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暮春的风带着几分慵懒的暖意,掠过永宁侯府的琉璃瓦檐,卷起几片落英,轻飘飘地落在抄手游廊的栏杆上。沈清辞正支着下巴坐在廊下,手里把玩着一枚刚得的暖玉棋子,目光却黏在不远处海棠树下那抹扎眼的明黄色身影上,嘴角噙着几分似笑非笑的弧度。
“姑娘,您这眼神都快把皇上的龙袍烧出个洞了。”挽月端着一碟新沏的雨前龙井过来,见自家姑娘这副模样,忍不住打趣道,“仔细被皇上瞧着,又要打趣您没规矩。”
沈清辞接过茶盏,指尖触到温润的瓷壁,轻轻“啧”了一声:“他还好意思说我没规矩?昨儿个是谁借着赏花的由头,在我院子里偷摘了我那盆好不容易养开的绿萼梅?”话里带着几分嗔怪,眼底却没半分真恼意。
自上次边关之事了结,萧煜宸彻底稳固了帝位,便越发不把“君臣之别”当回事,隔三差五就往侯府跑,美其名曰“探望功臣”,实则大半时间都黏在沈清辞跟前,活像只得了空就往主人身边凑的大型犬,还是只自带龙威的犬。
正说着,那抹明黄色身影便朝这边走来,萧煜宸手里还捏着一枝开得正艳的海棠花,走到沈清辞面前,故作潇洒地将花枝递过去:“清辞,瞧这花配你,如何?”
沈清辞抬眼瞥了瞥那枝被掐得惨兮兮的海棠,又看了看他眼底藏不住的讨好,伸手接过,却转手就递给了旁边的挽月:“赏你了,插在净房的花瓶里,也算是物尽其用。”
挽月强忍着笑,捧着花枝退下了。萧煜宸脸上的笑容僵了僵,委屈道:“我特意挑的最艳的一枝……”
“皇上日理万机,倒是有闲心管我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沈清辞呷了一口茶,慢悠悠道,“不如说说,今日驾临侯府,除了赏花,还有什么正事?”
萧煜宸见她戳破,也不掩饰,在她对面的石凳上坐下,语气沉了几分:“确实有事。昨日收到密报,江南盐道那边出了岔子,有人私贩官盐,数额不小,牵扯甚广,连朝中几位大臣都脱不了干系。”
沈清辞握着茶盏的手顿了顿。江南盐道,她倒是有些印象。前世的时候,这私盐案也曾闹得沸沸扬扬,最后牵扯出了一位皇子,酿成了不小的风波。只是没想到,这一世,这案子竟然提前爆发了。
“哦?竟有此事?”她故作惊讶,眼底却闪过一丝了然,“江南盐税乃是国库重要来源,私贩官盐可是杀头的重罪,皇上打算如何处置?”
“我本想派钦差前去彻查,可此事牵扯甚广,朝中大臣要么与涉案人员有牵连,要么就是畏首畏尾,竟无合适人选。”萧煜宸眉头微蹙,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而且,那私盐贩子十分狡猾,据说背后还有人撑腰,寻常人去了,恐怕查不出什么头绪,反而会打草惊蛇。”
沈清辞放下茶盏,指尖在石桌上轻轻敲击着,陷入了沉思。江南盐道,水太深了。若是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国库收入,还可能引发地方动荡。而且,这背后的人,恐怕不简单。
“皇上可有怀疑的对象?”她问道。
萧煜宸沉吟片刻,道:“目前线索指向户部侍郎李坤,他分管盐铁事务多年,与江南盐商往来密切。只是此人十分谨慎,从未留下过直接证据。而且,他背后似乎还有更大的势力,我担心……”
“担心打蛇不成反被蛇咬?”沈清辞接过他的话茬,语气带着几分调侃,“皇上放心,对付这种老狐狸,硬来是不行的,得用点巧计。”
萧煜宸眼前一亮,看着沈清辞:“哦?清辞有办法?”
沈清辞笑了笑,眼底闪过一丝狡黠:“办法倒是有一个,不过,得委屈皇上配合我演一场戏。”
“演戏?”萧煜宸有些疑惑,但还是立刻道,“只要能查清此案,别说演戏,就是让我扮成小厮,我也愿意。”
沈清辞被他这话逗笑了:“那倒不必。皇上只需装作对私盐案十分重视,却又苦于无计可施的样子,然后……”她凑近萧煜宸,低声说了几句。
萧煜宸听完,眼睛越睁越大,随即露出了赞赏的神色:“妙!清辞这主意,真是绝了!这样一来,不仅能引出幕后黑手,还能让他们自乱阵脚!”
“不过,此事还需周密安排,不能有半点差错。”沈清辞叮嘱道,“而且,我需要亲自去一趟江南。”
“什么?你要去江南?”萧煜宸立刻皱起了眉头,语气带着几分担忧,“江南路途遥远,而且此案凶险,你一个女子,去了太危险了。”
沈清辞摆摆手:“皇上放心,我自有分寸。而且,只有我亲自去,才能确保计划顺利实施。再说了,我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自保还是没问题的。”她说着,还扬了扬拳头,故作强悍的样子。
萧煜宸看着她这副模样,又气又笑:“你啊……罢了,我知道你决定的事,没人能改变。不过,我会派暗卫暗中保护你,你务必小心。”
“放心吧,皇上。”沈清辞笑着点头,“对了,还有一件事。我去江南,需要一个合适的身份。若是以侯府千金的身份,太过扎眼,恐怕会引起怀疑。”
萧煜宸想了想,道:“不如这样,我封你为‘江南盐务督查使’,持尚方宝剑,全权负责此案。这样一来,你行事也方便些。”
沈清辞眼睛一亮:“皇上这主意不错!有尚方宝剑在手,看那些贪官污吏还敢不敢嚣张!”
两人商议妥当,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起来。萧煜宸回到宫中,立刻下了一道圣旨,任命沈清辞为江南盐务督查使,前往江南彻查私盐案。消息一出,朝野震动。
有人赞同,认为沈清辞聪慧过人,定能查清此案;也有人反对,认为女子不宜参与朝政,更不用说去查办如此重大的案件。户部侍郎李坤得知此事后,心中暗暗警惕,但表面上却装作十分赞同的样子,还主动上书,请求协助沈清辞查办此案。
沈清辞对此早有预料,她知道李坤这是想借机打探消息,甚至可能会暗中使绊子。不过,她也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让李坤放松警惕。
几日后,沈清辞收拾妥当,带着挽月和几名心腹,以及萧煜宸派来的暗卫,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程。
一路无话,一行人晓行夜宿,半个多月后,终于抵达了江南苏州府。苏州知府早已接到圣旨,率领一众官员在城门口迎接。
沈清辞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一角,看着外面跪了一地的官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些人之中,恐怕不少都与私盐案有关,今日这场面,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
“沈大人,一路辛苦,下官已在府衙备下薄宴,为大人接风洗尘。”苏州知府王大人恭敬地说道。
沈清辞走下马车,目光淡淡扫过众人,语气平静:“接风宴就不必了,本官此次前来,是为了彻查私盐案,时间紧迫,先去府衙议事吧。”
王大人愣了一下,没想到沈清辞如此雷厉风行,但也不敢多说什么,连忙应道:“是,下官遵命。”
一行人来到府衙,沈清辞直接来到议事厅,坐下后,开门见山地问道:“王大人,关于江南私盐案,你这里可有什么线索?”
王大人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回沈大人,私盐贩子十分狡猾,行踪不定,下官派人查了许久,也没查到什么实质性的线索。而且,江南盐商众多,关系复杂,查起来十分困难。”
沈清辞心中冷笑,这王大人明显是在敷衍她。不过,她也不着急,而是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亲自去查。你立刻派人,将江南所有盐商的名单以及最近半年的盐运记录,全部送到本官的住处。另外,本官要亲自去盐场和码头看看。”
“是,下官这就去安排。”王大人连忙应道,心中却暗暗嘀咕,这沈清辞看着年轻,没想到行事如此果断,看来这次是来真的了。
接下来的几日,沈清辞先是仔细查阅了盐商的名单和盐运记录,发现其中有几家盐商的盐运量明显异常,尤其是一家名为“裕丰盐行”的盐商,最近半年的盐运量比往年增加了数倍,而且运输路线十分隐蔽。
沈清辞立刻意识到,这“裕丰盐行”恐怕有问题。她决定亲自去“裕丰盐行”探查一番。
为了不打草惊蛇,沈清辞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布衣,扮成一个普通的百姓,带着挽月,来到了“裕丰盐行”所在的街道。
“裕丰盐行”位于苏州府最繁华的商业街,门面十分气派,门口人来人往,生意看起来十分兴隆。沈清辞和挽月混在人群中,观察着盐行的动静。
“姑娘,这盐行看起来挺正规的,不像是私盐贩子啊。”挽月低声说道。
沈清辞摇了摇头:“越是看起来正规的地方,越有可能藏着猫腻。你看,这盐行门口虽然人多,但大多都是些小商贩,真正的大客户却很少。而且,你注意到没有,盐行后面有一个小门,时不时有马车进出,却从不经过正门,十分可疑。”
挽月顺着沈清辞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盐行后面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门,门口站着几个彪形大汉,警惕地看着四周,每当有马车过来,他们都会仔细检查一番,然后才放行。
“姑娘,您说得对,这小门确实可疑。”挽月点了点头。
沈清辞想了想,对挽月说道:“你去附近打听一下,看看这‘裕丰盐行’的老板是谁,还有这盐行的背景。我在这里继续观察。”
挽月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了。沈清辞则继续留在原地,观察着盐行的动静。
过了一会儿,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了盐行后门,几个大汉检查了一番后,便让马车进去了。沈清辞眼睛一亮,悄悄跟了上去。
她绕到盐行后面的小巷里,借着墙壁的掩护,看到马车停在了一个仓库门口,几个伙计从马车上搬下了几个大箱子,搬进了仓库里。
沈清辞心中一动,这箱子里装的,恐怕就是私盐。她正想靠近看看,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你是谁?在这里干什么?”