。她点头道:“回娘娘,确实如此。有几位老大人极力反对,认为盐铁乃国之重器,不能轻易放权给民间。”

“本宫也听说了,”皇后叹了口气,“那些老大人墨守成规,确实很难说服。不过沈大人的新政,本宫是支持的。盐铁专营了这么多年,弊端越来越多,早就该改革了。沈大人敢于推行新政,是为国为民着想,本宫不能让他孤军奋战。”

苏清鸢眼睛一亮:“娘娘的意思是?”

“本宫会在皇上面前帮沈大人说说话,”皇后道,“不过,光靠本宫一人还不够。那些老大人在朝中根基深厚,想要说服他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和理由。清鸢,你一向聪明,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苏清鸢沉吟片刻,说道:“娘娘,臣妾倒是有个主意。那些老大人反对新政,无非是担心民间商户参与盐铁通商后,会出现偷税漏税、囤积居奇等问题。咱们可以先在几个地方试点推行新政,派官员严格监管,确保商户们依法经营。等到试点成功,证明新政确实可行,那些老大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皇后点头称赞,“试点推行,既能避免风险,又能积累经验,确实是稳妥之策。清鸢,你真是个有见识的女子,难怪沈大人那么信任你。”

“娘娘过奖了,”苏清鸢谦虚道,“臣妾只是随口说说,具体怎么做,还需要沈大人和各位大臣商议决定。”

赏花宴结束后,苏清鸢刚回到侯府,就收到了沈砚之派人送来的消息,说户部议盐铁通商的事,因为御史台的强烈反对,暂时没有达成共识,需要再议。

苏清鸢并不意外,那些老大人要是这么容易就妥协,反而不正常了。她让人给沈砚之回了消息,把在宫中跟皇后商议的试点推行的主意告诉了他,让他在朝堂上提出来。

果然,第二天朝堂上,沈砚之提出试点推行盐铁通商的建议后,立刻得到了不少大臣的支持。就连之前反对最激烈的几位老大人,也有些犹豫了。毕竟试点推行风险小,就算出了问题,也能及时补救。

皇上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当即拍板决定,先在江南、山东、河南三个地方试点推行,派得力官员前往监管,定期汇报情况。

沈砚之回到侯府时,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喜色:“清鸢,太好了!皇上同意试点推行新政了!这都是你的功劳,若不是你想出这个主意,还不知道要僵持到什么时候。”

苏清鸢笑着道:“这都是你和各位大臣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帮你出了个小主意而已。不过,你可不能掉以轻心,试点推行期间,一定要派可靠的官员去监管,不能出任何纰漏。那些反对新政的人,肯定会暗中使绊子,咱们一定要多加留意。”

“放心吧,我已经安排好了,”沈砚之握住她的手,“派去的都是我信任的人,他们一定会严格监管,确保新政顺利推行。对了,江南那边的水灾,我已经让人调查过了,确实有人在暗中囤积居奇,推高粮价,而且背后似乎有御史台的人在撑腰。”

“果然是他们,”苏清鸢眼神一冷,“这些人为了阻挠新政,竟然不惜牺牲江南百姓的利益,真是太可恶了!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沈砚之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已经让人收集了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证据,准备在朝堂上揭发他们。不过,这些人根基深厚,想要扳倒他们,还需要一些时间和机会。”

“不急,”苏清鸢道,“咱们有的是时间和耐心。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试点推行的新政做好,让百姓们感受到新政的好处,等到时机成熟,再一举扳倒那些蛀虫,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接下来的几个月,苏清鸢和沈砚之各司其职,忙得不可开交。沈砚之忙着处理新政试点的各项事务,不断完善章程,解决出现的问题。苏清鸢则一边打理着“锦绣阁”的生意,一边关注着江南的灾情和粮价情况。

在苏清鸢的安排下,永宁侯府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江南,以平价出售,有效稳定了江南的粮价。同时,她还派人在江南开设了粥棚,为流离失所的百姓提供免费的粥食,赢得了江南百姓的一致称赞。

而“锦绣阁”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不仅在京城开设了多家分店,还把生意拓展到了江南、山东等地。香皂、玻璃镜、新式胭脂等产品深受百姓喜爱,尤其是平价店铺的开设,更是让“锦绣阁”的口碑传遍了大江南北。苏清鸢也因此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成为了京中乃至全国闻名的女富商。

这天,苏清鸢正在“锦绣阁”的总店查看账目,青禾突然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小姐,不好了!宫里来人了,说皇上召姑爷立刻进宫,好像是出大事了!”

苏清鸢心头一跳,放下手中的账目,连忙问道:“知道是什么事吗?”

“不知道,”青禾摇了摇头,“来的公公只说事情紧急,让姑爷马上进宫,连换衣服的时间都没给。”

苏清鸢心中涌起一股不安,沈砚之刚从江南考察新政试点情况回来,还没来得及休息,皇上就紧急召见,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她连忙说道:“青禾,快备车,我要去侯府等着姑爷。”

回到侯府,苏清鸢坐立不安,一直在前厅来回踱步。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沈砚之终于回来了,他脸色凝重,眉头紧锁,身上的官袍都有些凌乱。

“砚之,怎么了?出什么事了?”苏清鸢连忙迎上去,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沈砚之握住她的手,沉声道:“清鸢,御史台的那些人,竟然联合了几位藩王,以‘新政祸国殃民’为由,联名上书弹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