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 第152章 金樽掷碎惊鸿影,玉指拨云见佞心

第152章 金樽掷碎惊鸿影,玉指拨云见佞心(2 / 2)

“女儿知道不容易,但我必须试一试。”沈清辞坚定地说道,“如果放任这些贪官污吏胡作非为,受苦的只会是江南的百姓。女儿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镇国公看着沈清辞坚定的眼神,心中既欣慰又担忧。他知道,自己这个女儿,虽然是个女子,但却有着比男子更远大的志向和更坚定的决心。他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既然你已经决定了,为父就支持你。我会给你安排一些得力的人手,再给你准备足够的粮草和银两,让你能顺利开展赈灾工作。”

“多谢父亲。”沈清辞感激地说道。

接下来的几天,沈清辞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前往江南的事宜。她先是挑选了一批精明能干的随从和侍卫,又准备了大量的粮草、银两和药品。同时,她还查阅了大量关于江南的资料,了解江南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和地方官员的情况。

挽月看着沈清辞忙碌的身影,忍不住说道:“小姐,您这次去江南,一定要注意安全啊。那些贪官污吏可都不是好惹的,您可别被他们算计了。”

沈清辞笑着揉了揉挽月的头发:“放心吧,你家小姐没那么容易被算计。再说了,我手里有陛下的圣旨,还有父亲给我的人手和物资,那些贪官污吏就算想算计我,也要掂量掂量。”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我这次去江南,可不是孤军奋战。我已经联系了江南的一些富商和义士,他们都愿意帮助我开展赈灾工作。有了他们的支持,我相信,这次赈灾任务一定能顺利完成。”

挽月闻言,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那就好。小姐,我也要跟您一起去江南,照顾您的起居。”

“不行。”沈清辞摇了摇头,“江南之行太危险了,我不能带你去。你留在府里,帮我盯着府里的情况,要是有什么事,及时传信给我。”

挽月闻言,眼眶一红:“小姐,我不想离开您。我要跟您一起去江南,就算遇到危险,我也要跟您在一起。”

沈清辞看着挽月坚定的眼神,心中一阵感动。她知道,挽月是真心想跟在她身边照顾她。她想了想,说道:“好吧,那你就跟我一起去江南。不过你要答应我,到了江南之后,一定要听我的话,不能擅自行动,知道吗?”

“知道了!谢谢小姐!”挽月高兴地说道,连忙擦干眼泪,开始帮沈清辞收拾行李。

一切准备就绪后,沈清辞带着随从和物资,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程。马车行驶在蜿蜒的官道上,沈清辞掀开车帘,望着外面连绵起伏的山脉和郁郁葱葱的树林,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她知道,这次江南之行,注定不会平静。但她也相信,只要她尽心尽力,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完成陛下交给她的任务,拯救江南的百姓。

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沈清辞终于抵达了江南的首府苏州。苏州知府王大人早已带着一群地方官员在城门口迎接。王大人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穿着一身青色的官服,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见沈清辞来了,连忙上前拱手行礼:“下官苏州知府王明德,见过沈小姐。沈小姐一路辛苦,下官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住处,请您随下官入城吧。”

沈清辞看着王明德那副虚伪的模样,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有劳王大人了。不过在入城之前,我想先去看看受灾的百姓。”

王明德闻言,脸色微微一变,连忙说道:“沈小姐,受灾的百姓都住在城外的难民区,那里环境恶劣,疫病横行,实在不是您该去的地方。您还是先入城休息,等下官把情况整理清楚了,再向您汇报吧。”

“王大人此言差矣。”沈清辞说道,“我这次来江南,就是为了赈灾,为了帮助受灾的百姓。如果我连受灾百姓都不见,怎么能了解灾情的真实情况?怎么能开展赈灾工作?王大人要是真心想帮助受灾百姓,就应该带我去难民区,而不是在这里阻拦我。”

王明德被沈清辞说得哑口无言,只能讪讪地说道:“沈小姐说得极是。既然沈小姐执意要去,那下官就陪您一起去吧。”

沈清辞点了点头,跟着王明德前往城外的难民区。一路上,沈清辞看到,苏州城外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和流离失所的百姓。百姓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有的百姓因为饥饿和疾病,已经奄奄一息,只能躺在路边等死。

看到这一幕,沈清辞的心中一阵刺痛。她没想到,江南的灾情竟然如此严重。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开展赈灾工作,拯救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

来到难民区,沈清辞立刻让人分发粮草和药品。百姓们见有粮食和药品分发,纷纷围了上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沈清辞看着百姓们感激的眼神,心中感到一阵欣慰。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小男孩突然冲到沈清辞面前,跪下说道:“姐姐,求求你救救我娘吧!我娘快不行了!”

沈清辞连忙扶起小男孩,说道:“孩子,别着急,带我去看看你娘。”

小男孩带着沈清辞来到一处破旧的帐篷里,帐篷里躺着一个中年妇女,妇女面色苍白,气息微弱,显然已经病得很重了。沈清辞连忙让随行的大夫为妇女诊治。

大夫为妇女把了脉,摇了摇头,说道:“沈小姐,这位夫人得了严重的瘟疫,加上长期饥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恐怕……”

沈清辞皱了皱眉,说道:“不管怎么样,都要试一试。你赶紧给她开药,我让人去准备药材。”

大夫点了点头,立刻开了药方。沈清辞让人按照药方去准备药材,又让人给妇女喂了一些稀粥。

过了一会儿,药材准备好了,大夫为妇女熬了药,喂她服下。妇女服下药后,气息渐渐平稳了一些,但依旧没有脱离危险。

沈清辞看着妇女虚弱的模样,心中一阵沉重。她知道,江南的瘟疫已经很严重了,如果不尽快控制住疫情,后果不堪设想。

她转身对王明德说道:“王大人,现在疫情严重,你立刻组织人手,对难民区进行消毒,把患病的百姓隔离起来,防止疫情扩散。同时,你还要尽快筹集更多的粮草和药品,确保受灾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

王明德连忙点头:“下官遵命。沈小姐放心,下官一定会尽快办好这些事。”

沈清辞知道,王明德虽然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但实际上未必会真心实意地办事。她决定,不能完全依靠这些地方官员,必须自己亲自监督各项工作的开展。

接下来的几天,沈清辞亲自坐镇难民区,监督粮草和药品的分发,组织人手对难民区进行消毒,隔离患病的百姓。同时,她还派人深入民间,了解灾情的真实情况,收集地方官员腐败的证据。

在沈清辞的努力下,难民区的情况逐渐好转,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百姓们的生活也得到了基本的保障。然而,沈清辞也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地方官员为了中饱私囊,故意拖延粮草和药品的供应,甚至暗中克扣物资。还有一些官员,因为沈清辞的到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对她百般刁难,处处设卡。

这天,沈清辞正在难民区查看情况,突然接到消息,说她派去筹集粮草的人被当地的恶霸扣押了。沈清辞闻言,脸色一变,立刻带着侍卫前往恶霸的府邸。

恶霸的府邸坐落在苏州城的繁华地段,府邸高大华丽,门口站着几个凶神恶煞的家丁。沈清辞走到门口,对家丁说道:“我是奉旨前来江南赈灾的沈清辞,你们家主人扣押了我的人,赶紧让他把人交出来!”

家丁见沈清辞穿着华丽,身后跟着一群侍卫,不敢怠慢,连忙进去通报。过了一会儿,一个身材肥胖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男子穿着一身锦缎长袍,脸上带着嚣张的笑容,正是当地的恶霸张老虎。

张老虎上下打量了沈清辞一番,不屑地说道:“你就是那个奉旨赈灾的沈清辞?不过是个黄毛丫头罢了,也敢来管老子的事?”

沈清辞冷冷地说道:“张老虎,我劝你识相点,赶紧把我的人交出来,否则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不客气?我倒要看看,你一个黄毛丫头能对我怎么样!”张老虎嚣张地说道,“你派来的人敢在我的地盘上筹集粮草,就是不给我面子。想要我放了他们,除非你给我一万两银子,否则免谈!”

沈清辞闻言,怒极反笑:“张老虎,你可知私扣朝廷命官,勒索赈灾物资,是杀头之罪?我看你是活腻了!”

“杀头之罪?”张老虎哈哈大笑,“在这苏州城里,老子就是天!别说是扣你几个人,就算是杀了他们,也没人敢把我怎么样!你要是识相点,就赶紧给我银子,否则,你派来的人,就别想活着离开这里!”

沈清辞知道,跟这种恶霸讲道理是没用的。她回头对身后的侍卫说道:“把这个恶霸拿下!谁敢阻拦,格杀勿论!”

侍卫们早就忍无可忍了,听到沈清辞的命令,立刻冲了上去。张老虎的家丁们虽然凶神恶煞,但哪里是训练有素的侍卫的对手,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张老虎见状,吓得脸色惨白,想要逃跑,却被侍卫们一把抓住。

沈清辞走到张老虎面前,冷冷地说道:“张老虎,你作恶多端,欺压百姓,私扣朝廷命官,勒索赈灾物资,今日我就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说完,她让人把张老虎绑起来,押回了难民区。随后,她让人在难民区召开了公审大会,将张老虎的罪行公之于众。百姓们早就对张老虎恨之入骨了,听到他的罪行后,纷纷要求严惩他。沈清辞顺应民意,当场下令,将张老虎斩首示众。

斩杀张老虎后,沈清辞在江南的威望大大提高。百姓们对她更加敬佩和信任,一些原本对她百般刁难的地方官员,也开始收敛了起来。

然而,沈清辞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江南的问题远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想要彻底解决江南的灾情,查清背后的真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天,沈清辞正在整理收集到的证据,突然收到了一封密信。密信是江南的一位富商送来的,信中说,江南的灾情之所以如此严重,是因为当地的官员和一些富商相互勾结,故意囤积粮食,抬高粮价,中饱私囊。而且,他们还暗中与乱兵勾结,企图发动叛乱,推翻朝廷的统治。

沈清辞看完密信,脸色变得十分凝重。她没想到,江南的情况竟然如此复杂,不仅有贪官污吏,还有叛乱的风险。她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必须尽快上报朝廷。

就在这时,挽月匆匆走进来,说道:“小姐,不好了!王大人带着一群官员来了,说是有要事向您汇报。”

沈清辞皱了皱眉,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王明德带着一群官员走进了房间。这些官员一个个面色凝重,眼神闪烁,显然是有什么事。

王明德上前一步,说道:“沈小姐,我们收到消息,说江南的乱兵已经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准备攻打苏州城。情况十分危急,还请沈小姐定夺。”

沈清辞闻言,心中一惊。她没想到,乱兵竟然来得这么快。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说道:“乱兵有多少人?他们的首领是谁?现在在什么位置?”

王明德摇了摇头:“具体情况我们也不清楚。不过据探子回报,乱兵的人数至少有几万人,他们的首领是一个叫李铁山的土匪头子,现在已经逼近苏州城了。”

沈清辞皱了皱眉,说道:“几万人的乱兵,可不是小事。王大人,你立刻组织人手,加固苏州城的防御工事,准备抵御乱兵的进攻。同时,你还要派人去周边的城镇求援,让他们尽快派兵前来支援。”

王明德连忙点头:“下官遵命。不过沈小姐,苏州城的兵力有限,恐怕难以抵挡乱兵的进攻。而且周边的城镇也未必会愿意派兵前来支援啊。”

沈清辞知道,王明德说的是实话。江南的地方官员大多只顾自己的利益,根本不会关心苏州城的安危。她想了想,说道:“你放心,我会亲自写信给周边城镇的官员,让他们派兵前来支援。如果他们不肯前来,我就上报朝廷,治他们的罪!”

说完,她立刻拿起笔,开始写信。她在信中详细说明了苏州城的危急情况,要求周边城镇的官员立刻派兵前来支援,并威胁说,如果他们不肯前来,就会被视为叛乱同党,受到朝廷的严惩。

写完信后,沈清辞让人立刻把信送出去。随后,她又让人去准备武器和粮草,做好抵御乱兵进攻的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沈清辞亲自坐镇苏州城的城楼,指挥士兵加固防御工事,训练士兵。百姓们见沈清辞如此镇定自若,也纷纷加入到防御工作中来,有的帮忙搬运石头和木材,有的帮忙制作武器,整个苏州城呈现出一派众志成城的景象。

然而,就在沈清辞积极准备抵御乱兵进攻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她派去周边城镇求援的人,大多被当地的官员拒绝了,只有少数几个城镇愿意派兵前来支援,但兵力也十分有限。

沈清辞知道,仅凭苏州城现有的兵力和少数支援的兵力,想要抵御几万人的乱兵,几乎是不可能的。她陷入了沉思之中,想要找到一个解决办法。

就在这时,她突然想到了江南的富商们。江南的富商们拥有大量的财富和人手,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